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瓷都不需要廉价的爱情(1 / 1)
中午休息了一会,姚小遥和情子便随暖心下山了。到了市区,他们下了车,转身走进了一条街,那条街在陶瓷学院附近,有着非常宽广的街道,街上树木很少,由于干净显得有些空旷。街道两边是各色的店铺,各种工艺品,瓷器居多,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紫砂壶和木雕器具,俨然一条艺术街。
青雕希琢就在这条街上,在这里,姚小遥和情子见到了徐青竹。那是一个并不帅气的男人,个子不高,留着小平头,下巴上冒着胡须,穿着一件深绿色的T恤,看上去与小城市中的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可一接触,她们发现徐青竹并不像看上去那般的无趣。他有着艺术家所有的一切特质,颓废却又充满激情,现实却又写满梦想。
情子有些拘谨,只是安静地看着店铺中的瓷器。
姚小遥倒是先笑了,对着第一次见面的徐老师说道,您竟然舍得剪了长发。似乎是肯定,不过,又带着问询的意味。
徐青竹看看眼前青涩的女孩,说道,我太太不喜欢,便剪了。
他这一句话,让远道而来的姚小遥和情子瞬间对他肃然起敬。在她们看来,能在意老婆意见的男人是很值得尊重和敬佩的。尤其还是以散漫自由为主的年轻艺术家。
青雕希琢里的空间并不够大,作为一个艺术品小店来说,大小刚刚好而已。一进门的地方放置了各种瓷器的凳子,墙上是各种样式的装饰品。地上有很多树桩,只有伸手去碰触才能发现那是瓷器工艺品。各种的茶盘、茶壶放满了房间。正中间放着一个巨大木质架子,上面有很多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放着工作坊制作出来的艺术品,无一相同。姚小遥和情子感到无比惊奇,当然更多的是震撼。
参观过后,她们四人便坐在桌前品茶聊天。徐青竹桌上的饮茶器具对于姚小遥她们这种小女孩来说,算是非常罕见的了。毕竟整天在学校乱晃的学生,哪里有机会真正接触这类风雅之事呢?
姚小遥从徐青竹与她们的聊天中得知,徐青竹的太太程希言是一位画家,此刻正在中央美院进修,而暖心就是她的徒弟。房间的一角放置着一个两尺见方的木质小桌子,土黄色的纯木,没有施加任何化学成分来修饰。不过,通过木头的颜色可以看出,这桌子有些年代了。
桌上放着展开的宣纸,砚台中的墨已经发干,毛笔悬挂在桌子上方,笔尖尖锐,像一把随时会掉下来的匕首。姚小遥觉得,一定是程希言离开后就再也没有人用过那桌子和那桌上的文房四宝。
那是希言经常练字的桌子,最近都是暖心在那里画画。
似乎看出了姚小遥对那桌子的遐想,徐青竹解释道。他这句话打破了姚小遥接下来的幻想,不过,他说话时候的眼神透露出了对夫人的无限思念。
姚小遥和情子相视一眼。
姚小遥应该是在说,徐青竹跟他太太之间一定是个特别的故事。
而情子,应该听到了姚小遥想要说的这句话,并以微笑表示了赞同。
徐青竹看着墙角的桌子陷入思考,暖心起身为大家添茶,没有人关注到姚小遥和情子之间复杂的“眉目传情”。
“画画,要完全的静下心来,抛开一切,只要画就好,其他什么都不要想。”徐青竹指着墙上仅有的一幅画说道。那是一幅雪景图,画上除了雪之外,就是三瓣梅花。淡粉与雪白,相得益彰。很难想出这画者作画的寓意,可看着这幅画,却感觉极其舒服。
“画画,要禁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徐青竹说。
姚小遥看这徐青竹,肯定地点了点头。
“画家跟作家一样,在创作的时候,除了作品,什么都不会想。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而且,这个过程可能会很久很久。”姚小遥接着说道,有着无奈,却又充满崇敬。
“是啊,留在景德镇是需要勇气的。不是谁都可以在条件极差的物质条件下还坚持自己的梦想。”徐青竹看着面前这些年轻的女孩子意味深长地说道。
一个艺术家要承受的,远不止这些。
晚上的昌江广场,挤满了卖货的小贩和跳舞的市民,热闹非凡。小贩推着火车在马路两边走走停停,车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工艺品,多数为瓷质的杯子和木质的生活用品。没有卖力的吆喝声,仿佛他们出来不是为了做生意,更多的只是锻炼一下身体。
江边的亭子中有拉二胡的老先生,当姚小遥她们到达的时候,他正在拉那首著名的《二泉映月》,四周围坐着很多人。有七八十岁的老奶奶,也有十几岁的小伙子。甚至有人推着婴儿车坐在这里听乐器独奏。即使人很多,可大家都保持着友好的距离,只是静静地听着,并不打扰。
偶尔也有像姚小遥她们一样拿着相机四处乱拍的游人在这里享受这段简单惬意的时光。大家见面都是相视一笑,像是刚认识,又像是熟识的朋友一般,互相理解,互不干扰。
这里不似大城市的喧嚣,没有耀眼的灯光和劲爆的音乐声。但人们却在缓慢的音乐中舞出了幸福的脚步,在微弱的灯光下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三个女孩子并排坐在江边的草丛中,望着黑暗中闪烁着的那一点星光,心情无比平静。那一刻,姚小遥甚至想,在这样的城市生活一辈子也不错。
韩宇天依旧会发短信给姚小遥,不过,姚小遥都直接删除了,他的甜言蜜语已不会再让姚小遥有任何感觉。姚小遥甚至怀疑,自己从来都不认识这个人。原来美好的环境和美好的心情真的会带来美好的人生。再后来,姚小遥把他的名字拉近了黑名单。其实,人们受伤后需要的不过是时间,在时间的陪伴下,所有的经历、爱恨最终都会被遗忘。
“小遥,我一直都在。”
“小遥,不要放弃我好吗。再给我一次机会。”
“小遥,我爱你。”
韩宇天的短信像糖衣炮弹一般分沓至来,轰炸着姚小遥本就脆弱的手机。可姚小遥都只能单向接收,罢工多时的手机只会偶尔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韩宇天此刻的所作所为更多地是让姚小遥感觉到低下和讽刺。
这些廉价的爱,姚小遥并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