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青山曾为雪白头 > 5 姑苏城(4)

5 姑苏城(4)(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对我微笑 一如当年 火影论坛体发现弟弟喜欢男人怎么办 花错并蒂 剑途 占尽风情向小园 特案组 冰棺女尸 午夜馒头铺 国师上大学 [韩娱]熊猫不爱理想型

即使天蒙蒙亮时才将将睡下,卿云仍是早上六点准时醒来,多年上学念书养成的习惯,看来一时半刻是改不了。

卿云迷迷糊糊在床上躺了许久,也没能再次入睡,倒是做了些模糊的梦,脑海里闪现的都是些支离破碎的画面,只得慢腾腾的起了床。

外婆早早去了茶楼,外公有晨练的习惯,之后会直接去集市上逛一逛,一般中午才会回来,而陆成不到十二点大概不会醒。

至于谢白,他好像也不在。

卿云轻叹了一口气,洗漱完毕,桌子上有留给她的早餐,放进微波炉简单加热了一下,自己一个人慢腾腾的吃完。

然后搬一把摇椅放在院子里棚架下,泡了一杯牛奶,拿几本书,打算就这样打发一天时间。

坐下来,书才翻过两页,便听见什么响动,她回头看了一眼房顶,吓了一跳。

“你,你怎么在这里?”

自家房顶上坐着一个人,赫然是谢白。

谢白向她招了招手,顺着梯子从房上慢慢下来,走到她面前,信步闲庭,极其自然,

“抱歉,吓到你了。”

卿云看着他轻拍了拍衣衫上的尘土坐了下来,还是愣了片刻,

“没事,可是你在做什么?”

“太久没有在高楼大厦稀少的地方呆过了,一时冲动,想看一看日出,看看第一缕晨光洒在这江南小镇的模样。”

他竟是在看日出,卿云有些好笑,“那感觉怎么样?”

“爬上了房顶才发现忘带相机,想要折返去取时却又舍不得了。”

“反正还有机会。”

她为他也倒了一杯牛奶,谢白失笑,但还是低声道谢。

卿云心里小小踌躇了片刻,开口道,

“你来笙溪要研究什么呢?”

谢白想必只将她当做小女孩子,耐心的向她解释:“学术界对于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的研究从来没有中断过,这也是我一直致力的方面。江南民居是中国传统的八大建筑流派之一,精致秀美,难得遇见没有经过过度开发,保存如此完好的古镇。你从小在这里长大,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但从建筑师眼中看来,却要复杂的多。”

“这就是所谓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那你从这间房子中看出什么了?”

“昨晚听陆伯父说,这间房子是祖宅,建造时期大约在明嘉靖年间,十年前整体维修过,但关键部分保留了下来,精巧细节完好无损,维护很是用心。”

他讲得平缓淡然,好像是科普的纪录片一样专业,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的区别,从大体结构上来讲,是土木承重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区别,细微之处,就数不清了。比如这里的飞檐,斗拱——”

卿云随着他所指向檐下看去,听他说:

“斗拱是木构建筑最关键的部件之一,承重过渡装饰,还有瓦当,众瓦之底,是锦上添花点睛之笔。”

“原来有这么多讲究。”卿云并未注意过自家屋檐下的这些细节,有些惊奇,“江南多雨,那这些是不是也有关。”

“对,也可做挡雨排水,传统建筑向来是精巧绝伦,美观又实用。”谢白抬头细细端详,沉吟道:“这个瓦当是莲花纹饰,起源很早,但数量不多,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土而渐渐兴盛,还有其他诸如云纹,兽面,也有文字......”

“长乐未央?”恍然想起,曾在长安城时,一次上元节,他抱着她点灯笼,檐下一瞥,依稀有这四个字。

谢白看了她一眼,点头:“是有这一种,瓦当造型千姿百态,很有研究和欣赏价值,所以也会有人专门收藏。”

“这个,也有人收集?”看起来也不过是泥土陶瓦,总是不及其他古玩精美。

“厚重坚实也是一种美,曾祖父以前酷爱收藏瓦当,只是后来几经迁徙,便不知到都流落到哪里去了。”

清末民初,那个年代确实动荡不堪。

“是不是很无趣?”

