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八年回忆(1 / 1)
那年,他17岁,她16岁。那年,他高二,她高一。刚入校时,他作为老生代表迎接新生,阳光灿烂的她就这样站在了他的面前。
15岁的她,充满活力,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朝气。一中是一所寄宿学校,别人都是拖着塞满生活用品的沉重大箱子而来,只有她,仅仅背着一个小号双肩包。她蹦蹦跳跳得来到校园,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当然也有他。
开学后,她凭借着开朗直爽的性格获得了班长同学的认可,成为了班长。接着,因为她严格正直的管理风格,她又被老师推荐到了校学生会,因此他们再次遇见了。
他性格温和,是学校里出了名的“暖男”,同时任校学生会会长。第一次见到她时,直觉便告诉他这个女孩很特别,果真,他们这么快又见面了。为了竞选学生会干部,她作为候选人上台发表竞选演讲。台下作为评审的她再次被她充满自信的微笑牢牢锁住了视线。
因为优秀的工作能力,她当选为宣传部部长,需要长期在外与别人交涉。而她有着出众的口才与通过校外义工开拓出的广阔人脉,因此她在短时间内便为校刊拉到了可以维持三年正常工作的赞助并且邀请名人到校进行了多次讲座。工作出色的她晋升为副会长,他与她有了共同工作的一间小办公室。
每天放学后,两人都会呆在办公室里处理事务。一中不仅仅出名在极高的升学率,更是因为学生有着高度自由的管理权而著名。学校里大部分事务并不是由学校董事会决定,而是由学生会负责,这便让他和她经常要在办公室加班加点地工作。
他与她的相处很和谐,个性张扬的她经常会发表自己的独特言论,他却是安静地坐在一旁微笑着看着她,眼神里荡漾着一湖温暖的池水。有时,她的特立独行让有些人在背地里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去为难她,此时他便会默默得为她处理好一切。
闲暇时,作为校足球队的前锋主将,他活跃在一中的绿茵场上,她便为他摇旗呐喊助威。放学后,他会在校门口的小店里买上她最喜欢吃的柠檬柚子汁和泡芙。每当她坐在一边,喝着放了蜂蜜的温柠檬柚子汁,吃着奶油泡芙,看着他认真的工作,她就觉得命运对她太好了,希望时光停留在那一刻。
时光缓缓流逝,如细水长流。他的高二和她的高一平静且温馨。那一年的暑假,他和她常常聊天到深夜。躲在被窝里,听着他温润的声音,她经常聊着聊着便睡着了。他的声音如同白开水,温柔,淡然,清澈。
有时她会以去图书馆的借口出门,和他一起去压马路。十六七岁的他和她已经出了对爱情的懵懂好奇期,却也是没有互相挑明。他们将那份对彼此的情丝深深藏在心底,但那份暧昧的暖流却通过那双牵着的手传递在彼此的心间。
那个夏天的阳光异常刺眼,似乎在给他和她一些教训。
当新的一学年开学时,他步入了紧张的高三备考状态,学生会的大部分工作都压在了她的肩上。尽管他和她相处的时间变少了,但是两人并没有因此减少了交往,反而是经常一起泡在图书馆里学习,虽然互相不说话,那种情谊却是与日俱增。
他和她都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她毕竟是女生,男生一般都是仰望着她。反而是他,学校里有不少条件不错的女生对他有好感,因此有不少女生对于她的存在很不满意。其中就有一个女生,她行动了。
这个女生也是在学生会工作,认为自己哪里都不比她差,为何她可以主管学生会,自己却只能管理小小的一个部门?看见他和她经常呆在一起,对她的嫉妒与怨愤集中喷发了出来,于是直接告到了教导处。
一中尽管给了学生很多的自由,但是前提是学生要遵守规章制度。教导处接到这个消息,迅速出动了。在他们的眼里,两个学生会会长、重点考试人才、学校风云人物、其他学生的榜样和领头羊竟然早恋了,这会给学校造成多大的影响啊。
教导处将两人的事情通知了各班班主任,她的班主任曹老师兼任他的班上的语文老师知晓了此事,却没有通报批评,反而是将此事压了下来,顶着学校的压力找到两人谈话。两人异口同声地声明并没有早恋,而是仅仅互相帮助彼此学习。曹老师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告诫两人行为不要过密便放过了两人,毕竟学校和老师并不相信早恋还可以不耽误学习。
这件事后两人便是减少了在公开场合共同相处的机会,但是电话和网络这两样东西却是给了两人继续相处的渠道。
