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第 37 章(1 / 1)
苏寒荷赶紧道:“是包子,味道还不错,你要不要尝一尝?”
那汉子挠了挠头道:“这种包子还挺新鲜的,以前都没见过,给我拿两个。”
苏寒荷赶紧递了两个包子过去。那个汉子从怀里掏了十个铜板给了冯嘉,包子刚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包子皮又薄又软,里面糯米蒸的又香又软,中间的肉肠与胡萝卜又增加了些淡淡的菜香。他舔了舔嘴唇道:“这个真不错,比普通的包子好吃多了。”
苏寒荷忙道:“谢谢。欢迎下次再来哈。”
等天色再次亮了一些,摊前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穿着灰色的粗布长衫,下着一条肥大的长裤,脸色黝黑,一看就知道是长期做粗活的。他先是对冯嘉眨了眨眼睛,然后走到苏寒荷的铺子前,指着苏寒荷的包子,语气无礼的道:“你这卖的什么破东西啊,怎么长成了这个样子?”他的嗓门大,周围的好多人都望了过来。人都是这样,喜欢看热闹,若他是在夸苏寒荷的包子,只怕没几个愿意凑过来看,可是一看是有人来打碜,这些买东西的人好多都凑过来了。
本来吗?人家卖的东西你喜欢就买,不喜欢就不买,也没人非逼着你在人家摊子上买这个奇怪的包子,你自己跑过来这样说人家包子,这就不太好了吧。
苏寒荷不气不恼的认真回道:“这个是包子啊。”
那个人的眼底更加不屑:“哪里有包子长你这样奇形怪状的啊?”
苏寒荷道:“这可是我家的祖传方子,是独家的。别人当然不会做这种,而且它哪里奇怪了,我倒是觉得挺可爱。”
走过这条街的人看到这里围成了一圈,本着好奇心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不少人都站在了苏寒荷这边道:“就是,我倒是觉得这种形状挺可爱的,跟小小的花瓶一样。”
那汉子冷哼了一声道:“就算它长得确实不错,可是味道能好吃吗?该不会难吃的难以下咽吧?那我买了不是白花钱了。”在场的众人都有这个疑问,这次指责汉子的人变少了,都睁大了眼睛看着苏寒荷,想知道她怎么回答。
苏寒荷笑着道:“这个容易,我可以请你吃两个,你若觉得不好吃,我便不收你的钱了。可是你若是觉得好吃,便得给我道歉。”
那汉子“哼”了一声道:“长成这样看上去就知道不好吃。”
苏寒荷将包子递了两个给他道:“好吃不好吃也得尝过了才知道吧。”
旁边的人给那汉子鼓劲道:“试试吧,反正又不要钱。”
那汉子的脸上露出了勉为其难的表情,拿过了包子,吃了一口,众人的眼睛都盯着他看。他的第一口吃得好慢,像是跟吃□□一样。第二口,每三口就越来越快了。等吃到第二个包子的时候他两口就吃完了。
旁边的人都有些激动,捣了捣他道:“到底怎么样啊?”
那汉子长吸了一口气道:“真好吃!”他又咽了咽口水,像是在怀念刚才那种好味道:“有一个词怎么说着来的“他捶了捶头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周围的人一下子笑开了,一些有文化的就道:“那是形容琴声好听的。”
虽然那汉子形容不出来包子的好吃,还用错了词,不过从他的表情中大家还是相信了这种绿色的小包子味道确实不错。
那汉子豪爽的道:“小娘子,刚才是我说错话了。再给我来十个包子。“
苏寒荷爽利的应了声,拿了十个包子给他。
他买完后,又从人群里走出了十几个汉子,纷纷都要了这种绿色的小包子。
买东西就是有种从众效应,旁边围着的人一时间就像水滴入油锅,一下子炸开了,争先恐后的买起了小包子。原本门可罗雀的包子铺一下子就红火了起来。苏寒荷的脸上掩都掩不住的笑意,只要开头是红火的,后面她不担心卖不出去。她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很信任的。还没到二个小时呢,带过来的这些包子就全部都卖出去了。旁边的包子铺都用着一种极为羡慕的表情看着他们。
苏寒荷的心里想着还是不能只卖包子的,不然就只有早上和晚上可以卖,最好也能做些小零食卖,这样可以一直卖。
两个将东西收回了家,苏寒荷激动的跑到了冯嘉的旁边道:“看看我们今天赚了多少啊!“
冯嘉点了点她的鼻子,道:“小财迷。”
