首页 > 都市 > [傲慢与偏见]玛丽的傲慢与偏见 > 72 来信

72 来信(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萌妻倒追99次 郭荀再看风华 尘尘三昧(出书版) 何为道,何为爱 霸情邪少:纯情宝贝夜贪欢 叔叔,我们不约! 傲娇甜心太难宠 月已西沉 寻常巷陌 天价妻约:老公来势汹汹

来信

在婚礼的第二天她们收到了简的来信,简在前天去拜访了宾利姐妹,但她并没有遇到宾利先生,虽然简竭力辩解自己并没有因此失望,因为她早已经放下了对宾利先生的感情,但玛丽还是能从她的字里行间里看到落寞之意,如果她真的没有抱持过期望,她根本不必这样费心解释。

此外,简还去拜访了纳什太太,她们虽然只见过几面,但两人的友谊在随后的通信中很好的保持了下去,此次简去伦敦,纳什太太喜出望外,她是个寂寞的女人,纳什先生整天都很忙,不是去工地就是去觐见摄政王,偏偏纳什太太对于脑满肥肠的摄政王十分不感冒,更多时候她宁可一个人呆在家里,简十分善解人意,时常去拜访她,这让她们两个人的友情进一步加深。

同时玛丽还跟艾尔弗雷德先生保持通信,艾尔弗雷德对于玛丽不能再圣诞节之后马上到伦敦来表示非常遗憾,他还想带玛丽一起去国会大厦旁听辩论呢。夏米利爵士的议案终于被提交上去,艾尔弗雷德先生也为此在议员中奔走拉票,可喜的是,夏米利爵士的提案引起了议会的高度重视,最终提案获得了通过,许多报纸都报道了这一消息,人们普遍的认为进行刑法改革的必要性已经初步具备。

玛丽写信祝贺艾尔弗雷德先生,她知道他为此事出力不少,固然议员们提出议案的最终结果是促进国家发展,但这个过程中却充满了各种政治□□和利益妥协,艾尔弗雷德先生由于出身之顾,很是懂得如何在其中纵横捭阖。玛丽还请他一定向夏米利爵士转达祝贺之意,她相信大面积废除死刑终将全面达成。

一同在报纸上出现的还有女权请愿活动,就是爱德华斯小姐提起过的请愿书签名活动,泰晤士报都有长篇累牍的报道,据说这件事在伦敦的上流社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一位在请愿书上签名的女伯爵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署名的请愿书,上面写道:“我是个女人,但我继承了我祖上传下来的爵位,我像一个男人一样管理我的封地,照顾我们的佃户,缴纳所有应该缴纳的一切税收,我可以无愧于心的说,我做到了任何一个绅士所应该尽到的对于国王的义务,对于国家的职责,对于社会的责任。而且,我所有的佃户、仆人、朋友,都有志一同的认为我做的比很多男人都出色。”

“我在此向国王请求赐予我同男人一样的权利,请求国会赋予我一个人应该享受的权利,我在此请求这种权利,非是仅仅为我自己,更是为了许多会因此而受益的人们。我在作为一个女人的时候遭遇到许多尴尬,但假使我能像一个男人一样行使绅士的权利,这种尴尬就能得以避免,并由此惠及我的庄户、仆人和朋友,甚至是我不认识的陌生人。但因为我没有这种权利,在很多事情上我无权反对也无权赞成,我完全不能帮助我有能力帮助的人,因为我不是一个男人。”

“我请求能享受男人的权利,正如我已经尽到了男人的义务!”

伊丽莎白把这篇文章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她发表看法说:“很多地方都十分动人,但我恐怕还是难以打动国王和议会。”

玛丽也认为如此,如今的英国是一个讲究仁慈怜悯、自由平等的国家,但实际上不仁慈不怜悯不自由不平等的事每天都在这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角度轮番不停的上演。

这位女伯爵固然是一位贵族,有许多平民所没有的特权,但是贵族的世界里,她仍然是受到限制和歧视的。而她的这篇文章,很多篇幅都在描述她自己,这固然惹人同情,却不能拔升高度,把她的行为更加高尚化、合理化,所以很容易让人把她的这种情形看作是个人问题、个别问题。

