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君要臣死臣随便死死 > 29 第二十九章

29 第二十九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花千骨番外 珠圆玉润 任时光远行 听见,爱情 折舟入海 嫡女重生之步步生香 弦上花 放开那只受,让我来 遇色 一将攻成万骨灭

回到冀州兵营时,杨宪已带着京城的驻军连同羽林卫、城防营两万余人前来报道,如今大概算来,手下也竟有八万来人了。

与杨宪一同又操练了一个月的阵法,时至六月中旬,北平传来战报:

称鞑靼已破紫荆关,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北平告急!朝廷即令冀州林纪昌即刻出兵驰援。

当日,周玉带着八万军队挥师北上,经由通州粮仓取出粮草随军押运,在北平城德胜门(北城门)外扎下营寨。

北平城风云变幻,大战在即。

——

话说这日周玉虽然到了北平,并未直接进城拜见宁王赵峥,而是从城外绕到正北方对着鞑靼军营的德胜门外,在护城河边安营扎寨。

邓絮和陈仲在营中安排物资调配和各处琐事,周玉则带着谢瑾原、杨宪、马文正,四个人纵马向北,站在一个小土坡上遥望数里之外的鞑靼军营。

周玉仍旧是出征时那身金甲红袍,跨下战马通身雪白的皮毛,唯有四蹄乌黑,唤作“绝尘”;

谢瑾原则是一身乌金锁甲,跨下青鬃大宛马;

杨宪背着长弓,骑着黄镖马紧随其后;

马文正那匹黑马毛色油亮,大红镶金边的鞍桥,也是十分威武。

四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在高处迎风立马。

塞北的劲风卷起他们的战袍,如四面旗帜,或是英俊洒脱,或是锋芒毕露,或是沉稳睿智,或者朝气蓬勃,那就是眼下最能代表天*朝的、最优秀的年轻军官。

——虽然带来的那些兵,军容稍微差了点意思……

周玉对身后的人道:

“文正,你先去把大炮和弹药运到城楼垛口上,盖好掩体,校准炮口试射的时候,你本人务必在场,盯紧了别出乱子;

杨宪,去城门口的开阔地,每百步设一处标杆;地上撒石灰粉做好射程标记,要保证城门上所有炮兵都能看得清楚。

……现在去办。”

两人称是,拨转马头向北平城方向而去。

红夷大炮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先进武器。

传统的土炮由于十分笨重,一般只能固定放在城头上,在敌人靠近时乱打上一阵,因为准头十分有限,但动静很大;在以刀剑为主的冷兵器时代,吓唬人的成份居多。

然而这些进口的洋玩意儿装配了炮车,可以在阵前缓慢移动;炸膛和臭子儿的毛病改进了不少,精准度也比土炮有很大提升;

射程在一公里左右,杀伤力巨大。

但是,表面看上去这么牛掰的武器,之前的统帅黄震不爱用它也是有原因的。

这玩意虽然有轮子,但重达千斤,行军时要好几匹马来拉,另外还要备上好几车炮弹,大大拖慢了行军速度;

如果遇到山地行军或是阴天下雨,一旦陷进泥里,不但受潮了会打不响,还完全成了全军的累赘,简直就是个噩梦。

另外,鞑靼全是骑兵,机动性很强;红夷大炮虽然厉害,但毕竟是前装式火炮——就是炮弹要从前面的炮口放进去,把火药压实,点了火,才会“砰”!

然后往炮口里灌水冷却,熄火,擦干,重新装药,填弹,安装引信,修正炮位,点火,才能第二次“砰”!

再熟练的炮兵,这一套动作下来,敌军的骑兵也早就跑得没影了!

当然那神机营五千人也不全只有炮兵。事实上炮兵只有八百人,其余主要的还是使用火铳。

火铳这东西就比较有意思了。纯铜铸造,携带方便;本质上说就是个小型的大炮。

同样是前装式火器,若想要“砰”地打出去,麻烦程度一点也不比上面说的红夷大炮简单。而且还需要随身携带子弹啦、小刷子啦、抹布啦、火药啦之类的各种配套工具。

基本上火铳兵在战场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装填火药。因此作战时就需要其他兵种的保护,也是全军的大累赘。

说到这,有些聪明的小伙伴可能会想出个好主意:

让火铳兵分成好几排,第一排打完就退后装弹,让第二排打,以次类推,不是会提高效率了?

然而事实上,火铳跟火*枪,那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比如第一枪打完退后装弹,估计等到连第十排都打完了,也还没装好……

不过尽管如此,火铳在冷兵器时代也绝对属于高科技先进武器了。

周玉和谢瑾原两人,策马又远远绕着鞑靼军营转了一圈,周玉说道:

“你从这鞑靼的大营,可看出了什么?”