等冯嘉点好了钱,苏寒荷一下子就笑了开来“太好了,就只有二个小时多哦,就赚了三百文钱,真是太好了。”
冯嘉看着她满脸的欢喜,有些无奈。其实今天那最初的十几个大汉都是他的朋友,不知道以后没有了这些人给小荷做托,还能不能卖这么多。
事实证明冯嘉的担心是多余了,以后的半个多月他们家的小摊子生意是越做越好,每天来这里买包子的人都排着长队。冯嘉跟苏寒荷两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这里的房子也大,苏寒荷就叫大嫂也过来帮忙了,这样冯青青也不会想娘亲了。
可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就在今天去卖包子的时候,苏寒荷发现她们家的临铺居然也开了个包子摊,卖的包子居然跟她们家的包子有八成像。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苏寒荷也想过这个问题,吃食这个东西其实是很好学会的。不过没想到这个跟她们家卖一样包子的人会这么无耻就是了。
那个卖包子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个子很矮,不过眼神确很是聪明,看人的时候眼睛转得快快的,不知道他心里打着什么主意。以前苏寒荷也没在这边看过这个人,看来不是原有的商贩跟她们抢生意,而是新的人家看她们这种包子卖得好,也想跟着卖。
那个人卖的包子跟她们的包子外型上完全一样,只不过表面还是白的。里面的料子除了没有香油跟她家的也是一样一样的。苏寒荷知道表面是白的是因为没猜出来为什么面变成了绿的。而没有香油自然就是因为调味料是她独家的。
猜出来跟着做这也没什么,让苏寒荷最恶心的是卖的价格居然比她家足足便宜了一半。苏寒荷自认为自己的价格卖的不贵,里面是有肉的啊。这条街本来针对的客户也就是平民,一般的价格都在她这个水平上,普通的包子也是五文钱一个,可偏偏就是那个男人卖了五文钱两个。
自打那个男人来了后,苏寒荷家的生意一落千丈,原本来她家里买包子的人全去了那边。想想也可以理解,都能填饱肚子为什么要多花一倍的价格呢。不只苏寒荷,整条街上的人生意几乎全都被那个人抢去了。
苏寒荷心想那个人虽然卖的好,可是是在一直亏本呢,等他把本钱亏完了就不卖了吧,可是那个人看上去不是什么有钱人,可是到今天为止都坚持了一个月了,也还是在那继续卖。有不平的商家去找他理论,可是那个人只是嚣张的道:“我就乐意这么卖,我家有的是钱,不怕这么亏。”
这里的所有的商贩全都孤立他,可是依旧没有用。苏寒荷愁的头发都掉了几跟。那个人能拼得起,可是她拼不起啊。为了这个摊子,大嫂来帮忙了,冯嘉也不去做工了,这几个人不能就这么干看着生意不好啊。
苏寒荷想了几天决定不在这里卖了,她换到东街柳条巷去卖,那里住的大多是县里的有钱人,他们注重的是口味而不是价格,那个人虽然卖的便宜,可毕竟是不如她做得味道好。
为了招揽生意,她又尝试着做了墨鱼丸,因为这里没有生粉,她就只能用面粉来代替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太影响口味。你能学得会做包子,未必能学得会做墨鱼丸了吧。
谁知她这一搬,那个人居然也跟着搬了,卖不了墨鱼丸,他就卖炸肉丸,依旧是把价格卖得低低的。苏寒荷就是再傻也知道别人是针对她了的,不过她掰着手指算了算,到底也没算出来她和谁结过仇,让人这么不在意钱的跟她斗。
不过搬到这条巷子的做法是正确的,生意变得红火了许多。富人没有穷人多,买的人虽然没有以前多了。但是墨鱼丸的价格她定得也高,这么一算,赚的也不少。一个墨鱼丸的成本大约只有五文钱,她却卖到了十文钱,中间足足有一倍的利益在里面。
负责招揽生意的冯青青小脸红红的,模样可爱,嘴又甜,来往的姑娘小姐们都很是喜欢她,因着她可招来不少生意。再加之,那个人卖的东西虽然便宜,口感上可差了许多,有钱人在意的是享受,也不是那几文钱,绝大多数还是来买苏寒荷这边的。
在原来的那条街上,苏寒荷是门可罗雀,可是到了这里却是那个人的摊前没人了。于是在几天后,那个人终于不在苏寒荷的眼前出现了。听以前那些人说,这个人也没有回去原来的地方卖。似乎他的出场就是为了给苏寒荷添堵一样。苏寒荷想破了头也没想出来他为什么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