于是第二天,很多男权的拥护者就开始在报纸上反击了。

“男人尽男人的义务,享男人的权利,女人尽女人的义务,享女人的权利。男女性别不同是上帝的法则,而性别的差异造就了社会分工的不同,如果强行打破这种法则,必将遭受上帝的惩罚。”

“如果一个女伯爵要成为一位伯爵,那么妻子是不是要成为丈夫呢?仆人说不是要成为主人呢?我们的社会凭借秩序的齿轮才能正常运转,一旦脱离了这种秩序,社会就会崩溃,我们所面对的就是一片混乱。”

“选举权关乎国家政治,是国事的重中之重,我无法想象一个动辄晕倒,遇事惊慌失措,大喊大叫的女人会选举出理想的议员,她们只会把选票投给那些搔首弄姿,哗众取宠的喜剧演员,国之重事就会变成选美比赛,那只会是一场闹剧。”

“女人应该呆在家里,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再图其他,但是现在她们放弃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想要跟男人们抢饭碗,这就像是一个厨子扔掉了擀面杖却拿起马鞭跟车夫竞赛,其结果只会是把马车赶到臭水沟里去。”

这种贬低女性,把女性视为附庸和奴役的论调引起了女权者们的激烈反抗,一场关于女权的论战就此开始,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伊丽莎白看到这些文章以后自己也写了一篇文章寄给泰晤士报,第二天竟然就被刊发了。

伊丽莎白的文章就比那位女贵族所写的拔高了一个高度,她把提高女性地位跟人类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立即把女权运动变得高大上起来。

“人们都认为是女性是不理智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女性浅薄无知,整天不是计较吃穿就是互相攀比。但是请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千百年来,大部分女性就被这样教育,她们的职责就是穿衣打扮,争奇斗艳,像鸟笼里的金丝雀一样供人欣赏。正因为她们被教育要如此浅薄,于是很多女性才变得浅薄。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旦我们像教育男性一样教育女性,那么她们必也会取得不逊于男性的成就。”

“孩子是人类的未来。而我们的社会教育中,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而一个众所周知的真理是:一个卑微的老师绝对无法教育出崇高的学生,正如拙劣的工匠绝对无法雕琢出完美的艺术品。”

“如果女人天性卑下,这我们绝对无法赞同,我们的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出色的光辉的女性,这不需我一一列举去多加赘言,既然她们能在禁锢的环境下取得如此成就,那么假使她们可以获得更加宽松的环境,那么女性所能取得的成就将无可限量。”

“我们把这个国家一半的人口拒绝在法律之外,她们因为歧视,没有机会受到大学教育,不能享受人权,更没有机会去创造社会价值,如此巨大的社会资源就这样被白白浪费,假使她们能参与到社会中来,她们能创造的价值将无法估量。”

玛丽看到伊丽莎白的文章不由佩服不已,这位姐姐把女权运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编辑为此给伊丽莎白转来了许多信件,很多女权主义者把伊丽莎白引为知己。爱德华斯小姐也给伊丽莎白来信,邀请她参加她们的妇女联合会。玛丽以为伊丽莎白一定会答应,但出乎意料的是她竟然婉拒了这一邀请。

玛丽十分疑惑,伊丽莎白解释说:“妇女联合会里都是些贵族女性,她们固然追求争取女性权益,不过未免跟我的习性有些差异,反正不管我入不入会都会坚定的支持女性权益,因此倒也不必非得追求这种身份上的认同。”

她的这种说法也得到了爱德华斯小姐的原谅,她虽然遗憾伊丽莎白不能成为会员,但还是给伊丽莎白寄来了两颗纪念徽章,这种徽章不知道是用铁掺了什么材质制作的,上面是一个侧面的仕女身影,穿着长裙打着阳伞。据说妇女会的人散发了很多这种徽章,支持女权运动的人会把它别在衣服上。两颗徽章玛丽一颗,伊丽莎白一颗。

班纳特太太看到这种徽章后才知道伊丽莎白的文章又被发表了,她现在已经不像当初一样拿着报纸到处给人看了,自从上次她那样大肆炫耀过之后,伊丽莎白再也不主动告诉她自己的文章被发表在哪篇报纸上了。而班纳特太太绝不是一个喜欢看报纸的人,因此她还以为自己的女儿早已江郎才尽了。

这次伊丽莎白的文章获得发表,尽管让她很得意,但更让人意外的是她竟然对对伊丽莎白说了这样一番话:“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丽琪,干的好!女人可不是天性浅薄的,我们也知道许多高深的学问和人生哲言,谁要是看不起女人,谁就注定要吃在女人身上吃亏!”

