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现世番外:浮生六记1(1 / 1)
和赵嘉林交往三个月后沈砚决定和他母亲摊牌。
杨晓华是个开明乐观的家长,哪怕是丈夫去世后她独自带着孩子生活,也没有跟沈砚抱怨过一丝一毫。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咱们娘儿俩齐心合力一样能过的好。这是他父亲去世一年后,别人给母亲做媒时,杨晓华爽朗的回答。
可是沈砚不确定在面对儿子的终身大事时,母亲还能不能这么豁达。
他思来想去几天,还是挑了个安静的晚上,趁着赵嘉林去外地出差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这份压力自己承受就好,他不想让赵嘉林跟着他紧张。
喂儿子,想妈了?杨晓华乐呵呵的声音从那头传来,沈砚喉头发哽,咳嗽了两声后开口道:
妈,最近身体好吗?
杨晓华关切的问:我都好,倒是你怎么咳嗽了?感冒了?
沈砚清清嗓子:没有,就是呛着了。妈……我,我想跟你说个事。
什么事呀这么一本正经的。杨晓华听说没事就放心了,又乐起来。
沈砚深呼吸,慢慢说道:我有了一个喜欢的人,他人很好……
杨晓华喜出望外:哎呀!好事呀,有照片吗?发来我看看,快快快!
话已出口,沈砚倒沉静下来了:妈,我想告诉你,他是男的。
杨晓华被男的两个字弄懵了:男的?你喜欢一个男人!?
是,妈……对不起。
听儿子道歉杨晓华多年的职业习惯发作,问起诊来:你以前是交过女朋友的,现在对女孩完全没感觉了吗?
沈砚认真回答她:我是和女孩谈过恋爱,但现在的心态和那时候完全不一样,我确定我喜欢他,想和他一起共度余生。
杨晓华冷静的问:你怎么知道你不是一时错觉?这种感情状态多久了?
妈,我是成年人了,不是青春期的懵懂孩子。我对他动心有很久了。
那你告诉我,你的性幻想对象是男是女?
沈砚差点栽一跟头,杨晓华的声音很严肃,追问:回答我?
没遇到他以前是女的,现在是他。妈您别确认了,我不是同性恋,只有这个男人会让我有这种感觉。沈砚无奈的回答,做好迎接暴风雨的准备。
杨晓华没有像他预期那样骂人或者哭诉,仅仅简短的说:让我想想。然后就挂断了。
沈砚放下手机,心里隐隐不安。
第二天中午,沈砚刚在食堂吃完午餐,接到母亲的来电:你在医院吧?出来接我一下。
沈砚惊呆了,马上跑到医院大门外,杨晓华拎了一个简单的旅行包,站在那儿等他。
我来看看你,顺便看下你说的那个人。昨天忘记问了,你们现在是什么关系?杨晓华眼底有淡淡的青影,明显是没休息好。
沈砚愧疚的接过她的包,轻声说:妈你不用特意跑来的,我和他……我们现在在交往。
杨晓华瞥他一眼,摆摆手说:行了,先带我去你住的地方。
好。沈砚给办公室打电话请假,然后陪着母亲走向家属楼。
一进屋,杨晓华盯着门口的鞋柜,上面明显是两个人的鞋子,她沉住气问:你们同居了吗?
