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路窄(1 / 1)
天色渐晚,夏之卿骑着骆驼离开。穿过密集的深林,来到一片银白盛开的芍药花花海。远远的便看见山丘上孤立着一座寂坟。
之卿心里一直惦念着刚才的女子,无暇欣赏这片美丽的花海。忽有琴音飘来,琴声空灵清脆,犹如高山流水,叫人听得心旷神怡。便不自觉的寻声而去。
穿过一片竹林,便见深处坐落着一座竹篱茅舍,茅舍简陋朴素,却十分的清新淡雅。之卿闻音上前,只见竹篱门口挂着几盏明灯,中间写着“雁舍”。
之卿便下了骆驼,将其绑于一旁的树木之上。之卿见门半掩敞开着,便推门而入。只见院子也种满了白色的芍药花,想必这雁舍的主人必定也是极其喜爱芍药花的,只是自己的那朵芍药花又在何处。夕阳下的白色芍药花,被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光芒,看上去别具一番风味,好看之极。
之卿见之大惊,心想以前陪着药儿也是看了许多不一样的芍药花开,今日这景象倒是第一次见着,想必药儿定是会极其喜爱。
不远处有一青藤花蔓修葺的竹亭,一女子背对着他而坐。女子此刻正在抚琴,之卿欲看看这能弹得如此动听琴声的该是怎样的倾国倾城,便不由的又上前了几步,却踩在树上掉下的枯叶,嗤嗤发出了响声,便不敢再打扰她弹奏。
伴随着最后的琴音落下,一曲罢,女子优雅的转过身来,对着之卿相视一笑,便起身轻挪莲步走下竹亭来到之卿面前俯身微笑。
之卿回礼,言道:“姑娘,安好。在下外出寻人,路经荒漠,在这夜色中迷了路。偶闻琴音,惊觉琴声悠扬动听,便寻着琴声来到此处。请问姑娘,这雁舍可否投宿?”
“雁舍正是给异乡客和迷路人歇息的一个方便。只因家父早年随军出征,至今未归。家母思念至极,便才在此建舍为雁舍。一则盼家父回来时,能找着家,知有人在盼着他回来。二则可以向留宿的过客询问家父的消息。”女子微笑着回道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琴声阵阵,真是予人希望啊!”之卿望着远处缓缓落下的斜阳感叹到。
女子见他愁眉深索的望着远方,便回“之子于征,劬苇于野。明灯盏盏,只望予人信心。”
之卿又道:“这雁舍确是迷途证人之福。只在这荒野中经营,实属不易啊!”
“雁舍本就并非为了求财而设,正如公子所言,是为了予人方便给人希望。”
“只是这雁去雁来,总有迷惑之时。”
“人生在世,熟能无惑。就让七星引路再踏征途,只要能重拾希望,定可寻得一丝欢喜啊!”
“姑娘身隐丛林,心如明镜,在下甚是佩服。”
“公子过奖了,小雁此生最美好的片刻,便是看到每一个住过的过客,在歇息之后,能重拾宽心释然的笑容。”之卿听之,不由的苦笑了一下。
便听得女子问到:“公子风尘仆仆而来,想必还未用膳吧,不如来尝尝小雁做的百花糕点。”说着,便邀他进竹亭坐下。
之卿谢过,便径直走进竹亭坐下。伸手拿过糕点品尝着说道:“小雁姑娘做的百花糕点真是芳香可口,入口即化。想不到小雁姑娘不但琴技高超,糕点也做得这般美味。真是美哉,妙哉。”
“公子见笑了,看公子一表人才,博学多才。衣着虽素净了些,却用的是上等的丝绸。想必公子必定是某大户人家的公子吧!比这俗物更好的东西想必亦是尝过。公子已知小女子之名,可小女子还未请教公子大名。不知公子可否告知?”
“小雁姑娘果真是蕙质兰心,是在下疏忽,与姑娘相谈甚欢,竟忘了告知姓名。在下姓夏名之卿。”说着便起身向她作揖。
正当二人相谈甚欢时,花千殇便照着九娘说的来到了这里。本欲敲门,见竹篱门开着,便直接走了进去。刚进来,便看见先前在湖边遇见的那个男子。先前答应九娘不予追究,可这就在自己眼前,怎会放过。便想着要小小的报复他一下。
于是见他作揖完准备坐下时,悄悄的用法术挪开凳子。其实一开始在她看见他时,之卿亦也是看见了她。便在她施法挪开凳子时,自己用内力强力的把凳子又移回来,安然的坐下。千殇见自己并未整到他,气急败坏,眼睛直直的盯着他。
忽又心生一计,抛出一大把花蕊,吹着哨子,引来一大批蜜蜂,准备蛰他个满头包。之卿见她在那里鬼鬼祟祟,不知又要耍什么花招。便提高了警惕。
不时,便听闻“嗡嗡嗡”的声音,越来越近,方才反应过来,是她在召唤那些蜜蜂。之卿怕那些蜜蜂伤了小雁姑娘,便立马布下结界,阻挡住了那些蜜蜂飞来。
这时,小雁回过头来,见竹篱门口站着一姑娘,此时的她正怒气冲冲的瞪着自己身边的人,一群蜜蜂围绕在她身边,欲飞过来,却被挡住结界之外。
待借着月光细细看来,方认出女子乃前几日在山上救过自己的那名女子。便急忙朝她走去,拉着她的手道:“千殇,你怎么来了?”
女子方从怒火中平息下来,回拉着她的手说道:“原来小雁你就是雁归啊!冥冥之中自由安排。九娘叫我来护你安好,岂不料我两原来早已相见”。
“是啊,真是缘分。”说着便拉着她来竹亭坐下。千殇见坐在自己对面的人,便恨得牙痒痒。无奈他是小雁的朋友,只得强忍了下去。
数刻,天色已晚。小雁便起身去为他们准备房间,千殇不愿与他同在,便也跟着小雁一同离开。徒留下之卿一人。
千殇离开时,回过头来,见月下孤影,便觉好生熟悉,心里暗暗神伤,心想定是被他气着了才会这样。便回了房间,一夜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