那一年的寒假来的很晚,雪却下了很早。严寒的天气冻坏了人心,带来了残酷的噩耗。
就在各家阖家团圆之际,他却坐在医院长廊的座椅上,旁边的手术室门上的红灯亮着,躺在冰冷手术台上的是他的母亲。他的父亲很早就和母亲离异,已经很多年没有联系了。这么些年这个家都是母亲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着,可是这一天,她就这样病倒了。接着,噩耗便传了出来:母亲患了乳腺癌。
母亲的病不容乐观,需要马上进行治疗,但是对于这个并不富庶的单亲家庭来说,治疗费用是一笔巨款。他用光了家里的全部存款却还是太少了,他向亲戚借,可是父亲那一系早没有了联系,他的外公外婆早逝,只有一个舅舅。舅舅家也是普通家庭,还有孩子要养,即使他们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的妹妹,他的妈妈,那些钱跟治疗费用比依然是杯水车薪。
没有人知道当时的他是如何熬过那段艰难时刻的,只有她感觉到了他的变化。他变得寡言少语,平时也不再跟她一起学习,而是放学后就离开学校,每天早上到校时脸色也不好。老师问他怎么回事时,他都解释为晚上努力复习,因此才会有如此差劲的脸色。
倔强的少年不想让别人发现自家的窘境,努力地掩饰让细心如她都没有发现丝毫破绽。他努力的自己工作赚取医疗费,放学后在面包房里打工,晚上还去麦当劳打扫卫生赚外快。即使如此,微博的工资维持两人之家的生活费都很勉强,更何况是巨额的医药费。
舅舅舅母好心得将他接到自己家里照顾,却也是拿不出更多的钱帮助他们一家。医院告诉他如果继续治疗,很难保证可以治愈,但是对于他来说,母亲就是天,就是他的一切。为了凑齐医药费,他将自己家的房子抵押给了银行贷了款。
那段时间的他是低迷的,在照顾母亲和打工之余,他将一切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其实那时的他,早已没有了多余的精力。
只有她,有时与他在学校里见了面,也是没有时间多聊几句,仅仅是点点头打个招呼,他便是匆忙离开。少女曾经热切的心也渐渐淡了下来,但是那份执念依然牢牢地呆在心里。
终于,高考来了。他怀着对母亲的牵挂进入考场,走出考场时放松了口气,他对自己有信心,考入医科绝对没有问题。他在高考前决定以后学医,努力治疗母亲的病。
怀着轻松些了的心情见到她,他只对她说了一句话:我在大学里等你。
她的眼眸里饱含着深情,将那温暖的身影深深地刻在心里。那句话一直激励着她努力学习,直到考上他所在的大学。
他之所以学医就是为了以后救治母亲,可是现在,他等不到了。他考入大学后不久,在一天打工时接到了舅母的电话:“聿铭,快来医院吧,你妈妈不好了。”那声音低沉地很,带着几丝啜泣。慌张的他赶紧打车来到了医院,飞奔入母亲的病房。
病房里,舅母坐在病床边低声啜泣,舅舅则是呆呆地看着母亲,一言不发。表妹在病房门口张望着,看见他来了,原本就哭肿了的眼睛又红了。他颤颤巍巍地走近母亲,看着因为化疗而剃光头发的母亲,心里仿若有成千上万的蚂蚁正在撕扯着他的心。
母亲,终究还是走了。
那个晚上他不知道是怎么度过的,他只记得舅母如同母亲般温暖的怀抱,表妹递来的加了蜂蜜的牛奶。
在母亲的葬礼上,舅舅狠狠地抱住了他。他在舅舅伟岸的肩膀上没有哭,他终究成长了起来。
回到学校的他跟往常一样学习生活,但银行的贷款却是给了他很多生活压力。他除了学习外便是不停地奔走在不同的打工地点,他的室友唯一可以帮助他的便是照顾好他的饮食起居,让他没有更多的后顾之忧。那时的他,已经慢慢断了与她的联系,他并不想让她受到贷款的巨大压力影响。
那一天,他的表妹来到学校受舅舅舅母之托来看望他,于是他便带着她在校园里四处逛逛。他不知道她会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看着她惊愕的表情,他知道她误会了他和表妹。
原本想要解释的他,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她对自己死心,这样就不用担心他们如果在一起,贷款的负担会牵扯到她。他将那一封封信扔进湖里,拉着一旁惊讶的表妹离开,却不知自己的步伐是多么匆忙沉重。
他知道那些信代表着什么,但是他不能。他硬生生克制压抑住心头涌起的悲凉痛苦,将那个原来如同精灵般的女孩藏起来,但那日扔掉信时,她悲伤绝望的眼眸却经常出现在脑海。
不怨命运惨悲戚,只恨相逢不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