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群雄并起 闪转腾挪谋发展(1 / 1)
董卓尽览朝中大权后,想笼络势力较大的袁绍,派他做渤海(河北省南皮县东北)太守。袁绍趁机说动冀州牧韩馥,并联络关东(函谷关以东)州郡,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共同声讨董卓。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大大小小共有17处之多。因为袁绍势力最大,声望最高,大家便推他为盟主。袁绍自称车骑将军,其他将领,都由他以朝廷名义,授予官职,曹操被授予奋武将军。
盟会上,众将领都慷慨激昂地发誓,决心同盟除暴,匡扶汉室。盟会毕,杀牲祭祀,欢宴3日。袁绍遂安排各路人马,袁绍跟河内(河内省武陟县)郡长王匡驻军河内;冀州州长韩馥留守邺城(河北省临障县)负责后勤粮供应;豫州(河南省)刺史孔佃驻军颖州;兖州刺史刘岱、陈留郡长张邈、张邈弟广陵(江苏省扬州市)郡长张超、东郡(河南省濮阳县)郡长桥瑁、山阳(山东省金乡县)郡长袁遗、济北国(山东省长清县)宰相鲍信全部屯扎在酸枣(河内南省延津县);后将军袁术则驻军鲁阳(河南鲁山县)。曹操虽有5000人左右的军队,可是因为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不得不受陈留郡长张邈的限制,随他驻扎在酸枣。
关东联军建立的消息传到洛阳,董卓惊恐万状,他一面调集重兵加强防守,一面不顾朝中大臣反对,准备迁都长安(陕西省西安市)。董卓把洛阳城里所有富豪集中到一起,扣上个罪名,全部处死,然后没收他们的财产,再把洛阳全城百姓,共数百万之多,驱逐前往长安。
洛阳距长安有500多里,路途险恶而又遥远。董卓命步骑兵在后驱赶,人们互相推挤践踏,饥饿时更互相掠夺,沿途尸横遍野。董卓自己留守洛阳,纵火焚烧皇宫、官舍、民宅等。繁荣豪华的东汉国都洛阳,瞬间成为一片焦土,周围300里以内房屋全毁,鸡犬不留。一个多月后,汉献帝刘协终于抵达长安。
董卓坐镇洛阳,堵击关东军,当时关东军人数虽多,但各路军阀的首领多数是热衷于割据称雄的军阀,相互之间的联络薄弱,又都惧怕董卓的凉州军团,都想保存自己的实力,各怀异心,谁也不愿带头出击。
曹操见皇帝西行,认真分析后认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要求联军立即出兵。他说:“我们发动义兵,诛杀暴徒,大军已经集合,还有什么迟疑?假如董卓利用皇帝权威,困守洛阳,向东征讨,虽然暴虐无道,对我们也足以造成大的伤害。而今,焚烧皇宫,劫持天子,四海之内,无不震动,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上天灭亡董卓的时候已到,大家一战就可以平定天下。”曹操慷慨陈词,情深意切,可无人响应。“你们不出兵,我出兵。”曹操义愤填膺地离开了聚会厅。当夜,便召集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等商议,决定单独出兵。
第二天清晨,曹操带领人马,离开酸枣,向西挺进。张邈接到报告,对曹操又同情又敬佩,但也仅限于此,只是命卫兹带领1000人协助曹操。只有鲍信带了他自己招募的5000人随同曹操西征董卓。
曹军抵达荥阳(河南省荥阳县)汴水,受到董卓部将徐荣的阻击。两军初次交锋,从早上一直打到傍晚。曹军由于兵少,又是未加严格训练过的新兵,并且得不到援助,被打得大败,士兵伤亡很大。
曹操狼狈逃回酸枣,看到那些联军首领天天只是喝酒吃肉、聚会喧闹,根本没有作战的打算,感到非常气愤而又无奈。他对张邈等人说:“各位如果能采纳我的计划,大事必成。请袁绍率河内部队,进逼孟津,酸枣的军队据守成皋(河南省荥阳县),控制敖山——粮草所在地封锁辕山岭(河南省偃师县南)、太谷口,占据外围险要,然后请袁术率南阳部队,攻击井水、析县(河南省内乡县北),直入武关(陕西省商县内)。各路大军兴筑高大坚固的城堡,严密防守,不跟凉州军团作正面冲突,而只派出游击部队,展示反抗力量的优越形势,静待董卓内部变化。我们名正言顺地讨伐篡逆,胜负立分。而今,联军用正义号召天下,却迟疑不肯前进,使天下失望,我深感羞耻!”
