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万里(4)(1 / 1)
火光中,李倓捧着一对瓷骨盒,望着睡在火中的女子,不发一言。他的身边还站着另一个沉默的男人,男人拿过李倓递来的一个瓷骨盒,默默地往火堆前走了几步。
李复等达扎路恭走远,这才道:“你有话要与我说?”
李倓眼角余光冷冷地瞥了一下李复,继而又望着火堆中已看不清容颜的姐姐,回李复道:“复兄不也有话要对我说?”
李复苦笑,李沁临终时让李复照顾李倓,李复虽是应了,但他知经此一事后,李倓已要走上一条与他相悖的道路,在李倓尚未踏上这条路前,他要拦住李倓,可显然李倓已知李复的心思。
“那就开门见山地与你说道说道。”李复合起折扇,正色以对。
李倓缓缓地转过身,面对李复,他与李复一般身高,两人双目平视,却是谁也震慑不住谁。
“复兄是想提姐姐的临终之言?”李倓面色更沉,他心中记恨杀死李沁的人,为了安慰姐姐才会答应李沁,如今唯一的姐姐香消玉殒,李倓说服不了自己放弃心中对李唐的恨意。可是李复却还要劝他,李倓眸光凌冽,他倒是要听听李复要跟他说何道理。
然而李复却是摇了摇头:“我知道你并未听进沁姐之言,我想与你说得也与此无关。”
“哦?”李倓挑眉,他等着李复继续说下去。
“你已为下代钧天君,可知九天使命为何?”
李倓嗤笑一声,终于知道李复打得是何算盘,既然李复要引他入局,李倓倒也不惧,李倓回道:“立大同天下,誓永不称帝。”
李复点头:“看来李守礼并未忘记教你这些。”
“义父从未教我这些,只是在说到九天中人囿于此而难有作为之时,义父对此嗤之以鼻。”李倓冷冷地回击,李复是想提醒他身为九天之人,可控谋天下局势,但不可登临帝位,就算天下大变,九天只能暗中把持天下朝局,而不可取而代之。每每李守礼与李倓说到此处之时皆是不忿,他与李倓说九天中人哪一个都是天下主宰,然而这九位天下之主却固守着这陈旧的使命,当真是笑话!
“圣人继太宗后开创盛世,四海归心,你难道要因为沁姐一条命,就要把圣人所有的功绩都推翻不成?”
“我没有说他错!复兄,我也有一事想请教你。”李倓转回头,冲天的火光已经将李沁的容颜全数盖住,李沁只会留在李倓的记忆之中,那双温柔的手再也不会抚摸着自己的额头,姐姐也再也不会对李倓说她要等梅清远带着“风华倾国”的嫁衣来娶她。李倓嘴角边的冷笑渐渐转为狞笑,他原本一生都会有一场好梦,但是有人却硬生生地将他的美梦给打碎了。
“你问。”李复注意到了李倓嘴角边的可怖的笑容,心不由得突突跳了起来,他意识到李倓恐怕不会轻易放过那个念头。
李倓道:“复兄认为如今大唐国力如何?”
李复一怔,提问的人笔直地站着,火光印在他的脸上将那一抹狞笑照得愈发狰狞,李复斟酌了一会,这才道:“如今大唐海晏河清,天下靖平,四夷来朝,大唐国力足可震慑四方。”
“嘁!”只听一声讥笑传来,李倓连连摇头,“想不到鬼谋李复也会言不由己。”
“我所言天下百姓皆知,何来言不由己?”李复辩驳道。
李倓伸出一根手指道:“第一,你说李唐海清河宴,那李林甫把持朝政,高力士奸吝阴狠,还有被九龄公说的‘乱幽州者’的安禄山,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对比朝堂之上的贤臣良相,弄臣小人数不甚数。”李倓又伸出一根手指接着道,“第二,吐蕃之乱经多年未定,边境子民深受其扰,真可称得上天下靖平?第三,南诏于西南作乱,不曾将我大唐放在眼中,复兄又言四夷来朝,岂不是夸大?”
李倓伸出来的三根手指在李复眼前摆了摆,李倓嗤笑道:“复兄,此三点我说得可对?”
