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 21 章(1 / 1)
在T大附近一家菜馆,李明志请了袁皓三人吃了一顿便饭。一顿饭下来,大家交谈愉快,袁皓同李明志的接触有限,但他依旧在心里给李明志画了一个勾。这个人谦和不孤高,精明却并不事事多算计,最主要但是做事情有魄力,实干能力很强。不同于国药厂的一些人,盲目于一些名利利益,反而失了大局观。而这也是袁皓极力促成由李明志牵线的同李氏在美国实验室合作的项目的原因之一。有了这条线,不但学院的实力大增,科研能力增强,学生的出路增多,更能获取更多的优质生源,为学校带来更多的荣誉。这次元旦从X省看望杨教授回来,袁皓便知道,自己老师怕是要退下来了,这样药学研究上一直以来的“南研北制”情况,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了。
所谓的“南研北制”,四个字道出了当前国内药学研究及药品市场的情况。南方因为历史原因,很早就引进了国外的制药体系,并且X大在内的几个医学百年老校率先学习引进了国外大学优秀的研发思想,在药品研发上,可谓是独树一帜。而北方作为重工业基地,在药品研发上一直落后,却在药品生产流水线上做出了巨大的变革。这也使得如今的药品市场,南方市场以邵氏的清劭制药,恒科制药及罗氏制药为主,在每年的新药品注册上,占领了绝大部分,北方市场则是是以国药一厂、三厂、六厂为主,主要依靠几个院校的实验室进行药剂改良,并且优化生产,大量低成本的出产着一些日常生活必备药品。
如果说,南方的几个厂商以新药品研发为主,那国药厂则是想办法把那些高额的制剂成本降到最低,力所能及的让所有阶层的人都有药用。
但这也有各自的弊处,随着知识产权以及专利知识的普及,曾经的一家研发,大家都生产的局面基本上不再存在。南方企业掌握了新的药剂配方,但是自身生产能力不足,并且企业自身的生产条线并不敢擅自改变研发层决定的制剂方法,使得一些新药品价格高,产量少。北方企业有最大的生产线,他们站在院校研究室的肩膀上,所做的事情就是改进那些书生做出来的不适合生产的制剂方法,并且大量生产,奈何研发能力虚弱,只能吃老本,很少有新药品生产。面对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人动过脑子,邵氏的清劭制药,曾经提出清劭做研发,交由国药六厂大规模生产,奈何清劭的研发总工死活不让国药六厂的工程师改自己的制剂方法,最后也不了了之。
饭局上,袁皓和李明志深刻的讨论了目前药品市场的上述现状。
“研发人员对于生产成本控制这种事情,能做的毕竟还是有限。”李明志感叹到,对此他十分理解,却也无能为力。
就拿沈冰现在在做的这个项目来说,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他们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把血库里无法输血使用的人血买进来,只为了做实验,虽然最后成功了,但是又有什么用呢?你在大规模生产的时候,自然是不能用这个的吧,成不太高了。最后在选择载体的时候,沈冰几乎是抓破了脑袋,最后好不容易找到替代品,却因为在特定条件下致死率颇高,不得不一度暂停了实验。
对于李明志的说法,袁皓表示赞同。他师从杨韶信,这个老师名下学生无数,大部分都学了他那种为达实验目的誓不罢休的的决心,也学到了他那绝对不会轻易变动制剂方法的习惯。如今南方的药品市场,杨韶信的学生少说占了五分之一,这可是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袁皓自己,因为种种原因到了北方的T大任教,在这里他见到了国药厂为了降低制剂成本大胆敢为的一面,他们在实际生产中有很多的实践经验,这是总蹲在实验室里握着试管里那一点点试剂学者学不到的东西。因此,出身X大又兼容了国药厂风格的袁皓,在教学的时候,对于实验设计很是上心,他追求的就是在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和实验难度的前提下,得到最好的效果。
“南北合作还有一段路要走,当年清劭失败了,不知道罗氏能不能成功。”袁皓执着茶杯,看着李明志的眼神中带着些许期待。
“袁教授的理念同李氏是一样的,只要这次的项目成功,罗氏制药也就成功一大半了。”
“是资本家的理念吧,追求利益最大化。”
面对袁皓的话语,李明志笑笑不说话。他是个商人,自然是想办法赚大钱。
“是为了救更多的人。”突然开口的施乐,让在坐的其余三个人都愣了一下。
“为什么?”罗致远问出了心中的疑问,他理解李明志作为商人要挣钱的需求,也理解袁皓在药界沉浸多年的思想变迁,只是不理解施乐为什么会突然说出这么热血的话。
“老师研制救命药,便宜大量的供应,不就是为了救更多的人么?”施乐不大明白为什么这么浅显的道理,他们竟然不知道。
听完施乐的说法,袁皓第一个笑了,这个小子性子耿直,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正。在这个社会里沉浸多年,见的多也做的多了,很多最本源的事情反而忘记了。