玛丽听到妈妈这番话不由对她刮目相看,没想到班纳特太太还是很有些反抗意识的嘛,怪不得生出莉迪亚这样有反叛精神的女儿。

想来班纳特太太平日里总是被班纳特先生嘲讽也不是没有半点察觉,心里肯定也憋了一肚子火气。班纳特先生就是典型的看不起女人,当然他十分开明,他的本性也是赞成女人多受教育,赞成女人要有思想有主见,不然他不会这么喜欢伊丽莎白。但同时他又看不起那些糊涂的女人,例如班纳特太太跟两个小女儿,他既看不起她们的浅薄无知,又不愿意教育她们。原著里班纳特先生就是因为小看莉迪亚,对她的不妥当之处视而不见,终于让小女儿给了他一个当头棒喝,也算是在女人身上吃了个大亏了!

吉蒂看到玛丽的徽章后借去带了一天,过了过瘾头就摘下来还给玛丽了,她表示这种徽章一点也不好看,她才不稀罕呢。玛丽鄙视她:不稀罕还带一整天!其实吉蒂也只是拿去显摆一下,跟附近的朋友们炫耀炫耀伦敦的流行罢了,据说在她们看来,这种贵族小姐们的搞的活动就是各种高大上啊!玛丽无语中……

不过看来爱德华斯小姐的情况还算不错,玛丽以为爱德华斯老公爵会激烈的反对这种运动,要对孙女发火呢。不过艾尔弗雷德信里说,老公爵知道孙女的出格言行之后,确实发了一顿无名火,不过哦,爱德华斯家族血液中的倔强似乎是天生的,爱德华斯小姐虽然没有成年,但比许多成年男子都性格坚强,竟然能顶住祖父的怒火据理力争。

爱德华斯老公爵是个老派人,他在此之前从未重视过家中的女孩子,但经此一役,骇然发现家中竟有如此反骨,不由又爱又恨,不过,老公爵有了把继承人赶出家门的经历,这次当然要慎之又慎。

他当初把爱德华斯上校赶出家门并不单纯是因为私生子事件,这种事在上流社会算什么大事呢?更多的原因还是爱德华斯上校的反叛与不驯,他与上流社会简直格格不容,且与祖父性情相悖几乎每天两个人都要针锋相对一番。把大孙子赶出家门后,老公爵并非没有后悔过,不过亚德里恩勋爵自从做了继承人一直战战兢兢,且并没有出什么大错,伍德豪斯家对于给女儿换一个未婚夫的事不但不反对反而十分赞成,老公爵已经骑虎难下,只好将错就错。

他起意要补偿一下长孙,只要爱德华斯上校肯回来跟他道歉并承认错误,老公爵早已准备好一笔钱,足以让爱德华斯上校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可惜这个大孙子还是很不给他脸面,老公爵又不肯主动低头,祖孙俩就这样僵持下来。

现在发生爱德华斯小姐的事,老公爵已经吸取了教训,他并不是个温情的人,也没有格外看重孙女,但这并不代表他愿意失去这些孩子。

现在老公爵已经同意不强迫孙女跟他看中的人订婚,爱德华斯小姐虽然高兴摆脱了这个恼人的婚约,但没有就此退出妇女会,她仍然积极活动,强力推动争取妇女的离婚权,她说只要女人一天没有离婚的自由她就绝不肯结婚。老公爵公务繁忙,没时间跟她争执这个,且他本心里并不看得起女人,认为只要有足够优秀的青年使她陷入爱情,那她今天所发下的宏图伟愿自然就付诸东流,因此也就并不在意。

爱德华斯小姐现在就像是匹脱了缰了野马,再也没有束缚了。

艾尔弗雷德先生问玛丽什么时候能回伦敦,虽然字面上并没有明说,但玛丽还是读出了一丝思念的意思,让她的内心禁不住泛起一丝异样。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