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英语演讲(1 / 1)
吴敏在上午自习前最后一分钟回来,默默地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整个下午林晓都想找个机会和她聊聊,可惜吴敏似乎很抗拒有人和她聊成绩。
放学铃声一响,吴敏就收拾好了书包,第一个冲出了教室。
也罢,总还是会有机会的。
其实,成绩真的没吴敏想的那么重要。
林晓发出一声感叹,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要有的体验还多着呢,干嘛总想着考试成绩这一条呢?
期中考一事算是告一段落,林晓已经恢复了高中时的状态。重新回来,林晓的视野开阔了许多。如果以往有过那么多的遗憾和错过,那么这一次可不能再来过了。
英语课上,吴老师拿了英语演讲比赛的报名表,林晓自然是第一个就报了名。为什么不试试呢?所谓自信其实都是在一次次的攻克难关中累积起来的。这要换在过去,林晓肯定是第一个躲起来推脱的那个人。
待到周三,又是素质教育课,宋楚彦拿出了林晓给的表格,上面在每一个项目后面都打了个勾。
“你确定你要表演这个吗?”宋楚彦再一次充满疑惑地问。
“那可不?”林晓接过清单,“我们总要推出些不一样的。”
“我有些担心。”
“清单是有了,下面最为关键的就是舞台的灯光了。”
“这你也有要求?”
林晓认真地看着宋楚彦,“你知道吗,这个表演是一个人,如果不在灯光上下足功夫,效果会很差的。”
说完,林晓拉出了椅子,打开自己的笔记本,认真地写着那天表演时需要的灯光效果,宋楚彦在林晓对面坐下,看着她一会儿若有所思,一会儿又奋笔疾书。
“我说,那天你得待在控制室内,帮忙弄灯光的哦。”林晓将写完的灯光要求交给宋楚彦。
宋楚彦接过要求,仔细地看了一遍,“其实也不难,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如你写的四周一片漆黑。”
“那我们就只能祈祷了。”
“你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些东西,我实在是无法和表演联系起来,最多我想到的是庙门前烧香的香客。”
林晓微微一笑,“禅是什么呢?”开头一句问话,林晓缓缓地讲了自己的大概构思,宋楚彦认真地听着。
这准备的香炉,香灰,原来是这般用处。宋楚彦的脸上缓缓浮现出了笑容,同时不住地点着头。
“看来,灯光是最重要的。”
“你看,是吧。”林晓从宋楚彦的眼神中读到了肯定,无不自信地说。
不知是不是知道了这个演出的内容,还是外面的太阳很好,这两节素质教育课里,宋楚彦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虽然,这两人继续安静地看着书,可是却时不时默契地抬起头朝着对方望一眼,每一次相望都能正好碰到对方的眼神。
秋天的萧瑟并不能挡住温暖的阳光照射进人的心里。
“叮铃……”下课铃声响起,放学的时间到了。
林晓并不着急走,这个时间是学校放学人最多的时候,一窝蜂地冲进车棚,冲出校门,其实晚个10分钟走反而更自在。
宋楚彦始终是慢悠悠地,收拾了自己的书,将椅子推进去,起身招呼林晓一起离开。
出了门,关上门。
“咚咚……”一阵脚步声从楼下传来。
“啊,你们也下课了。”
这声音是刘颖茹,她冲到了楼梯口,站定后靠在扶手上微笑地看着两人。
“你怎么来了,你那个英语小组不是一直拖课的吗?”
“今天在做英语演讲,我第一个完成,自然就能早走了。”刘颖茹的声音有一点喘,向林晓这里走了两步,“哦,对了,我看到你也报名英语演讲了。”
“是啊。”
“要不要跟我去上我们的英语演讲组,我们老师可是英语演讲的一等一高手,我跟老师说说,你就转到我们那里去吧。”
“我这里就那么不入你法眼?你怎么不来我这呢?”宋楚彦开口道。
“干嘛?人各有好。”
“两位,你们聊啊,我先走一步。”林晓知道刘颖茹来的意思,急忙打趣道,还没等宋楚彦回答,自己先跑下了楼。
有那么一刻,当宋楚彦看向自己的时候,林晓心里咯噔了一下。但是,当再看到宋楚彦还青春稚嫩的脸庞,林晓的心里又浮现出30岁的袁浩的脸。时光是个好东西,他会雕琢人的脸庞。当袁浩的脸消失后,林晓使劲地在脑海里搜索,宋楚彦后来是去了哪?似乎高中毕业后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更别提他30岁时的样子了。
林晓推着车出校门时看到了李允,不禁想起当年他的消息倒是一直传来,只是自他考上大学后,就没见过他的面。不知道他30岁是什么样子,除了后来的高大,脸上不知道有没有沧桑。
“看什么呢?你再看,还是45分。还不赶快去看书!”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林晓向着李允吐了吐舌头,骑着自行车飞快地离开了李允所在的车站。
迟早考个100给你瞧瞧!