“施乐说的没错,只是我们都忘记了……”
袁皓的感慨落到李明志和罗致远的耳中,让二人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责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罗致远熟练的背出了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里开篇话语。罗定山作为一名中医,经常在罗致远耳边念叨着这些话语。
这句话,李明志自然也是知道的,自己的奶奶也曾经多次这样说过。
医者仁心。
制药者更需有仁心仁术。
药是救命的药,它在情感上,就已经同普通的商品不一样了。
“说了这么多,倒不如施小弟一句话醍醐灌顶啊。”
李明志言语中直接将施乐列入小弟行列,眼中更是钦佩之色难隐。罗致远在一旁看着,心里也是开心的,看来施乐这个愣小子,如今才算真是得了老师的心了。
袁皓今年的三个弟子,罗致远身上有着太多姜澍的痕迹,让他不由得想要去教导。孙邈成绩斐然,为人机灵圆滑,又颇有些关系,在学院领导那里吃的开,他抹不开面子。施乐原是统考学生中成绩资质最好的一个,就是性子直,只是如今这样直性子的人少了,袁皓从他身上看出了一片赤子之心,到也是第一次觉得,这个小子似乎能做点儿改变出来。几乎就是这个时候,袁皓觉得,现在这个国家,这个市场需要更多施乐这样的人才。
一顿饭,没有喝酒,三个人边吃边聊,竟也到了九点多。再晚回去,宿舍就要上门禁,袁皓体贴学生,便叫散了。施乐本想跟罗致远一同回宿舍去,没想到人却被李明志拉走了。袁皓把自己的学生送到学校大门里,就回了家,徒留施乐一个人在寒风中抖着腿,小跑着往宿舍走去。
李明志下榻的宾馆里,罗致远靠在李明志怀里,心里还想着刚刚餐桌上的话,丝毫没有注意李明志正在对他动手动脚。
“想什么呢,心不在焉的。”
“我在想施乐那个小子的话……嘶……疼!”罗致远拍开了李明志已经伸到他睡衣里面手,那只手刚刚十分用力的捏了他胸前的敏感。
“想别的男人,惩罚你。”
推开试图压上来的李明志,罗致远严肃的说到:“你在制药产药的时候,想过施乐说的话么?”
“没有。”李明志答的干脆,“我只会想到季度和年度的财报。施乐说的是药品行业存在的本源,但是,我手下还有那么多人等着养家糊口。我所做的一切,既要对得起出资的股东,又要对得起为我干活的员工。”
“还要对得起那些病人。”罗致远补充了一句。
李明志刮刮罗致远的鼻子:“我知道,认真负责是我的行为准则。”
罗致远点点头,不在多说什么。他心中十分认可李明志的这个准则,随着同李明志交往越来越深厚,他在李明志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体会到了这两点。
“那,睡觉不?我都好就没抱你了。”李明志蹭蹭怀里的罗致远。自从开始洽谈同美国实验室的合作项目之后,他就再也没时间同罗致远厮混了。
“我明天还有实验,放假之前要做完,不然老师挂我科。”
“哼。”
李明志不满意的闹了小脾气,罗致远看得无奈,最后也不得不屈服了。李明志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他没有做到最后,一切结束后只是紧紧的搂着罗致远睡了过去。
寒假前一周,罗致远和施乐一起完成了袁皓交代的实验,李明志那边的合作项目也初步谈成了一个合作框架,美国来的人已经回去根据框架拟定具体方案了,李明志仔细交代了罗致远一些有的没的,直接乘飞机回了B市,年关将至,他在B市还有很多事情要解决,已经无法再耽搁。所幸还有一周就放假,也是很快的,最后一周是考试周,几门公共课选修课考完试,袁皓没有多留罗致远,让他在寒假开始的前一天,就回了B市。
B市的高铁站,常芮驱车等着罗致远的那一趟列车。李明志已经被办公室里堆积的文件折磨了整整一个礼拜,年前这些文件必须全部批复完成,他此刻是完全无法□□,只能让常芮代替自己去高铁站接罗致远。
罗致远拎着行李看到常芮,友好的打了招呼。被问及是不是直接回家,罗致远告诉常芮,他想先去看看李明志。
一周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当罗致远看到在办公室里闷头读文件的李明志的时候,还是心疼了。他明显看到了李明志眼下的乌青和下巴上有些冒头的胡渣。在离开京城的时候,李明志可不是这样的。
“怎么成这样了?”罗致远心疼,语气也体现着这一点。
“耽误了快一个月的事儿,这几天都是办公室睡的,年底就这样,没办法……”李明志捏捏罗致远的手,心里十分满足。
“李总……”
办公室虚掩的门被人轻轻敲了两下之后推开了。罗致远站在李明志身边,看着来人抱着一沓子文件进了办公室。
来人见到罗致远明显一愣,来找老总签字之前,他是打听过听说没有访客的,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背。
李明志抬头看了来人一眼说:“财务的票?”
