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恨不相逢未剃时(1 / 1)
恨不相逢未剃时
(幽若番外3)
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
梦偏冷辗转一生情债又几本
如你默认生死枯等
枯等一圈又一圈的年轮
浮图塔 断了几层断了谁的魂
痛直奔一盏残灯倾塌的山门
容我再等历史转身
等酒香醇等你弹一曲古筝
听青春迎来笑声羡煞许多人
那史册温柔不肯下笔都太狠
烟花易冷人事易分
而你在问我是否还认真
千年后累世情深还有谁在等
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
如你在跟前世过门
跟着红尘跟随我浪迹一生
——《烟花易冷》
在遇上彦月之前,幽若对于情之一字的理解只是从师父与尊上的纠葛中隐约揣摩,看师父与尊上爱得那般痛苦而又难以割舍,看那两人爱得遍体鳞伤,在她小小的心灵里,已经对情字避如蛇蝎。
自遇上他之后,她才明白,情之一字,无论经过多少高人指点,看遍多少世故,历经多少沧桑,一旦降临在自己身上,仍是万劫不复,哪怕撞得头破血流,也是无怨无悔。
初遇时,他只是一个初出山门的小和尚,一心向佛,在人世宣讲佛法,自以为能够普度众生,而她,已经历尽百年沧桑,看尽万物繁华。
第一次相遇她躺在荒郊野岭中,恰巧被他撞见,她告诉他她受伤了,动不了,心善的他不忍心看她被野兽叼走,守了她一夜,自此便是纠葛的起始。
或许遇见只是偶然,但所有的偶然都是命中注定。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彦月觉得,自己遇见幽若,定是前世积下的缘,冥冥之中,注定了他要为这个女子竭尽他那短短的一生。
他的理想是将佛法播种在世人的心中,代代流传,她便陪他一起踏入纷繁的人世,他们看遍了万紫千红,走遍了天涯海角,一起看夕阳西下,一起吟赏烟霞,在市井街头宣讲佛法,去过寒山寺,听那钟声夜泊,去断桥残雪,看过雷锋夕照……
而她最喜欢的,是偶尔定居一处小院,暂居几日,在古老的村庄里,看旧宅深巷中袅袅升起的炊烟,泡一壶苦茶,听小巷中的人行缓缓。
他们不畏世俗的眼光,携手浪迹天涯海角,踏遍红尘,他的心从未背离佛门,她的肩头的责任也从未推卸。自己问心无愧,何惧人言可畏?
两人一起走在街头闹市,背后常常有人指指点点,她偶尔回眸一笑,巧笑倩兮,美目流波:“一世清誉,毁于一旦,甘心吗?”
他便回以朗朗一笑:“清誉?我何时有过?”
物换星移,那一日落十一找到她,告诉他尊上回来了,一众仙门围攻长留,要她回去主持大局。
她问他:“你当真不随我一起回去?不去修仙?以后的路,不陪我走了?”
他微微一笑:“今生能与你相遇,有得这段情缘,小僧已是无憾,自此以后,小僧尘缘便了,愿此后日日常伴青灯古佛。”
她强笑道:“那我以后便不陪你啦。”
他双手合十,向她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他自知生来便与他人不同,直到落十一告诉他,他是妖神真身,在百年前本应被处死,是长留上仙替他洗净恶念,送入轮回。那时他才知道,自己今生,注定与红尘无缘,倘若他再动了七情六欲,便又是一番浩劫,那不是他想看到的,也不是她所希望的。送他入佛门,要他今生绝了□□,断了尘缘,便是白子画的初衷。
绝情殿的桃花依旧艳丽,树下的仙人白衣如故,只是两鬓已染上霜华,听得她的脚步声,他回过身浅浅一笑:“回来了。”
幽若亦是展颜轻笑:“嗯,回来了。”
自此绝情殿如一汪枯井,死水无波,尊上静候着花千骨的归来,而她,已是无牵无挂,一身朗月清风。
佛祖拈花一笑,佛前睡莲静静绽放,檀香在风中萦绕,他安然闭目敲打着木鱼,伴随着古寺钟声响起,幽远缥缈,他的心,再也泛不起一丝涟漪。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今生再菩提下涅槃成佛,回首前生只怕锦书难托,愿来生能在朝圣路上与你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