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第三十八章 皎皎故人心未变(1 / 1)
明亮的光从小上清阁顶淌下来,整个墓园灯火通明。但不是烛火,不是磷火,而是水一样流动的光雾。回头看,墓园路口模糊了,墓前石马飘渺了。低下头时,温良玉甚至看不清自己的双脚。而白石堡并没有被这突然的异动惊扰,仍是笼在群山之下静悄悄的。
这是幻境,刚才的敲击必然触动了藏在石人身上的禁制。温良玉看了看洞开的白塔大门,紧握着情殇剑走入塔中。
才刚进去,塔门嘎的关了。小上清阁内的台阶也是雪似的白石,很多画挂在塔壁上。有草木、有花鸟,但更多的是山河风光。据说文皇帝是爱画的,因此藏了这么多画在塔中。温良玉拾阶而上,走到阁顶时,台阶尽头赫然立着个黑色的背影。
这个背影身形魁伟,黑色的战袍垂在地上,拄在地上的□□饰有大鹏羽翼图样。
鹏翼枪?
是武皇帝!
温良玉心中骇然。武皇帝已死了一百多年了,怎会出现在这里呢?他还不及反应,那个幽暗的背影已经发话了。
——是白衣社的人?
不是常人的声调,而是直接透到人心里去的。这声音并无敌意,而情殇剑在此时忽然放出了光华。温良玉心中一动,单膝跪地,对那背影说道:“陛下英灵在上,臣是来取一件旧物的。”背影不再说话了,将枪一摆,化作一道黑幕,恰把阁顶通道罩住了。
走进那道黑幕,小上清阁的灯火黯下去了。眼前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到滴滴答答的雨声。雨点打在窗棂上,风轻轻摇着窗子,忽然呀的一声窗子开了,一个声音笑着:“你来了?”
星月的光从窗子进来,照亮一张熟悉的脸。于是温良玉也笑了,到他跟前坐下:“是的,我来了。”
“你虽来了,但很快又要走了。”那人也笑,沙沙给他斟满一杯酒:“有时我真羡慕你这般地自由自在,一时在这处,一时在那处。我远远地看你背影,却无法与你一道翱翔——今日一别,再见到你还不知是何年月呢。”
“你只看到我的自在,其中的漂泊你是不能懂的。”温良玉将五指拢上他的手:“开心一些,我就要到桐州去了。我为你把花儿带来,你就能快活很多。”
“你觉得这样我就快活了?”对面的人浅浅地笑:“你真不是为了躲开我?”
“看看,你又这样。”温良玉皱了皱眉,有些不悦,但仍是耐着性子说道:“放心,我会带着它回来。”
阁中的光黯下去了。再亮起来时,温良玉牵着马走在大河旁,身边是另一个熟悉的人。马儿在他们身侧咴咴,间或低下头掠一口衰草。秋风飒飒,那人在他身边笑道:“果真要走了?你果然还是更在意他一些。”
“当初武皇帝几次想发兵越地,只为寻得那朵花。我想那并不只是一个传说而已。”温良玉捡起块石子,在河面一连打了好几个水漂:“你我也不必做那儿女姿态了,我已准备妥当,这次务必成功。”
“越千山水,踏万里遥。你有这般豪情,我也只能助你。”那人洋洋一笑:“你到了桐州,千万先在白石堡停停。我估摸着文皇帝的遗物就在那里。”
风吹得岸边的草伏下去,四周又陷入黑暗。但在这片黑暗之中,温良玉却看到了此行来的目的。那是一只青玉瓶子,在黑暗中汩汩淌出雪亮的光。小上清阁的灯火,墓园的浓雾,忽然出现又消失了的人,全都是从瓶中涌出来的。温良玉欣喜若狂,伸手去取。可五指才一挨着瓶壁,他立即发现不对劲了。
巨大的震动从瓶中传出来,与这震动同时出现的是冥灵的咆哮。
——你不是白衣社的人!
足以撕碎空气的裂响从身后袭来,带着振翅般的呼啸。温良玉将那瓶子往怀中一掖就地滚过,鹏翼枪已将他刚才站立的地面击得粉碎。长剑无法与战枪正面相搏,温良玉也不想与那万人敌的鬼雄纠缠。他一跃而起,朝楼梯的方向夺路而逃,但武皇帝的阴灵又一次拦住了他。
拼了!据说鬼神也是怕铁器恶人了。
反手一剑将那影子刺了个通透,阴冷的液体溅到温良玉脸上。鼻尖有松烟气味,那背影也终于转过身来——居然前面也是一个背影。
是墨变!
温良玉顿时反应过来。他从卷轴中看过这项绝技,画师把精魂汇集笔端、凝于纸上,那些画儿平常挂在墙上不过装饰,但禁止一旦触动,就是最忠实的守护和最隐蔽的杀手。这从画中跃下的武皇帝,属于它的画轴是哪一幅呢?
鹏翼枪在身后追着,温良玉从白石上看到那枪势如渗入水中的墨渍般腾起淡淡的雾。他几乎将小上清阁顶的画都扫遍了,还是没发现诸如军旅、战场一类的画卷。心砰砰狂跳,他的身体开始承受不了这般负荷,眼前一切都晃了起来。
错了。温良玉猛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武皇帝怎会在文皇帝的灵所摆放这样东西?他终于发现一幅绢册,上面一个侧影正坐在水边仰望星辰,侧影身边大片留白。
就是它了!温良玉一咬牙把它扯下来,逃至栏杆边。墨影风一般袭来,温良玉避无可避只能将身一仰同时抖开绢轴。墨影瞬间被吸了进去,放下战枪静静地站在文皇帝的侧影旁。
但啪的一声,白石栏杆却被鹏翼枪击断了。咯啦啦一声响,温良玉和断裂的石料一同跌落小上清阁。在一派朦胧中,他看到以前似乎出现了一个人。
那依稀是侍琴的眼睛,又像是左康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