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 14 章(1 / 1)
这日上起了细雨,早朝后贞嫔正和九心在屋里抄经。就听院子里通传皇上来了,未及迎出去就碰上了,他独自一人雨水微微沾湿了龙袍面色有些欢喜,贞嫔缓缓行了礼皇上就伸出了手说了句:走。贞嫔疑惑了下握住,皇上牵着她就向外走去。此时才追上皇上的郭公公和小太监才到,直呼:皇上,您走的也太快了累死老奴了,怎么刚到地方又要出去,陛下您且把身上的湿气去了歇息歇息,龙体要紧小心着了病。
九心从屋中拿了油伞:主人,撑着伞莫让雨湿了衣裳。
可皇上,贞嫔对这些都没做理会,继续向外走去,众人只好跟着。一路走到珍珠河的明珠桥上,细雨打湿了衣衫。皇上开口:朕前日里听闻这里花开了,经细雨微风后花瓣落在水中,随水流逝,是此处最美之景了。
贞嫔温柔一笑,低头去看景。
皇上又言:从前她喜欢淋这样的细雨,雨珠挂在头发上,衣裳微微湿了,手变的冰凉还要看景,有我的时候只好就这样握着她的手为她暖着。于朕而言花面交相映才最美,有时真想时光能够凝结在那些时刻。
贞嫔低语:陛下说的是与我相似之人吧。时过境迁也只余怀慕,寝寤不再相逢,唯留怅恨。
皇上似有轻轻点头,陷入沉默。
贞嫔又言:落花入流水,本就是伤逝,爱这些的人怕是心中孤寂的很。
皇上仍旧不语,许久轻叹一句:愿佳人之予投,想同归以托好。
贞嫔却回道:想来那佳人如若今日在此心中所想会是求贤良独难吧。
帝面色震惊,不信她会说出这话来,又不知该如何,唯有沉默。
郭公公怕皇上和贞嫔在雨里待久了身体受不了,叫了九心姑娘前来相劝回去。皇上径直回来寝宫。
第二日,霏霏细雨已停,早上九心懒起晚了些,主仆二人又来到明珠桥,却见此段河俩岸早没了昨日的嫣红姹紫,就连开着花的树也齐齐的锯了,唯留些杨柳空显孤寂。
接连几日皇上都没再来,宫中也风平浪尽。皇上再来时竟又是醉意深沉,身边跟着的小太监说是北境打了胜仗,与来穿捷报的将士喝了个酩酊大醉,连郭公公都给灌醉了。
贞嫔眼底闪过慰藉,当年也是这样,父皇总要和胜利归来一众将士宴饮陈霸先、陈子华自然总在其在内,醉的总是他,不过这短暂的慰藉转瞬转为悲凉。当年纯洁无暇,举动方雅的少年郎原来是计谋老道是自己未曾看的明白。几个小太监刚伺候皇上躺下就又听他大叫:去,给朕把那罐桃花酒拿来。又转向贞嫔:那是朕的珍藏,只余此一罐今日开心你我共饮了它,北境已安,只恨那帮狗贼朕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桃花酒是她当年闲来无事时所酿,只因掺了桃花起了这么个名字,记得总爱在宫里桃花树下埋几年后启出。陈酿酒香飘芳十里,当时还余下十几灌未启,如今也算的上是陈酿。皇上醒酒时间总是那么短,醒了时听到院子里的动静原来是几个太监正在那几株桃花树下挖酒呢,原来不曾注意今年的桃花又落了。几个太监忙着搬弄,九心轻声吩咐着莫弄碎了。贞嫔就站在桃花树下,树上是青涩的果子有叶落在她的白衣上,日头刚刚有了西沉之意,照进院子里显得一切都是那么和煦。恍惚间仿佛回道从前,似乎桃树下站的那个人在下一刻就能转身对自己说:你来啦,快来尝尝我新酿的桃花酒。守在外面的小太监很机灵见皇上出来马上过来禀告:陛下,您醒酒了,正巧九心姑娘说无意间在院子里发现了好些桃花酒呢,正往外搬呢。如梦初醒,眼前一个故人都没有:不许再挖。皇上语气中带着威严。众人赶忙停手,九心上前请罪:陛下,九心无意中发现这陈酿,不知不可妄动,望皇上饶恕。皇上瞪了她一眼没有说话,看向贞嫔:往后这里一草一木都不要动了。
又叫贞嫔到跟前问道:听说你替朕传了一道旨意?
贞嫔点头:属实。
皇上疑惑:你与萧妃可是相熟?怎么会去救她?
贞嫔依旧含笑:不过是揣测陛下心意罢了。
皇上却面露怒色:妄自揣测圣意,假传旨意都是死罪,日后莫要再犯。说罢就摆驾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