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一章 平淡生活起波澜11(1 / 1)
11
曲令这一觉一直睡到下午两点半,醒来后还是有些昏昏沉沉的,但感觉比昨晚好了很多。
此时的宿舍里除了曲令空无一人,整栋宿舍楼也有些安静的诡异,其实这已是常态,周六下午的两三点,外面秋高气爽,没有几个人能闲下心来老实的呆在宿舍。
曲令坐在床上做了几组深呼吸,又活动了几下四肢,感觉精力也恢复了不少,只是肚子咕咕的叫着发出抗议的声音。曲令抬手看看时间,真是一个尴尬的点数啊,这时的食堂中午的刚收拾完,晚上的正在做,看来只能去小卖部买个面包或是泡面了。
起床,又活动了一下,叠好被子,却被一张黏在床架上的纸条吸引了目光,一张普通的作业纸,却是用大红色的笔写下的文字。
兄弟,看你睡的太死就没打扰你,你柜子里我放了一些泡面面包饼干坚果之类的零食,醒来后肚子饿了可以先垫着。今天许秋雨她们去爬山,我当然是要尾随啦,晚上也不一定什么时间回来,晚饭你就自己解决吧。落款:“波波”。
曲令相视一笑,曲波的招牌签名,一个有弧度的“W”左右两个V的中间被点上了两个点,类似于简笔画的□□,他说这个落款和他的小名很契合,只要是在非正式的场合,一律“有型有色”。
打开柜子,果真是堆成小山一样的零食,曲令的衣物一直不多,就算全部放在柜子里尤显得空荡荡的,现在一大袋零食差点就将柜子塞满了,可见曲波这个富二代是多么下得去手。
打开袋子,都是超市里常见的小食,没有太贵重太花哨的噱头,曲令每一样都见过,但几乎是每一样都没有吃过,除了那桶“□□红烧牛肉面”。
打开泡面,用开水冲泡等待,又拣出两个火腿肠撕开放在泡面里面,继续等待,期间拿了一个真空包装的卤蛋吃掉,泡面也好了,大快朵颐的风卷残云的消灭了干净,曲令觉得饥饿感已经被赶跑,整个人都舒畅了许多。
虽然吃了一桶泡面,两个火腿肠和一个卤蛋,但一袋子的零食基本上看不出来少了多少,依然是鼓鼓囊囊的,看着这满满一大塑料袋的零食,曲令有些好笑,但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绪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那是一年前的秋天,曲令独自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T大,望着巍峨的大门,曲令只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同样是个晴朗的日子,校园内彩旗飘扬,红男绿女争奇斗艳,进进出出的各种车辆俨然把偌大的校园变成了停车场。
相比那些儿女上学恨不得全家出动的新生来说,曲令觉得自己就显得有些形单影只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失落,他知道,很多客观因素是确实存在的,没可能在朝夕之间就来个大反转。曲令之前的视野一直不是很开阔,但也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能看透这样一点,他也就不再在意身边经过的各种车辆,而是大步的向新生报名点走去。
报名点的人很多,排起了一条长队,曲令拖着用各种碎布缝成的大包,步履有些艰难,推推嚷嚷中曲令的布包终于坚持不住两天的奔波劳碌光荣牺牲了。包是临行前曲妈妈找来很多布拼在一起缝起来的,布料成分不一,厚薄不一,颜色不一,花样不一,或许在一些人的眼中,那个包是一种另类的时尚,显然曲令是没有这样的审美,他只知道妈妈的针线活虽然不错,但并不期望这个包能有多耐用,只要能让他安然到校就行了,果不其然,学校是到了,可是宿舍终是没能进得去。
看着这一地的物品,曲令无奈的皱起了眉头,自己一个新生,在这陌生的地方,要怎么把这些东西拿回去呢?偶尔会有一两个学生模样的人过来询问要不要帮忙,只是在曲令一句客气的不用后就头也不回的走了,曲令看着原来要帮忙的人的背影,才理解原来他们才是真正的客气。
曲令的心中忽然有些悲凉,不是替自己,而是一种感慨,到了这个大城市不过才半天时间,他已经看到了许多以往20年都没有见过的人世形态,他在县城上高中的时候其实已经听说一些,但毕竟没有亲眼见过。他想,社会上面每天有许许多多的人遇上各种各样的倒霉事,或许有些人能得到别人的善意帮助,而有些人只能自怨自艾默默独自承受。他也想到过自己如果遇到倒霉事的时候怎么办,想来想去只得一个结果,那就是不奢望别人能热心帮助,只要不是落井下石是就行。而今天,他知道了,原来这二者中间还有一个形态,那就是披着助人为乐的外衣行道貌岸然之事。
“你好,同学,需要帮忙吗?”又是一个询问的声音,和刚才的声音如出一辙,曲令有些想笑。
“谢谢你,同学,我自己来就可以了。”曲令终究是没有笑,只是一直低着头,语气中透着疏离,他倒是不想麻烦别人。
“这么多东西,你一个人怎么拿走,还是我帮你拿吧。”说话的人并没有就此离开,这让曲令有些意外,而且他真的动手开始帮忙收拾起来,能看得出来他是真心想帮他。
曲令感觉到了不同,也就没有在客套下去。再说,这地上的东西还真多,有被子、牙刷、书、衣服、晾衣架、水杯、碗、筷子、手电筒、方便面和一些零碎的小东西。
东西收拾好了,包是不能再用了,那人又问,“同学,你是哪个系的,报过名了吗?我帮你把东西送回去吧。”
“我叫曲令,是中文系汉语言学专业的,还没有报名呢,没想到发生了这样的事,真是太麻烦你了,谢谢。”曲令觉得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自己,要不然两人一直这么“同学,同学”的叫也不方便。
