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试探(1 / 1)
相邀之日当天,赵诩带上小楼小榭,直奔温王府而去。
想不到的是,华伏荥竟然亲立于垂花门迎接了赵诩,微微含笑的温亲王只着一件淡蓝色暗绣云纹银丝滚边儒袍,手执折扇轻摇,只一个站姿,却如松挺拔,气度不凡,倒也没有贤王的那些战场上历练的杀伐之气,周身透着一股温文尔雅、卓尔不群的雍容,待人接物总想的极其周到。言谈之间,赵诩倒觉得放松不少,比之华伏堑的极尽讨好,这么如沐春风的待客之道,显然更为合赵诩的意。
一席午膳方罢,华伏荥说道:“小酌怡情,公子还是不要贪杯了,咱们移步湖中亭吹吹凉风,如何?”
语调温和有礼,端的是偏偏佳公子的做派,赵诩不动声色,回答:“如此甚好。”
质宫也有湖,湖很小,畔西楼也就是“渔梦湖畔西边的楼”的意思,一点意趣也无。但温王的‘湖心亭’那可真叫一幽静的好地方。
还未穿过拱门,就见内里碧绿的蓬莱竹蹿出高墙,一片茂盛的长势,待走入其中,一条幽深的文石径歪歪扭扭深入到竹林深处。顺着石径一路向里走,却是豁然开朗,一片水光氤氲,却原来在一片竹林中,有个亭亭静湖,湖泊边磊了些大小不一的石头,一些石头凸起于水上,供人过湖到达湖心亭。
华伏荥道了一声“请”,足尖轻轻一点,飘飘然踏上湖中一块大石,又一个起落,飞入亭中。一身轻功若似白鹭惊鸿。
“好身手!”赵诩赞叹道。不过夸归夸,本人还是一步一步老老实实踏着石头走进了亭中。
温王瞧着赵诩一步一步的走进来,眼中笑意不减,道:“我还以为公子也会提气飞过来呢。”
用的是“我”,而不是‘本王’,这种放下-身段的随意交谈让赵诩也无端端的对这温王亲近几分:“还是不要班门弄斧了,小时候不学无术,一身武艺还不如城门小吏,惭愧惭愧。”
“公子过谦了,请坐。”
下人上了茶水,立刻退下,一阵清风卷过,竹林沙沙而响,盖住了三分蝉鸣,暑气顿消。
华伏荥亲手倒了茶水,道“我听说毕国善用红茶,初来大耀怕是喝不惯此地茶水吧?”
赵诩点头,道:“王爷真是博闻。”
“叫我晓臣吧。一声王爷,没得生分不少。”
“……”晓臣即温王华伏荥表字,论礼尚往来,赵诩该报上自己的表字以示亲近之意,然而依稀还记得华伏堑当日一口一个‘子谦’叫的赵诩好不膈应,此刻一提表字,立时有些投鼠忌器。
华伏荥观其面色,便知有内情,忙接着解释:“唐突了,世子不必多虑。”
这边华伏荥道歉道的很迅速,那边赵诩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当日齐王问我何名何字,在下便告知于他,谁晓他转眼句句不离‘子谦’,让在下好生赫颜。”
华伏荥不知有此一段曲折,随即笑道:“五弟莽撞,还忘世子海涵。”
“这倒无妨,只是在下不过邻国质子,齐王贵为一国亲王,又极受今上器重,在下实在愧不敢称一声表字,惶恐之至。”
话还未落,华伏荥展颜而笑,一张俊脸立即散去寒霜,笑的春风和煦,边笑边说道:“我道你是过谦,原来还能称之为‘惶恐’。称呼不过一符号,你若是要见外,我也不拦着你,不过本王觉着叫你子谦也实在强人所难,不如唤你一声三弟如何?”
毕国皇帝四子三女,赵诩排行第三,这声‘三弟’毕大皇子叫得,毕大公主叫得,耀国亲王要非论资排辈起来自然也叫得,赵诩客随主便,说道:“如此甚好,但凭晓臣兄做主。”
“三弟,尝尝这闭云观的银针秀叶,是生茶,不会太苦。刚用冰水湃过,最适宜饭后解腻。”
碧绿色的尖尖角叶比手指节短些,却细如牛毛,一根根漂浮于白瓷杯底,白绿相间的色泽很是讨喜。赵诩拿起茶杯,感觉触手温良,并不烫人。浅尝一口,淡淡的叶香非常的独特,确实没有其他茶叶的苦味,也未曾留下多少香气,淡的如明夜暗香,又好奇想找那源头,又徒劳抓不住,不得不说,作为一个不爱喝绿茶国家远道而来的毕国人,这杯茶堪称投其所好,“好茶。”
“三弟若是喜欢,本王这里倒有些,到时候包一些拿去闲时品品罢。不是什么好茶。”
“那怎么好意思。”
“闭云观地处毕云山间,那儿茶园近万亩,若是论起明前的新茶,进贡的份额也不少,三弟不要与我客气。”
两位相谈甚欢,一时间其乐融融。谈天说地也好,鸡毛蒜皮也罢,中间温王遣人送来了棋盘,下起了象棋,赵诩围棋尚可,象棋确实不精,几盘下来输多赢少,只是作陪而已,他也不着急。
华伏荥对此次相邀的目的只字不提,赵诩也便不问,来来去去几个回合,暮色已经四合。
“将军。”华伏荥放下手中的炮,颇有一番运筹帷幄的意思,口中语气却缓而不急。
“我又输了。”赵诩退不可退,再输一盘,面露些微沮丧,又不显得急功近利,尺度拿捏得当,看上去颇有些可怜兮兮。
“怪我围棋不精,改日与三弟杀几局围棋,恐怕我还要输的更惨些。”
“岂敢岂敢,”话毕又觉这话不对,有些托大的意思,又改口道:“晓臣兄过谦了。”
华伏荥先是一默,随即朗笑,说道:“三弟果然妙人!”
