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五十二(1 / 1)
东郊祭祖,最后变成李意循领着人在里面踏青。
皇陵轻易不会有人进来,那怕是守军也不能乱跑,周遭的一草一木又是被整理过的,忽略掉是陵寝,倒是真的很适合游玩。徐清明被李兴带着去放风筝,看着一个大孩子带着一个小孩子,两人本来就熟悉,倒是有点儿像大儿子带着小儿子。
李意循被自己脑中的想法囧到,看了看刘纹,确定他不会看穿自己心思,“刘纹,你真得确定要,娶我嘛。”之前一直忽略的问题,在今天刘纹那一声疏离的公主中重新被提及。
“确定。”刘纹沉默了一阵,声音不大,只有一声。
李意循倒是安心了。“你爹是不是让你问我陌刀军的事儿?”
“恩。”刘纹虽然是回答了,震惊却是不少。
“陌刀军就在这东陵里,本来想带你去看看的,不过想想还是算了。你回去就说,偷看到的,别说是我讲的。”李意循说完,闭上眼睛。
“你是让我,变成你在刘家的耳目吗?”
“没有,只是希望,你能看见我的诚意。”李意循突然睁开眼睛,凑到他跟前,直勾勾的看着刘纹。“你能看见吗?我的,心意。”
“......能。”刘纹愣了神,像是丢了什么东西,又被找回来一样。
“那,你欢喜吗?”
“欢喜。”
“你欢喜,我便欢喜了。”
“恩。”
刘纹从李意循的马车上下来,已经是傍晚,皇陵一个来回,本来只要半日即可,只是李意循带着人玩了一通,便拖到这个时辰。刘纹站在相国府门口的台阶上,目送马车远去,心情甚好,突然,即将转弯的时候,马车停下,徐清明从车上下来,一溜小跑着过来。
“母亲让我拿这个给你。”徐清明迅雷不及的把东西递到刘纹手中,不等刘纹说什么,就往马车哪儿跑,像是被什么撵着跑一样。
刘纹低头看看手里的物件儿,一支发钗,什么意思?
做工精巧,一看便是皇家内府出品,连装着的锦盒都十分精细,作为礼物,真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但是,也要分分对象才是,虽然男子簪发也是用发钗,可是这种式样的发钗一看就是女儿家用的。
刘纹拿着锦盒在府邸门口傻站着,暗自想着下次见到李意循之后,要如何如何。不过又想起来今日李意循出行,倒是比平日里讲究了许多,束发的发绳,都是平日不见的精致,是因为她和自己出去吗?
“阿弟,回来了。”刘纹一直不进门,但是门子早就通报里面的人,刘纱也就出来了。
“兄长——”
这厢刘纹应付刘纱的盘问,那边儿马车上,徐清明嘟着腮帮子有些不开心。
“母亲让清明去送东西,清明便去了,可是为何不能告诉清明里面是什么?”徐清明为着这事儿不高兴呢。
“我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那是师兄准备的,让我今天拿给刘纹,却不能看里面的东西。”李意循自己也好奇,不过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不看就是不回去看。
“我去问。”徐清明听见这个解释,满意了一点儿。
“清明乖,等会儿自己回府,母亲要去宫里。”
“知道了。”徐清明回答的乖巧,他本就不是个胡搅蛮缠的孩子,得到重视之后,就会重新提起精神。
李意循看着徐清明进了府邸,才放下车帘,然后让车夫赶车去了公主府偏门回去,然后自己一个人走这进宫去。进宫也是一样的低调,没有从明正门走,而是拐了个儿弯,往宫人进出最多的安和门去,绕了一大圈,才到达理政殿。
看见李正苍依约在等,松了口气。
“姑姑从皇陵回来,可还顺利?”李正苍有点儿激动。
“看刘家的反应,并不知道陌刀军的位置,我告诉了刘纹陌刀军在皇陵了。”李意循说完,眼神暗了暗,这么骗他,不知道会不会以后遭报应。
“端看刘家会有什么反应吧。姑姑这次辛苦了,若是刘家这次安分了,朕也不会...”
“不必这样,本就应该国事为重,刚刚是臣失仪。”李意循醒了醒神,很有几分冷静自持的样子。
“姑姑能这么做,李家大幸......”理政殿里,姑侄两人的谈话声继续,多是李正苍在说,外头来喜守着。
来喜看了看天,有些雾蒙蒙的,这么晚了起雾,是不是明儿要变天?“天气变不变,杂家管不着,可是这京城啊,怕是不变都不行咯。”
来喜说完,宫墙上的乌鸦叫了两声,很有几分凄厉的感觉。
第二日早朝,是大朝会,文武百官皆是早早便去候着,但天气实在是不尽人意,冷风吹着,让人有些难受,只想早些结束,快些回到各家烧着地龙的屋里,暖暖身子。
不过很快,他们就不觉得冷的是天气了,今个儿,冷的是世家的。
昭文皇帝发了一道旨意,要统计一下了全国丁户,以后国家收税,便是以壮年劳力来收。
这旨意,一早便拟好的,端看朝会上王大将军和张大司空两个的神情,便知道他们早已知晓,不过这事儿和他们牵连的关系并不大。王家是才迁户过来的,从垂髫小儿到耄耋老人都是挨个儿算了才让入的关;张家本来人口不断多,实力更谈不上强,若不是出了个张皇后,也轮不上他们在京城世家里头排名。
按丁收税,这是前朝就玩过的把戏,对一般平头百姓来说,可能还会比往时候交的少。但是对于世家来说,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放下钱财之事不提,按丁收税,最重要的,便是丁。前几十年中原战乱,普通百姓流离失所,失去了田地,为了生存,不得不寻求庇佑,这庇佑的人,便是本就强大的世家。
世家最为重要的资源,也是这些被他们庇护的百姓。
这些百姓放弃自由民的身份,被世家禁锢在田庄里,晋国立国,初时李意衡曾出过各种优厚的条件,想让这些百姓自动的离开世家,成为晋国的子民,而不是田庄里的黑户。可是效果不佳,那时候晋国百废待兴,就算有优厚的待遇,但也是未知的,在田庄里,还能有温饱,离开了......
未知总是让人恐惧的,因为李氏皇族的成功,是建立在世家的支持之上,直面的冲突肯定是不能有的。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后来李意衡遇刺身亡,李正苍即位,更是坐江山不稳,事情只得拖了下来。
这是李正苍即位的第六个年头了,少年天子长大不少,要开始施展他的雄心,他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