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郭靖篇(1 / 1)
我的娘亲在我长大的过程中不断的告诉我,我有一个仇人,叫段天德。他害死了我的爹爹。
后来又来了七位师父,他们说要教我武功,虽然到最后只剩下六位师父,但是他们还是尽心尽力的教我武功。从小我就知道我很笨,师父们也常常这么说。他们常常叹气,当时的我很不明白。
在我十八岁那年,我知道了原来他们教我武功是缘于与丘处机道长的打赌,也就是让我与我爹结义兄弟的儿子,我的义弟杨康比武。他们叹气是因为他们不想输。可是我娘说让我保护我的义弟,因为我们也是结义兄弟,这是我们未出生就定好的。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一定要和他比武。
在燕京,我遇到了蓉儿,并且找到了我的义弟,还有我爹的结义兄弟——杨铁心。可是我的义弟是大金国的小王爷,他什么都不知道。而我理所当然的认为一家人就应该在一起。所以我一次次的夜闯王府。最后告诉了我的义弟杨康真相。
康弟受到了打击,但是他还是随我们离开了王府。我们用尽一切办法让康弟和他的爹爹和好如初。可是我没想到这一切都只是表面的,他们心里的裂痕永远存在。
在与完颜洪烈的对峙中,我发现我的想法是多么的天真。
那位梦儿姑娘斥责我的时候,我竟无力反驳。
她说得很对,这不仅是家庭之间的矛盾,还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康弟作为小王爷时,宋国的官员都见过他,他那时是尊贵的、高傲的、不屑的,现在他成了平民,没有了完颜洪烈的保护,那些官员会放过他吗?
而我从小在蒙古长大,不但用蒙古人作师傅,作安达,我又算什么呢?大汗是一个好汗王,但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也一定会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要不然他怎么会统一蒙古呢?
金人不也就是这样,灭了辽之后,才更加猖獗的侵略,使宋朝偏安一角,如果蒙古人灭了金人,难道他们会俯首称臣,迎接宋朝的皇帝回迁吗,恐怕会一鼓作气,接着灭了宋,统一南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道理我怎么可能不懂,但我却从来没有想过。
还有康弟是个人,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不是个没有感情的玩偶。他有自己的感情也有自己的思想。他可以明辨是非,他也可以判断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他不一定非得按照我们的思想和说法做事。
蓉儿让我与洪七公学武,我又见到了她,不但如此,她因蓉儿和七公的傲慢态度还给了教训。
蓉儿是聪明的,蓉儿是美丽的,蓉儿是可爱的,这些都是蓉儿在我面前才有的,更何况蓉儿是爱我的。蓉儿也不嫌弃我头脑简单。我觉得我也是爱蓉儿的。要不然我也不会忘了与华筝的婚约,与蓉儿在一起。只是蓉儿有时是陌生的,这让我很迷茫。
在桃花岛上,我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虚弱的她,她的哥哥给了黄药师这辈子都无法抹去的惩罚,让蓉儿不能生育,剧毒缠身。
我不嫌弃蓉儿,我跪在黄岛主面前,请他把蓉儿嫁给我,黄岛主夫妇答应了。
但我没想到我的母亲却没有答应,她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巧大汗要攻打宋国,蓉儿使计救出了我的母亲,我们回到了临安牛家村定居,母亲勉强接受了蓉儿,穆姑娘也在牛家村,康弟没有接受她的情意,所以她依旧孑然一身。可我没想到华筝也跟了过来,母亲看着华筝从小长大,自然不好意思赶她走。我们五个人就这样生活了下来。
过了几年,母亲又旧事重提,而我也觉得是时候要有一个孩子了。母亲提议的人选是华筝,华筝从小喜欢我,为了我,追到了临安来。母亲觉得我不应该辜负华筝的一片痴心,但是穆姑娘也很好,杨大叔也拜托我照顾她,所以在母亲的压力下,我纳了华筝,又纳了穆姑娘,其实她们三个人是不分大小的,华筝和穆姑娘都很争气,都为我生下了一个儿子,我给他们取名叫郭平和郭改之,愿他们平平淡淡的过一生,有错必改。
蓉儿走了,她是骄傲的,她是东邪的女儿,所以她不愿再忍受我的背叛了,我的心变得空荡荡的。
我想如果我这一生没有遇见那个叫梦儿的姑娘,我的一生会不会这样呢?答案无人知道。有时我痛恨上天让我遇见了她,因为她改变了我的一生,让我失去了蓉儿;但有时我又感谢上天让我遇见了她,因为她,救了康弟一家人,因为她,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早早防备了大汗,才没有造成什么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