招手而来的随侍俯首道:“王爷,世子殿下,晚膳在东亭西备好了。”
赵诩这时候才有些微的急躁,心中暗忖:这是要留宿?那所谓的‘一座稀世珍宝’还不拿出来给人瞧瞧?心中是如何想,面上却是不显。
“东亭西”非整名,全称是‘东亭西阁’,在温亲王府花园的北侧,面朝花圃背靠大树,很有些道家布局的意思,赵诩瞧着有些像阵法路数,但瞧不出其中机巧,只能好奇的打量,心中还在思量其他事情。
华伏荥不提石佛,赵诩若是开口问了,会显得心急,心急代表有求,正所谓无欲则刚。再者说华伏荥深浅不知,暮寒门势力又颇大惹不起,为今之计,也只能步步为营,见招拆招。
好在步入东亭西之后,赵诩就放下了悬着的一颗心。因为东亭西的酒桌上,赫然摆着一座玉佛像。高约两尺,玉色乳白中透出鹅黄,雕刻的是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灵清虚大帝青灵帝君,显然与赵诩手中的那座水官出自同一宗。
“这是……地官玉佛?!”赵诩面露惊诧。
“正是,此事说来话长,请三弟先入席。”
晚膳菜色比之午膳也不差,不过因为那尊白玉地官玉佛实在是太抢眼,基本上就成为了两人这顿饭的主要话题,菜色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不知是华伏荥有意为之,还是他另有所图,从开赵诩一眼认出地官玉佛起,华伏荥根本毫无芥蒂的将他所指所见都一一介绍了一遍。
如赵诩所料,这尊玉佛虽然不是华伏荥亲自从须弥河挖出来的,但追根究底,源头还是在须弥河道上。华伏荥不但介绍了来源,更慷慨的拿出了一片另赵诩非常眼熟的僧伽梨。这片僧伽梨比水官的那片颜色更为暗淡,可能是保存不太好,毕竟河道湿气重,对布帛的保养不利。但看那僧伽梨上八字真言却很清晰——缀丝铜镜,青花莲盘。正是华伏荥拜帖里那八个字。
“这是……?”赵诩佯装一无所知,抬头问华伏荥。
华伏荥放下筷子,挥手招来手下,两个仆从来到玉佛前,轻手轻脚的将石佛放倒,露出了地官石佛的莲花座底,座底正中赫然一个大洞,华伏荥道,“这片布帛是从这里拿出来的。”
“竟然藏有暗格!”赵诩继续扮演惊诧及一无所知,接着恰当好处将话题转到另一尊玉佛上,说道:“晓臣兄,不瞒你说,我那儿也有尊玉石佛,竟然与这座有九分相似。”
华伏荥无惊无喜,说道,“这我倒是听皇兄说起过,因此才请世子来我府上一叙,还望三弟不要见怪。”
“岂敢岂敢,在下那座为水官,因为年代久远,被镀了金身,但瞧着因是同一个出处。只是不才没有晓臣兄这般心细,没有发现这里面还有文章。”
华伏荥了然一笑,说道:“玉佛机括做的细致,何况镀了金身,三弟看不出来也是情有可原。”
地官八字真言被华伏荥这么明晃晃的摆在了赵诩面前,温亲王的意思很明确,以物易物。
赵诩点头无奈道:“真是可惜了,质宫去年大火,烧掉了在下的家底子,我拿着玉佛不能当饭吃,当时出手很急,也是有些日子前的事情了。”
瞧着华伏荥依旧面不改色的样子,赵诩继续说道:“不过晓臣兄放心,府上管家做事还算可靠,找到当时的买家因是不难,请晓臣兄静待佳音。”
华伏荥听完还是温润一笑,道:“无妨,不过是区区一件玩物,满足我这劳什子好奇心罢了,三弟莫要太着急,若是赎回来差银两,我多出些价钱买下来,绝不会让三弟难做。”
“这……晓臣兄太见外了。”赵诩一模鼻子,厚着脸皮道:“话说回来,但是玉佛出价不过二十万两,若是能多个几万两,那自是极好的。”
华伏荥没忍住,哈哈一笑,说道:“一分钱难死英雄汉,古人诚不欺我。”
这一聊已是夜深,赵诩夜宿温王府。第二日才拜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