李复驳道:“自太宗始大唐国力愈强,虽有武氏篡权,韦氏乱政,但当今圣人诛韦氏与太平公主,整肃朝纲,重振李氏江山,先后有张说、九龄公等贤能之人入朝为官,何况西南之乱、吐蕃之战自李唐开国始便不断,怎可算在圣人身上?”
“复兄‘鬼谋’之称当如是,避重就轻,不谈奸吝转而言他,李倓佩服!”李倓嘴角浮现一抹不屑笑容,说来说去,在李复眼中如今统治李唐之人仍是贤能君主而已。
李复见李倓语带讥嘲,也不与多加争辩,他只道:“就算如此,圣人退位之后也该太子继位,你虽是太子三子,但无圣旨,你登临皇位亦是篡位!”
“篡位?”李倓眯了眯眼,似是替李复叹息,“复兄,取天下而代之者有许多,但能取天下而革鼎浊世的又有几人呢?”
“你到底想如何?!”听得李倓刚才之言,李复心中一颤,他发现自己错解了李倓的意思,李倓要得不仅仅是长安城大明宫内的皇位,他要这个天下,要这个只属于他自己的天下?!
李倓见李复如斯表情,过了一会儿才道:“复兄是愿助我一臂之力,还是以一臂之力拦下我?”
“你当这天下是什么了?”李复上前一步,想伸手去抓住对面的“疯子”,却被李倓突然散出的剑气给逼退了几步。
李倓淡淡地看着李复,摇头:“当我姐姐的陪葬。”
“沁姐说过……”
“我姐姐是说过要我辅佐李唐贤王,但是这贤王她没说是谁。”李倓抬起手指着不远处的石堡城对李复道,“复兄既然不愿与我合作,那我便只能往西走了。”
石堡城以西为吐蕃,以东为大唐,李倓之意便是要与吐蕃合作共同对付李唐,李复见李倓转身欲走,连忙使出内力要拦下李倓,就在他手要攀住李倓之时,又一股剑气自远处袭来,李复一惊,忙出手格挡,就在此时李倓拂袖而去,接着燃烧的火堆忽然炸开,在李复脚边形成一道一丈高的火墙。李复皱眉,他望着贴着火墙站立的中年男人,知道自己再追李倓已是徒劳。
“你不愿帮倓儿就不要阻他道路。李复,看在你是下任鬼谋的面子上,今日我便不追究,你且记住,在九天之外,历代钧天君皆是李唐皇子,身份比之任何人都要来得高贵。”中年男人说完,一脚跨入火墙之中,消失在李复视线之中。
现任钧天君李守礼也是一个想要颠覆李唐的疯子!
天宝四年春,千岛湖畔的桃花不知开了第几次,这几日长歌门里人来人往,不少江湖世家家主和武林德高望重之人皆汇集于此。半月前,长歌门主杨尹安宣布将长歌门门主之位交予二子杨逸飞,并于半月后在长歌门内举行仪式,长歌门遍要江湖之人,千岛湖内暖风熏人,人潮如织,好不热闹。
此时,新任长歌门主杨逸飞正在漱心斋的一处偏阁里与一人见面,那人携了一盒梨花而来,虽然送梨花之人未亲身到场祝贺,杨逸飞亦觉得足以。
“小王爷近日也要封王开府,府中上下正在张罗此事,小王爷未暇抽身,托安隽携礼登门,还望门主勿怪。”安隽把一盒梨花恭敬地递给杨逸飞说道。
杨逸飞道:“替我多谢小王爷,正好我也备了一份礼与小王爷,恭喜小王爷开府封王。”说着,杨逸飞将一柄长剑交予安隽,“此剑名为紫极鸿蒙,乃千年紫陨所铸造,小王爷是喜剑之人,故而我派人前往藏剑山庄求藏剑山庄的叶庄主以此紫陨铸造此剑,望小王爷笑纳。”
安隽接过剑谢道:“安隽替小王爷多谢门主。”
杨逸飞摆了摆手示意无须多礼,然后他又问道:“不知小王爷封为何王爵?”
安隽回道:“圣人钦定为‘建宁王’。”
“建固安宁,恭喜小王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