被母亲刨根问底沈砚有点尴尬,他点点头,给母亲拿出拖鞋,又把母亲带进自己的卧室里。
杨晓华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屋内的情况,视线滑过沈砚的小书桌时瞪大了眼睛。
沈砚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暗想糟糕。
桌上都是些零碎物品,唯独一个相框很惹眼,因为里面是他和赵嘉林在纽约机场吻别时一个陌生女孩给他们拍的照片。
他给赵嘉林看时赵嘉林爱不释手,直接去洗出来又买了两个相框装上,每人一个放在卧室里。
结果给了母亲一个不小的刺激。
杨晓华坐在床沿上,对儿子抬了抬下巴说:坐着,我们谈谈。
沈砚乖乖坐下,心里忐忑面上平静。
杨晓华调整了下情绪,说:他是同性恋吗?是不是和他认识了你才发现同性之间也可以有这种特殊的感情?如果是,我认为你要理智的看待你们之间的问题了。
沈砚摇头:我喜欢他和他的性取向没有直接关联,况且是我追的他。其实我带他来过家里,您见过的。
杨晓华回忆了一下,脑海里冒出一个帅气大男孩的形象,顿时火冒三丈。
沈砚!我把他当你的好朋友来招待,结果你就是这么欺骗妈妈感情的?!激动的心情和彻夜难眠的疲惫让杨晓华难以控制情绪,这个自己一手疼爱大的孩子居然有一天会为了别人来蒙蔽自己,她觉得委屈难过,眼泪刷的流下来。
沈砚自知理亏,凑过来半跪在母亲面前,伸手拭去她的眼泪轻言细语的认错:对不起妈妈,我不是有意要骗你。那时候我也只是暗恋他还没有挑明,嘉林什么都不知道。
杨晓华只哭了一会儿,她半生坚强乐观,实在不习惯在他人面前展露负面情绪。她接过沈砚递来纸巾,想了想说:我在你这儿住两天,我要看看赵嘉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好,您想住多久都可以。沈砚手指上还残留有母亲的泪水,他无法拒绝这个要求。
还有。杨晓华警告他:不准告诉他我知道你们的关系。
沈砚苦笑:是是,坚决不说。
于是,赵嘉林出差回来的晚上就在自己和沈砚的小窝里见到了岳母大人。
(一更三千,快叫我劳模!)
好在赵嘉林反应快,笑眯眯的打招呼:好久不见阿姨,您是来看沈砚的?
杨晓华没回答,只盯着他,眼神很奇怪。赵嘉林手心微微沁出了点汗,用眼神询问沈砚。
什么情况?
沈砚悄悄摆手,说到:我妈过来玩,在咱们这儿住两天。
一边说一边恳求的看着母亲,杨晓华只好点头:这两天要打扰你了。
赵嘉林笑着说:阿姨太见外了,上次在您家里过完年我就一直想着要怎么谢谢您,既然来了我陪您在x市好好玩玩。
杨晓华故意问:不用不用,让沈砚陪着不就行了?
赵嘉林看看沈砚,沈砚温和的对母亲说:您知道医院里面不好请假,让嘉林陪你吧,他有车方便。
想了想,杨晓华勉为其难的同意了,又问:沈砚我睡你的屋你怎么办?
没事,我去嘉林房里挤一挤就行。沈砚浑不在意的说。
杨晓华和赵嘉林两人异口同声的反对:不行!
话一出口,沈母和赵嘉林对视一眼,赵嘉林心虚的赶紧去和沈砚说:你睡我屋,我睡沙发就行。
沈砚看着客厅那个小沙发皱眉:那怎么行……
赵嘉林打断他:得了得了,你一个三天两头要值夜班的人睡什么沙发呀,就这么定了,让阿姨早点休息吧,明天好出去玩。
最终儿子没有和“男朋友”睡一个床,杨晓华满意的去洗漱。趁她离开,赵嘉林拉着沈砚紧张的问:我怎么觉得阿姨怪怪的?她是不是知道你和我……
她就是想过来玩两天,你正常对待就行了。沈砚一脸你想多了,看得赵嘉林心里直打鼓。沈砚觉得他的表情可爱得很,凑过去作势要亲他。
赵嘉林吓得往后一躲,紧张的往浴室方向看:你别胡来行吗!
沈砚闷笑,突然觉得很有趣。
第二天一早,杨晓华起床来准备给儿子做顿他爱吃的早餐。
走出卧室就看到赵嘉林在小沙发上蜷缩着,长手长脚无处安放,只好缩成一团别扭的睡着。
杨晓华看了会儿,叹口气,转身去了厨房。
能体贴沈砚上班辛苦,这要是个女孩该多好?
没多久沈砚和赵嘉林也先后被厨房里飘来的香味唤醒了。杨晓华做了西红柿鸡蛋面,看着两个年轻人狼吞虎咽的,有点心疼。
杨晓华暗叹,沈砚18岁外出求学后就没怎么回过家,自己对儿子到底是疏于照顾。
沈砚没体会到母亲沉默的心情,边吃边说:妈我吃完就去上班,您跟嘉林去玩,想去哪儿告诉他,或者让他带你去转转。
杨晓华犹豫一下:不好吧,嘉林也要工作的。
赵嘉林放下筷子对她说:阿姨可千万别跟我客气,我当沈砚是兄弟,他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再说,我第一次见您就觉得很亲切……我妈要还在的话,也应该和您差不多年纪,要是您不嫌弃,让我叫您一声干妈好吗?