“什么,你也是汉语言学专业的,你也姓‘曲’,我没听错吧?”帮忙的人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表现。
“是啊,你没听错,我叫曲令,汉语言学专业,你也姓‘曲’?”曲令也大概知道了,这个帮助自己的同学也姓曲。
“真是太巧了,我叫曲波,也是汉语言学的新生。”曲波有点兴奋,但知道这里不是拉家常的地方,又继续说道,“既然大家都还没报名,那就一起去吧,正好还能帮你拿点东西。”
“那真是太谢谢你了。”曲令再次表达了自己的谢意。
“大家这么有缘还谢什么,说不定我们几百年前还真的是一家人呢。”曲波的话算是把曲令再谢的话彻底打了回去。
两人就这么闲聊着,很快就到了中文系的新生报名点。报名点的老师见到这两个抱着大摞东西的学生赶忙让一个老生过来帮忙,这下,曲令他们才算轻松了些。报名登记很快就完成了,刚才帮忙的老生又带曲令俩人认了宿舍,领了物品。
进了宿舍,把东西都放下来,曲令和曲波才算是松了口气。宿舍是标准的六人间,其它的床铺还是空着的,看来还没有到。本来曲令准备把被子先铺好的,但看了看时间,已经是饭点了。刚才曲波帮了自己,怎么说也要请人家吃个饭的,尽管曲令的生活费一个人花都有点紧,但“受人点滴恩,当以涌泉报”的道理曲令还是懂的。
“曲波,午饭的时间到了,我们先去吃饭吧,回来再收拾。”曲令招呼道。
“好的,不知不觉都到中午了,真快,那我们下去吧。”曲波也是饿了,当即表示同意。
“刚才真的谢谢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一会吃饭我请你吧。”曲令是真心想要感谢这位帮过自己的“本家”。
“请吃饭就不必了吧,大家都是同学,帮助是应该的,说不定哪天我就需要你的帮助了呢!”曲波谢绝了曲令的好意,关键他看出来曲令也不像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能为他省点就省点吧。
“那到时候我一定义不容辞,但今天的必须我请。”曲令的语气也是无比的坚定。
“好吧,那就谢谢你的午餐了。”曲波见曲令如此坚定,也就没再坚持。
T大一共有5个食堂,四个学生食堂,一个教工食堂。说是学生食堂,也有老师经常来“体验生活”,而教工食堂则经常有学生去“改善伙食”。曲令是不知道这些的,他们选了一个离宿舍最近的南苑校区食堂。由于今天是新生报名的日子,食堂里人满为患,曲令和曲波两人排了近半个小时的队才轮到他们。
打饭时,曲令尽量让曲波多打一些好的,而曲波直道自己吃得少,只打了一荤一素外加二两米饭。曲令当然知道曲波这是在给自己省钱,虽然嘴上没说,但心中满是感激。轮到曲令打饭时,他只要了五毛钱的米饭和一份素菜。曲令倒不怕在新同学面前丢人,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没必要装什么。
食堂的人很多,声音也很嘈杂,两人都没有说什么,快速的吃完就离开了。时值中午,外面的天气很热,两人也没在外面逗留,直接回到了宿舍。宿舍里其他的人依然没有来,两人铺好了被子,又闲聊了一会,知道了彼此为什么会上T大,又为什么选择了中文系汉语言学专业……
由于上午累了半天,加上外面天气又热,两人放弃了参观校园的打算。各自躺在床上休息,说是休息,其实也并没有睡觉,而是在聊天,曲波说他就是T市人,老爸是锦川集团的老板,家里面有些钱,但他对这些没有太多的概念,只知道从小到大吃穿不愁,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富二代,但自己知道他这个富二代其实一点也不称职。
曲令并不质疑曲波的话,他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曲波给他的感觉的确是和一般有钱人家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也而曲波也知道了曲令的家在G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他是村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大学生,上大学的费用是全村一起供的,全村人对他寄予了厚望。
两人的身份一对比,任谁也能看出悬殊,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两人的感情,相反,两人能够为对方的开诚布公而高兴,真心的朋友不就是应该这样吗!
除了家世,两人的性格也是完全不同的,曲波是明显的外向型,曲令则有些内向。平时两人在一起的时候,也是曲波说的比较多,而曲令更愿意当一个倾听者。可能也是由于性格的原因,曲令在班上没有什么朋友。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说曲令是T大学习最用功的学生也不为过,这应该也是班主任柳青青选曲令当学委的原因吧。
曲令和曲波的友谊就这么自然而然的升华了起来。不管是在班里还是放眼整个学校,这对朋友的相处方式都是奇特而怪异的,他们俩的兴趣点完全不同,性格迥异,家庭条件又是如此悬殊,基本上是不应该有任何共同话题的,除了性别,他们几乎没有共同点,可两人的确是好的就差同穿一条裤子的朋友,有些不坏好意的人在背后说他们是基友,他们也不在乎。
若要真的刨根问底,似乎就只有一点,那就是开学的这段缘分,以及两人的开诚布公,诚意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