谢瑾原用马鞭一指那片高地,说道:

“方圆几十里就这一处高地,视野开阔,又居高临下,夜里来偷营的话估计很难成功;

军容整肃,旗帜鲜明,军号嘹亮,可见军中士气高涨,统帅带兵有方;

看帐篷的数量,应该有五六万人;

随军辎重好像并不多,大概因为只是先头部队,主力应该在附近的其他地方。”

周玉点点头,带着几分赞赏:“不错,确实有长进。”

听到被夸奖了,他十分得意地嘿嘿一笑。

周玉又说道:

“带的兵越多,粮草辎重就越显得重要。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步兵、骑兵、炮兵等多兵种同时行进时,要时时注意行军速度,随时根据实际情况修正路线,不能太依赖现有地图;

休息时,就要优先选择像眼前这样交通便利、视野开阔的地方扎营,遇到偷袭的话才可以及时应对。”

谢瑾原连连点头说记住了。

周玉继续道:“行军打仗,也并不是兵越多越好;带的人越多,麻烦就越多。

身为三军统帅,眼睛不能只盯着敌人,还要及时处理好军中的事情——正所谓‘军中无小事’,要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最重要的,就是粮草辎重的运输问题,一定要放在第一位考虑——那黄震就是吃了这个大亏,战线拖得太长,为了追击鞑靼日夜奔袭,却又得不到及时补给,最终导致全军覆没。”

这一大番话说完,谢瑾原倒疑惑起来:“兄长才是三军主帅,干嘛要教我这些?”

周玉若有所思地看着他。

往日里都只觉得他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如今披盔挂甲端坐在马上,倒也威风凛凛,颇有几分大将风度。

青州剿匪一战,只是对他稍做指点,他便立了头功。

若是性子再沉稳些,再历练几年,就真的可以独当一面了。

见他光看着自己不说话,谢瑾原又道:

“我知道兄长是希望我有大出息啦!可是你知道开拔之前我娘说什么?”

谢瑾原有模有样地学道:

“‘你到了军中,事事都要听你兄长的话!乖乖当个马前卒就好了,别瞎逞能给你兄长添乱!’——所以,三军统帅有兄长来做就好了嘛!”

周玉被他的夸张的演技逗笑了,说道:“这倒真像姑母说的话。”随即脸色一变,严肃道:

“你将来也是要成为主帅的人,为了年轻士兵的生命,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

谢瑾原却摇头:“我哪能担起那么大责任!……这么多人交给我,这一天得操多少心啊!”

“天子是你的表亲,太后是你亲姑姑;我迟早会离开军队,将来能担此重任的,只有你一人而已。”

“……啥?”

看他一脸茫然,周玉叹了口气。

——他这小孩心性,大概也就再逍遥个两三年光景,等入朝做了官,就会渐渐成熟了。

想到自己不能再将他这份宝贵的纯真保护下去,心中竟又是一阵酸楚。

孩子总归是要长大的。

世事险恶,也终是要面对。

“走吧,我们进城去会会宁王。”

“是!兄长。”

——

宁王赵峥,在北平驻守已有十几年了。

周玉与谢瑾原并马走在街道上。

城外有大兵压境,街道上冷冷清清,买卖商铺也多是门户紧闭。但依稀尚可看出,太平的时候必是十分繁华热闹。

那赵峥是先帝的庶长子,早年便跟着太*祖皇帝南征北战,戎马一生,确是位战功赫赫的将才。

如今到北平城内一看,虽然外面大战在即,城中百姓倒也没有想象中那般惊慌失措,倒像是已经习惯了。

城防营的士兵照例在街道上巡查,一切井然如常。

这宁王,果然不简单。

由于是北方要地,亲王担着镇守之责,按朝廷规制最多能养五万府兵。

刚到府门前,只见王府的亲兵卫队分列两旁,个个盔明甲亮,精神抖擞。

“到底是亲王府啊,比我那郡王府是威风许多。”

谢瑾原下了马,不由啧啧道。

周玉看了他一眼,低声严厉道:“等会儿进了府,一句话都不许多说。……宁王只要不问你话,就闭好你的嘴。”

谢瑾原被他唬得一呆,“哦”了一声就乖乖地跟在后面,不敢再做声。

目 录
新书推荐: 权力巅峰:从县委大院开始 离婚进度九十九,封总狂氪不想走 知青下乡,我成了村里香饽饽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不负春恩 渣夫下跪也没用,你小叔叫我回家 越界 清北毕业,你让我回村当书记? 再遇初恋后,傅总每天都想父凭女贵 重生08,邪修创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