说着说着,赵嘉林的语气暗淡了。本来听到他说和沈砚“是兄弟”的时候杨晓华颇想翻白眼,但听到后面心还是软了。
沈砚笑吟吟的撺掇:这多好,妈您看,您又白捡一个这么大的儿子了。
杨晓华瞪他,那边赵嘉林已经倒好一杯水,恭恭敬敬地递到她面前:我以水代茶敬干妈一杯,以后我又多了个亲人了。
杨晓华只好接过来,定了定神说:其实也不想去哪儿玩,我呢年轻的时候喜欢文艺,可惜没机会从事文艺工作,嘉林你不是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吗?能不能带我去看看呢?
赵嘉林愣了下:这倒没关系,可是我工作起来要跑好几个地方,怕累着干妈。
没事没事,我身体好着呢,你就当带我去圆年轻时的梦想。杨晓华打定主意似的,微笑着说。
赵嘉林见她坚持,便答应了。
吃完饭赵嘉林背着包带着杨晓华一起出门,时间还不到七点半,本以为会直奔沈砚提过的那个工作室,结果赵嘉林先带她来到了一个很大的公园里。
早上晨练的人很多,多数是老人,打打太极拳跳跳广场舞,和大多数城市的公园一样。赵嘉林带着杨晓华熟练的找到假山背后一块场地,那里已经聚集了一群五六十岁的阿姨们正在跳舞。
见赵嘉林来了她们停下音乐,纷纷围过来热情的打招呼:赵老师来啦?
赵老师我们昨天加班排练了,你等下看看我们有没有进步哈。
还有眼尖的看见跟在他身后的中年妇女,热情的打听:哎赵老师,那位是不是你妈妈呀?
赵嘉林好脾气的一个个问好,末了指着杨晓华笑道:那是我干妈,和我一起来排练的。
一阵纷闹后,赵嘉林弄了个小型扩音器出来绑在腰上,招呼这些阿姨们:好了,咱们开始排练,这次希望大家一定要在记住动作的基础上,把我上次说的身韵加进去。从第一个八拍开始,咱们走一遍。
杨晓华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赵嘉林排练起来极为认真,有一个人动作不到位都会去细心的纠正并示范。阿姨们也喜欢各抒己见,排练完一段总要叽叽喳喳拉着赵嘉林说好多想法和感受。赵嘉林都一一听着,没露出一丝一毫的不耐烦。
一个阿姨中途休息,过和杨晓华聊天。
赵老师是你干儿子呀?
杨晓华只好点头,那位阿姨羡慕起来,噼里啪啦说一堆:哎呀,好福气呀!赵老师又能干脾气又好,小伙子长得还那么精神!我们这里好多有女儿的老姐妹都打他主意呢,可惜赵老师说已经谈了对象了。哎,你知道你这干儿子的女朋友是啥样吗?肯定很漂亮吧?
这我可不清楚了。杨晓华笑一笑,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女朋友?说出来吓死你们。她换了个话题:你们这儿排什么节目呢?
阿姨来劲了:我们这个是要去参加省里的群众文艺汇演,上次赵老师帮我们排的节目都拿一等奖了,所以这次我们又请他来帮忙看看。你别说,你这干儿子年纪轻轻为人很厚道呢,给我们排练都没收费的。
杨晓华不清楚这些行情,好奇的问:收费?怎么收呀?
阿姨神秘的伸出一根手指:我打听过,请赵老师排节目最少这个数。
杨晓华点头:要一千啊。
你开玩笑呢!是一万!阿姨瞪大眼睛,悄悄和她比划:我老公他们单位去年请他排节目就是这个数,不过只要是他排的节目,必定拿奖。人家值这个价。
杨晓华听愣了。
过了两个小时排练结束了,赵嘉林和阿姨们告别准备去下一个工作地点。他从背包里取出一个保温杯拧开来递给杨晓华,抱歉的笑到:干妈等半天了吧?这个是沈砚给您泡的茶,您喝点。
胡说,沈砚走的那么急哪来的功夫给我泡茶?杨晓华也不戳破他那点小伎俩,接过杯子喝了一口,是自己喜欢的铁观音。
上车后赵嘉林请杨晓华系好安全带,朝电视台驶去。他打着方向盘对杨晓华介绍后面的工作:待会儿去电视台排练他们有一台要录播的节目,可能会要很久,您要是累了就跟我说,我先送您回去休息。
听说是电视台的节目,杨晓华来了兴趣:我这么大年纪了还没见过电视台怎么录节目呢,正好涨涨见识。
赵嘉林笑:那行,您去看看。
杨晓华想到刚才那个阿姨说的话,忍不住问他:我看你排练也挺辛苦的,为什么没收她们钱呢?