来人点点头。
“放那边吧,看完了常芮通知你。”
那人点点头,小心翼翼的放下东西,轻声走出了办公室。
看着李明志这样忙碌,罗致远却只能坐在一边,他心里有些难受,很想去帮一帮他,但是罗致远知道自己首先没有这个立场,其次是没有这个本事,李明志的这种事情,他无能为力。
“晚上要加班么?”
李明志看看刚刚送进来的那些文件,苦者脸点点头。
“我给你送晚饭过来吧,想吃什么?”
“你做的就行,我想吃你做的饭了。”
“好。”
答应了李明志,罗致远没有久留,拿着李明志公寓的钥匙自己拎着行李箱打车回家去了。他没有同意常芮的送行,与其让常芮在这种事情上耽误时间,他更希望常芮能够帮助李明志分分工作,让李明志轻松一些。
到家之后的罗致远,没有顾得上罗母的嘘寒问暖,放下行李说约了朋友晚上玩,就直接离开了。
不能在家给李明志做饭,罗致远去了超市买了食材,打车去了李明志的公寓。这里有个东西齐全却基本没怎么用过的厨房。或许唯一的用处就是李明志时不时的煮个方便面吧。看着柜橱里的方便面,罗致远眼角抽搐。这个人,一旦自己过着日子,就是这么不上心。
精心准备着饭食,等到下班的时候,罗致远已经提着两个保温桶到了李明志的办公室里。
捞汁秋葵,西芹百合,冬瓜丸子汤,一碗热腾腾的米饭。
李明志在办公室里吃的开心,外间的常芮闻着味儿悄咪咪的在门口张望,罗致远见常芮的样子,把另一个保温桶递给了他。
“常大哥,这是给你带的,辛苦了。”
早就饥肠辘辘的常芮见还有自己的份,假意推辞了两下,手却抓着保温桶不放,看得罗致远不由得发笑。
所谓吃人嘴短,常芮吃了罗致远的饭,自此对罗致远那是一百二十个好评,三十二个赞,真心觉得这个老板娘真是好。
“我想吃饺子。”
吃饱的李明志靠在沙发上休息。
面对这种点餐行为,罗致远很是不耻。
“有时间就给你做,不过我妈不见得让我出去,年底了,家里东西也没怎么准备。”
想到在罗家那边,两个人的关系还没有说开,李明志心里有些泛苦。
“挑个日子,跟你家里说说呗。”
“嗯,看时候吧。”
李明志点点头,他不会强迫罗致远去做这件事情,如果罗家看出来什么主动问了,他相信罗致远也不会隐瞒。这种事情,主动开口,怕罗致远还有些害羞不敢说呢。
看来,还得要靠自己啊……
李明志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去看那些文件了。罗致远不想走,就在一边想办法给做做下手,按李明志的吩咐整理整理那些已经看过的文件。
整理着文件,罗致远看到一份沈冰签字的文件,大概瞟了一眼内容,是李明志曾经同自己说过的那个研发项目上的事情。
这种文件一般都属于机密吧,这样随意放置怕是不好
这样想着,罗致远把这份文件挑了出来递给了李明志。
李明志看看递到自己眼前的文件,拍拍自己的脑门,直呼大意了,幸亏罗致远发现,说着把文件锁到了那个带锁的抽屉里。
因为罗致远的存在,李明志今天没有加班到很晚,大概九点多就带着罗致远离开了,常芮和外面秘书室的几个秘书也因此有了一个能够早点儿回家的机会。收拾办公桌的常芮不由得在心里想,年前应该让罗致远多来两趟。
送了罗致远回家,李明志回到了自己那个已经有阵子没回去的公寓。一推开公寓的门,他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油烟味道。看来罗致远是在这里做的饭。即使那抽油烟机再高端,也挡不住那开放式厨房里弥漫出来的味道。不止厨房,李明志发现自己床上的床单被罩也都被换掉了,阳台上晾着之前用的那套。看着自己的房间,李明志心里是既温暖又苦涩。这样一个可心的人,不能在自己身边也真是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