11月的风有些凉了,林晓一路骑着自行车,迎面而来的风钻进衣领、袖子,让林晓整个身子都感觉到了透心凉。
到家,林晓蹦蹦跳跳地冲进了家门,这样至少可以让自己暖和些。
要说这校服真的也是薄,可是到现在冬装的校服还没发下来。林晓摸了摸这尼龙材质的运动服校服,不禁感叹如果说15年人变了、房子变了,唯一不变的怕是就这校服的样式,颜色虽有不同,可运动服的本质却是从来没变过。
“你知道吗,你爸已经给你找好后妈了。”妈妈一口抱怨的语气说着。
“哦,那你也快找。”林晓知道妈妈说这话的目的,都离开了,何必还想着他,替自己不值。
“晓晓,你怎么可以这么说妈妈?”
“那你打算要把爸爸找回来?”
“我会找那坏东西。”妈妈语气加重,“他也配!”
“那你还提他做什么。都分开了,就应该让自己好过一些。”
“呯……”妈妈将手中碗筷扔在桌上,“他就没让我好过过!”
林晓有些无奈,“我是说,你让自己开心点,好过一点。你既然都不爱他了,不和他过了,就不要去想和他有关的任何事。想了,也只是让自己不好过。如果你那么想他,那干嘛还分开呢。放下,放下,放下!”
“凭什么让我放下,他就这么去过好日子了,还找了有孩子的,给别人去养孩子。”说着说着,妈妈泪水涌了出来。
哀其不幸,怒气不争。
“你也可以过好日子的,只要不想他就可以了。我们俩也可以过得很好啊。”
“就我那些死工资。公司效益又不好。”说到这里,妈妈低下了头。
林晓知道年底的时候,妈妈的工作没了,现在是她最难过的时候。
林晓站起身走到妈妈身后拍着她的肩膀,轻声地说道:“有我在呢,我们会度过一切难关的。你要多想想你自己,为自己而活。”
家中的气氛又一次凝固起来,坐在书桌前,林晓望着窗外。这个时候,也是自己学会独立的时候了。
找李允帮忙补数学,在林晓看来真是一件做得再正确不过的事了。虽然只有周五的一节课,但是他将这一周数学的重点都给林晓做了讲解。林晓则就期中的试卷给李允做了不同于英语老师的分析。其实学一门语言,需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这样才能学到其精华,而不是学些学过就忘记的无用知识。
“你周末打算干嘛?还去图书馆?”完成补课后,李允问。
“不去了,想查的都查完了。我想去找找有没有打工的地方。”
“打工?”李允瞪大了眼睛。
“对啊,我比较担心,稍微正规一点的商铺应该不要我这种高中生的。但是,我已经满16岁了,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啊。”
“你家出什么事了?”李允的问题很直接。
林晓犹豫了一下,这家伙怎么猜得那么准!想来有些事其实也没必要隐瞒,虽然现在这个时候人们对离婚还是很有争议,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需要遮掩的事。
“我爸妈要离婚,我老妈工作出问题,反正我家经济上可能要有危机了,所以我打算怎么着给家里减轻点负担呗。”
“那你打算干嘛?”
“如果我是个大学生,倒是能补补课什么的。现在吗,估计就是餐馆里洗碗,超市里促销或理货,还有就是发传单。这样一天能有个50、60什么的。”林晓盘算着,99年的时候好像一天的打工费是这么多,“如果能在肯德基里做的话,一天好像能有70,不过就是一天都站着比较累。”
李允听着林晓絮絮叨叨说着打工费的事,这在于他还是第一次。相比较林晓,李允家境富裕得多,父母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如今都是高级工程师。90年代初的时候,两人就从国字号单位跳出来,进了外企。现在的年收入已经是两位数,要知道99年的两位数那可是10倍于2015年的两位数啊。
“不过想想,有这个历练一下,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危机,有危才有机吗?但你别把学业落下就行。”
林晓听李允这么说,笑着说:“这话,我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