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乾隆的决定(1 / 1)
血滴子得到了命令,粘杆处非常嫉妒。
他们等待上面的命令已经太久太久,等待上面的重视也太久太久。因为乾隆的忽视,他们粘杆处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老一辈的人渐渐老去,而下面的人却没有培养起来,即便是他们这些老人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可是有的地方还是松懈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这皇宫里面,他们还是不曾放松。
所以,一接到乾隆的命令,他们就把资料送了上去。
对于乾隆来说,比起身边的这些牛鬼蛇神,他显然更加信任自己老爹的粘杆处一点。
尤其是他刚刚回魂的现在。
毕竟他在另外一个时空里面已经八十八岁了,一个真正的老人,记性也不好了,对于年轻时候的事情自然也模糊了。
这个时候,自然是粘杆处的资料比较有参考价值。
但是,出乎乾隆意料之外的是,粘杆处居然将他自登基以来,所有有关后宫里面的事情都记录了下来。
包括孝贤皇后和慧贤皇贵妃之间的明争暗斗、互相插钉子拔钉子、互相下药、互相陷害又互相联合给出身高贵的满族妃嫔下药的事情。
包括纯妃和嘉妃在背地里的事情。
包括令妃在孝贤皇后和慧贤皇贵妃之间左右逢源,又利用这两个人留下来人脉做的恶。
包括愉妃在某人的挑拨下给自己的长子、三子下毒的事情。
而作为一个掌握了大清六十四年的实权的帝王,乾隆也非常敏锐地注意到了隐藏在那字里行间的信息。
他注意到了令妃利用自己的父亲在内务府的便利给后宫的女人们下药的蛛丝马迹,也注意到了曾经最得自己心意的第五子跟令妃的亲近和两面三刀、挑拨是非、欺凌自己嫡子的事情,更注意到了自己生母的野心以及对自己嫡子下毒一事的默许。
作为一个君王,什么才是最要紧的?
自然是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权利。
以前乾隆是极喜欢自己的第五子的,除了这个儿子是满妃的儿子,除了这个儿子曾经被孝贤皇后抱养过,除了这个儿子身体康健等等因素,更重要的是,这个儿子曾经救过自己的性命。
这才是乾隆赐了一个荣字给这个儿子的真正原因。
可是,现在看到这个报告,乾隆立刻就怀疑起这个儿子的用心了。
令妃的父亲管着内务府,而永琪又跟令妃交好。当年的那场大火真的是意外,还是一场政治作秀?他们原来的计划是不是烧死自己?而永琪救自己是不是为了更多的政治筹码,才违背了双方的约定,导致他们的联盟的破裂,也为他自己的早死埋下了祸根?
身为君王,乾隆是个多疑的。
看完这些资料,乾隆的第一个反应不是心疼自己的儿子,也不是怀疑大环境的不对,而是直接怀疑自己的儿子是否有二心。
毕竟,无论是在那边,还是这资料里面记载,自己给予这个儿子的,可是超过规格的信任、宠爱和待遇。
欲壑难填。
这才是人的本性。
看完这些资料,乾隆立即对令妃和五阿哥永琪之流提高了警惕。他决定静观其变。
对于那些已经死了的人,乾隆是恶心的。
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些女人是这么的丑陋,相比之下,倒是一直不得自己的心的乌拉那拉氏还算过得去。
只是这个女人,当初可是一个相当优雅而高贵的女人呢,要不然,自己也不会下了那么大的力气在皇阿玛和皇额娘跟前表现,将这个女人争取过来。
这里头是不是也有什么原因呢?
要知道,任何一个人,如果能够从十几岁演戏一直演到三十几岁才性格大变,那未免有些稀奇了。
至于自己的生母,乾隆也是满心的厌恶。
贪得无厌的女人。
康熙年间,乾隆的确曾经被养在宫里过,不过那个时候他也不过是一百多个皇孙中的一个。
当然,乾隆对于自己的生母其实并不亲近。小的时候,他是养在雍正的正妻孝敬宪皇后跟前的,后来大了一点,就进宫养在了皇宫里面,再大一点,出来了,又是养在裕妃跟前的,根本就没有跟自己的生母有太多的接触。
说白了,这母子两个其实也不过是面子情分罢了。
看看这资料上写的,再想想另外一个时空里面这个生母的举动,乾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不过是想让她娘家的女人生的孩子坐上乾隆现在的位子罢了。
乾隆是个君王,他会放过惦记自己的位置的人么?
不会,哪怕那个人是他的生母。
所以,乾隆给血滴子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命令就是:杀了愉妃,让自己的生母重病,在五台山将养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