张邈等人不接受这个方案,曹操遂对这些联军将领感到绝望,又苦于自己的力量太小,非常苦恼,加上经过荥阳一战,曹操军士损伤太多,必须进行补充。于是就和曹洪、夏侯惇等前往扬州(安徽省及江西省)、徐州等地招募新兵。在扬州刺史陈温、丹阳(安徽省宣城)郡长周昕的支持下,招得4000多人。不料到龙亢(安徽省怀远县西北)集合时,新兵发生哗变,火烧了曹操的营帐,差点把曹操烧死。曹操从大火中冲杀出来,但新兵已大半逃散,决心跟随曹操的只有500多人。后来在銍县(安徽县宿州西南)、建平(河南省夏邑西南)两地又重新招募到1000多士兵,加上曹洪的家兵和汴水之战剩下的士兵,共3000余人。曹操毫不气馁,又带着这支部队北上了,他知道酸枣那些诸侯是没法指望的,于是赶到河内,投奔袁绍去了。
果然不出曹操所料,不久,酸枣粮草告尽,各军也都拔营而散了。加上诸侯内部起了内讧,兖州刺史刘岱和东郡郡长桥瑁互相仇视,终于刘岱火并了桥瑁,派王肱去东郡当郡长。
曹操率军驻扎在袁绍处,受到袁绍的款待,但袁绍也同样一句不提出兵的事。曹操坚持要求他出兵,他却反问:“假如讨伐董卓不成功,哪里可以立足容身呢?”
“你到底有什么打算呢?”曹操反问。
“我么,准备另立一个……”袁绍以为曹操明白了他的意思,便详细谈了自己准备另立幽州牧皇族刘虞做皇帝的计划,并且要曹操支持他。
曹操坚决不赞成,并根据自身分析,晓以利害,并说:“各位如果北向刘虞称臣,我自独向西讨伐董卓。”
袁绍得不到曹操的支持,就向其堂弟袁术求助。谁知袁术自己想当皇帝,怕立刘虞对自己不利,因此竭力反对,而刘虞本人又坚决拒绝袁绍、韩馥要拥他当皇帝的要求,袁绍等只好作罢。
冀州牧韩馥眼看天下英雄豪杰都纷纷投靠了袁绍,心中非常妒忌,便暗中减少粮草供应,打算使袁绍的部队因粮草不足而退走。正巧韩馥部将鞠义叛变,韩馥讨伐,反被击败。袁绍就跟鞠义结合,又联络幽州降虏校尉公孙瓒南下进攻冀州,乘机胁迫韩馥让出冀州,自任冀州牧,割据河北,逐渐在黄河中下游形成一股强大力量。
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到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形势发展很快。关东豪强们迅速从联合转入混战状态。各路将领你争我夺,自相残杀,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大混战,加上之前的董卓迁都之乱,造成了百姓的大量死亡和生产的极大破坏。山东、河北地区本来就已发展到百万之众的青州黄巾军和河北黑山军,更以燎原之势发展起来。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秋天,以于毒、白绕、眭固为首的黑山农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冀州的心脏邺城推进,并有跨过黄河进攻兖州的意图。这时青州的黄巾军也有100多万人,因受袁绍所委派的青州刺史臧洪的攻击,也正分两路向河北移动,有与河北的黑山军会师的动向。如果河北的黑山军渡黄河向南,或者青州的黄巾军渡黄河向北,两支大军会师一处,黄河中下游的形势就会急转直下。
于是,不管内部充满多少矛盾,各地的州郡豪强都必须集中力量来粉碎农民军会合的意图。袁绍既要用堵击或截断的方法来破坏农民军两路会师的计划,又要利用这一时机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兖州,使青兖冀三州连结起来,这样就使黄河中下游全部受他的控制。要完成这一战略意图,不得不借重曹操。
袁绍以东郡郡长王肱不能抵抗黑山军为借口,派曹操引兵进入东郡,围剿黑山军。而曹操此时带着部队在河内寄居,没有固定地盘。济北国宰相鲍信更告诉曹操:“袁绍虽然是盟主,却利用职权,图谋私利,会使天下更乱,将成为第二个董卓。我们又没有阻止他的能力,徒然树敌。看情况黄河以北,不宜久留,且到黄河以南,观察变化。”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分析,于是便率军进入东郡,在东郡郡政府所在地濮阳与黑山军迎战,大破黑山军白绕部队。袁绍便以盟主的资格,上表任曹操为东郡郡长。曹操以东武阳(山东省莘县南)为郡城,终于在军阀混战的间隙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块地盘,发展了自己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