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铿锵玫瑰(1 / 1)
人生虽短,但各种曲折离奇的故事应有尽有。世间有善便有恶,有晴便有雨。所以有种文字是生活的缩影,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禅,细读慢品,方知其中真味。这样的文字,是一粥一饭,一烟一火里,经过时间的打磨,世间的历练,以睿智之心沉淀下来的精华,是经得起反复咀嚼的文字,值得一读再读的。
丹诗玛来到文化产业园区负责茶文化走廊的项目对她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稍有不慎将满盘皆输。原先丹诗玛在茶文化公司只是负责一些简单的销售和茶艺表演,可是如今这个项目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它不仅涵盖茶的销售与展示,而且包罗万县,包含了所有茶艺文化的精髓及茶马古道的历史与文化。为此,丹诗玛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学习茶马古道及茶艺文化的包装与推广。这些东西也许对于长期从事文化行业的人来说也许还算简单,但是对于丹诗玛这样没有经受过高等教育的乡村女孩来说可能就要花大力气了。
为了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丹诗玛向阿玉轩借了厚厚的书籍利用夜晚挑灯夜战,仔细阅读与思考,从中提取出能用的知识。到了周末,根据阿玉轩提供的线索,放弃了休闲娱乐,跋山涉水到丽江的各个角落寻找被人们遗忘的茶马古道文化。刚开始时,许多同事都对丹诗玛的行为感到不解,有的人还冷嘲热讽,可是丹诗玛并没有在意而是继续坚持走自己的路。
正值丽江八月的酷暑,人们都在花前柳下品茗,畅谈人生,丹诗玛却孤身一人头顶烈日赶往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宝山乡一个隐藏在山间的村落。为了探寻“元跨革囊”的遗址,丹诗玛从阿海电站大坝乘船赶往宝山,一路虽说两岸青山连绵不断,风景如画,可是水流湍急,加上这段时间一直没有休息好,丹诗玛有些晕船,可是没有办法。待船靠岸,她还得翻越崇山峻岭,刚才还是烈日当空,突然又乌云密布,风雨大作,令原本狭长而陡峭的山路变得泥泞不堪,丹诗玛拖着孱弱的身体一步一步往前挪,可一不小心又摔了下来,泥水浸透了全身,感到冰冷瘙痒,头痛剧烈,她好想睡下,可是她知道这里人烟稀少,一旦闭眼可能就再也醒不来了,于是她咬紧牙关,勇敢地站了起来,虽然又几次跌倒,可是她越挫越勇,把摩梭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给迸发出来,她成了一朵在泥泞的山间小道上迎着暴风雨生长出来的铿锵玫瑰。
正在丹诗玛艰难前行时,宸汐出现了。原来宸汐一早就知道丹诗玛要孤身一人前往宝山乡的一个小山村,他原本想劝阻,可是他知道丹诗玛倔强且想亲眼看看她的狼狈相,就故意没有告诉其他人偷偷跟着来。一路上,宸汐自以为丹诗玛会半途而废,可是没想到她如此坚强、执着,遇到困难仍然迎难而上,本想给她一个惊喜,可是眼下看着她快要撑不住了,他又开始担心起来,丢下面子情不自禁地跑过去扶丹诗玛,虽然她已经精疲力尽,但是还是不肯让宸汐搀扶,尽力用手推他,但是毫无力气,就像随风摇摆的芦苇,宸汐只好慢慢引导她到著名的宝山石头城休息。那里怪石嶙峋,房屋依蘑菇石而建,坚固而美观,宸汐扶她坐下并拿出干粮和水,待她坐下后边吃边喝,慢慢恢复了生气。瞪着大眼睛问宸汐:“你怎么不好好坐在办公室里当温室里的花朵,来这凑什么热闹?”宸汐心平气和地回答说:“怕你一个人在路上遇到坏人,特意来暗中保护你,没想到你没遇到坏人,自己就先蔫了。只好由我来替你寻找遗失的茶马古道文化了。”丹诗玛听到后马上表现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说:“哪里呀,我没事呀,这个重任必须还是由我来完成,你们这些公子哥哪搞得定,你还是赶快回你的安乐窝吧!”宸汐只好说:“那我们就比比看谁先找到。”丹诗玛立马爽快答应了,“那好,一言为定,我们就从现在开始比”,说完放下手中的水和干粮继续踉踉跄跄地往前走,而宸汐只是坐在原地,环顾四周,发现重峦叠嶂、杳无人烟,唯有一位形单影只的女子正鼓起勇气向险恶的自然环境挑战,再俯视更有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延伸向金沙江边,偶尔也能看到背着砂石料艰难行进的纳西人,他们为了今后的来访者能够少受苦,自己却多受累,用自己勤劳与智慧浇灌出一条山间的“康庄大道”。蓦然回首,丹诗玛的身影已消失在山间,他好想在纳西人开凿的悬崖绝壁间的石屋里把一天的辛劳都化作秀色可餐的美食,再好好看看一碧万顷的梯田,可是又怕找不到丹诗玛,只好艰难地迈开步子继续前行。
宸汐边走边想,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一路跟着这位倔强的摩梭女孩艰苦跋涉,难道自己真的是为了和她争一时之快而找罪受,他望着丹诗玛的足迹似乎能够看到当年马帮们为了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不远万里一路跋山涉水并听到驼铃声声回荡在山谷间,与溪流、小鸟和自然万物合奏出的生命交响曲,如今这首曲子又引领着他奋勇前进,过了一会儿,丹诗玛的身影又重现眼前。此刻,一个弱女子独走在大山里,为了保护她,犹如大义凛然的马锅头一样保护马帮队伍安危的使命落在了宸汐肩上,使他这位从小锦衣玉食的少爷变成了“马锅头”,这种360度的改变让他觉得还真应该感谢丹诗玛,要是没有她可能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难得的人生经历。后来,宸汐与丹诗玛协同并进,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寻回了茶马古道上遗失的文化。
对于宸汐和丹诗玛来说,这一次经历不仅仅是完成了构建茶文化走廊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是一次熔炼团队、激励自我、奋发图强、迎难而上的实践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