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第二十七章(1 / 1)
花了近乎一天一夜细细品完这个故事,竟不觉泪流满颊。坦白说,我素来泪点颇高,已许久不曾为一篇文字而如此情不自禁了。作者的文笔文风俱佳无需我再多说什么,相信点开这篇文章的读者都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笔者不俗的文字魅力。而今日我无非是心有所感,想为那些生不逢时的姑娘们再多说上几句话。因为,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式微式微,胡不归?
在故事的最后,孑然一身的大小姐回到自己和阿苏曾经的爱巢,忽听见身后能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她一回眸,正对上女子浅柔的眸,“如梦,我回来了。”
如果这是真的,那该有多好。
如果民国三十八年夏至,曲终人未散,那该有多好。
关于苏州。其实在阿苏这个角色刚出场的时候,我就隐约觉得,这样的女子最后怕是难有善终。因为在那个最黑暗的年代,她却清白的太刺眼了。但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份不甘同流合污的刺眼,才会让那位明媚灿烂骄傲非凡的大小姐对她一见钟情吧。
阿苏是优秀的,但也是怯懦的,她的怯懦来源于她无法摆脱的身份——戏子。
她不愿向命运低头,可命运的强悍又岂是她一个弱女子抵抗的了的。
台上,她是清傲薄命的梁山伯,台下,竟也难逃香消玉损的命运。
她这一生,太多的无可奈何,身不由己!
关于杜如梦。其实通篇读下来,觉得在她孔雀般华丽的外表下其实藏着一颗特别单纯的心。如果我是她这般显赫的家世背景,首先肯定不会跟一个本就对自己百般宠溺的爹分庭抗礼,其次可能会与阿苏比较低调一些,等把权力拢过来,让自己更强了再议其他。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大小姐是这么一个小心翼翼的人,也就失了那份天真的可爱和坦直的决绝了。她喜欢一个人,想要保护一个人,就会单枪匹马冲上去,用自己同样柔弱的身躯挡在她的身前。
关于梁小月。她最后是疯了吧,她怎么能不疯啊。她心中有欲,却求而不得。她求情,却负了苏州;求财,却负了自己。说到底,都是因为有了贪念,而人一旦有了贪恋,就注定失去。
关于袁媛和刑师妹。这两位多像当初的苏州和梁小月,可又好像不那么像。袁媛比之苏州的性子更硬上几分,而刑师妹无非是另一个自欺欺人自以为是的傻姑娘罢了。
说到底,那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至少,她们是在最美好的年纪,遇见了彼此。
来年夏至,不如归去! (9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