那个舞队多数是孩子在外地的空巢老人,还有些是孩子意外去世的家长。她们聚在一起跳舞也是为了能排遣寂寞,我说是排练其实也就是和她们聊聊天而已,收费就算了。赵嘉林静静的解释着。
杨晓华内心既欣慰又难过,这么好的孩子,为什么会是同性恋呢?
到了电视台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来来往往的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的为节目做准备工作,不时还能听到总导演骂人的声音,和公园里的悠闲氛围完全是两个天地。
赵嘉林把杨晓华安排在观众席上坐好,又请工作室新招的助理陪着她,自己大跨步跳上舞台按照导演的要求开始给舞蹈演员们抠动作和走台。
杨晓华惊奇的发现这时候的赵嘉林完全换了一个,他对待这些年轻演员的态度很严肃,要求很严格,一个抬手或转身做的不到位他都会立刻纠正,急了还会骂人。
你,第二排第四个就是你,每次都比别人慢四分之一拍你没听出来吗?耳朵眼睛是干嘛的!
最后一排第二个,说了无数次脚尖绷直后再往前跳,你是不是没学过舞蹈!
……一群年轻的男孩女孩被他训的大气不敢出,一场排练下来都是满身大汗。
赵嘉林抬腕看表,终于开了金口:行了,先休息半小时。
大家累得直接坐在地上,一个娇美如玫瑰的女孩翘起嘴巴向赵嘉林抗议:师哥你好凶哦,亏以前师姐们天天说你是男神,哪有那么凶的男神嘛!
赵嘉林挑眉看她:你们没上过白老师的课?他凶不凶?
女孩拍拍胸口:别别别,师哥你一说白老师我都要做噩梦。
赵嘉林似笑非笑:他是我导师,我们风格一致。还有,以后在排练场要叫我老师,出去了随你。
女孩冲他做个鬼脸,躲到女伴身后去了。
赵嘉林怕杨晓华无聊,又跑过来坐在她身边陪她聊会儿天。
你对这些小孩怎么这么严厉?杨晓华笑着问他。
赵嘉林不好意思的笑到:一开始我也挺温和的,可是这帮孩子太调皮,给点颜色就要开染房了,排练起来效率太低。再说我对他们严格,他们上场就不容易出错。出错可是要扣工资的,本来就没多少钱,何必犯一些低级错误呢?
话没说几句,那边的导演开始咆哮起来:马上录制了你们跟我说音响出问题?之前怎么不检查?你们是死人吗!
一群人纷纷看过去,设备组的人被骂的狗血淋头。赵嘉林对杨晓华说了句我去看下,就拨开那个圈子问起情况来。
没多久赵嘉林又走过来对助理吩咐:赶紧给宋哥打电话,把咱们那套音响调出来。
助理拿起手机心疼的说:那套专业音响咱们自己还没用过呢……
赵嘉林平静的说:没听过救场如救火吗?快点。
音响送到后,节目按时录制,赵嘉林抱臂坐在台下静静观看,不时用手机记录什么。
杨晓华看着这个年轻人挺拔的背影,想到他和自己儿子的关系,心里矛盾重重。
晚上回到家,趁赵嘉林去洗澡的功夫,杨晓华把沈砚拉到卧室里坐下。
妈?怎么了?沈砚等了半天母亲都没开口,只好询问。
杨晓华看他半晌,叹气:嘉林要是个女孩该多好。
沈砚听出母亲态度的松动,心里暗喜:妈,您愿意接受他吗?
杨晓华发愁,拍他一巴掌:你啊!以后有你吃苦的时候,光是那些闲言碎语的唾沫就能淹死你。
沈砚微笑:日子是过给自己的,我不在乎外人的眼光。
杨晓华无语,最后丢下一个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第二天一早就坐飞机赶回去上班了。
赵嘉林和沈砚把她送到机场,杨晓华一路都没怎么说话,害的赵嘉林惴惴不安,拼命回想自己昨天是不是哪里惹岳母大人生气了。
沈砚偷笑,不顾他人奇怪的眼光,握着赵嘉林的手,慢慢离开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