见卿云不说话,谢白笑了笑,

“只是些枯燥的历史和数据,可能太过刻板了,艺术有时需要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但建筑不同,它拥有完全实用性,所以它必须是严谨的艺术。”

卿云摇头,“怎么会?很有趣,我...喜欢听这些专业性的东西,我也想知道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墙一柱,在建筑师眼中是什么样子的。”

“只是有些奇怪,”她有些不好意思,“我以为建筑师都是负责设计图纸,监督工程的,你这样倒很像是历史研究。”

“建筑师也有很多从业方向,就像你所说,有设计方向,工程方向,还有...”谢白莞尔一笑,

“如我这样不务正业的,闲来无事,喜欢研究别人家百年老宅的屋檐和院子。”

“能被研究的就都是学问,我家庭院还差强人意,外公喜欢布置,花了不少心思,外婆也经常打理,早知道会被一位建筑家研究,一定下更多些工夫。”

天井格局是典型的“四水归堂”,小而精致,方桌石凳,棚架上弯弯绕绕浓密碧绿的葡萄藤,结着一串串尚未成熟的青涩果子,一旁黛色陶缸里养了几尾金鱼,波光粼粼,还有几株枇杷树。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她读过这一句后,就在院子里种下了枇杷,可惜不会养,死了几次,终于成活。

那年,她七八岁,并没有新丧的妻,只是为无所不用其极的留下些念想,留下有关那个白衣公子,那一世繁华落尽长安城真实存在过的念想。而不是谁午后南柯树下的一场春秋大梦,了无痕迹。

而今,她念念不忘已忘却前尘往事的故人,望着那几棵枇杷树,淡然置身事外,

“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这院子打理已是用心。”

并非物是人非,只是独她是旧人罢了。

谢白走到鱼缸旁,卿云也随他走过去,想起还没喂鱼,便捏了一把鱼食洒下。

“金鱼刚买回来时,外公嫌每天投喂麻烦,一次洒了好多鱼食,撑死了好几条,只得又买了一回。”卿云惋惜道,现在这些金鱼都是归她来喂养。

听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所以它们连刚吃过食也不记得,只会一直吃下去。人世三千烦恼,说到底还是因为记性太好,该忘的都忘了,也许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她也试图忘记,可所有的顿悟都在一夜间烟消云散,再次被打回原形,或许她一直都是那个心窍未通,尘缘不净,非清心修行之命的,唯一长的本事就是学会了自欺欺人。

所以她此刻可以告诉自己,她不想做一只鱼,因为撑死这种死法毕竟还是太丢人了。

水中的金鱼竞相争抢着鱼食,鱼唇一张一合,憨态可掬,谢白看了片刻,不禁失笑:

“原来这里也讲究九尾鱼。”

鱼缸中确实有九尾鱼,卿云奇怪,“这有讲究?”

“‘九紫火,但右弱星,为吉星,可以旺财’,九条金鱼,八条红色,一条黑色挡煞,大吉大利。”

“你懂风水?”

她诧异于他的博学,毕竟他是外国留学回来的理工高材生,竟然也会懂这些。

谢白解释说:“香港那边普遍比内地信风水之说,家父尤甚。我并不信神佛,但风水之说也不全是迷信糟粕,有许多看似玄之又玄的东西,在科学上都有合理的解释。古代的建筑师大部分都精通风水,称为堪舆之术,在建造房屋之时大有益处。曾祖父与祖父都比较老派,学了西洋的科学,也学了祖上传下来的风水,以此教导后辈,我少时也读过一些《周易》《堪舆经》之类的书籍。”

卿云一时语塞,犹豫片刻,“不信神佛,却也可以懂风水吗?”

“人生是矛盾的不是吗?我们不应该因为一己偏见而轻易否定存在了几千年的惯例。为未知的事物编造普遍理解范围内的解释,未尝不是一个迅速普及大众的好方法,可是时至今日科学已经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就不该再盲目信服了。”

他说得条理分明,理智冷静,让人忍不住赞同,卿云并没有想出反对之处,只能闷闷道:“迷信科学,也是迷信。”

“科学带给人类的未必都是好处,其实我信奉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谢白轻笑,这一笑晕开了眉目三分柔软,俊秀雅致。

是他,也不是他。

原来一生一世的距离,那么远,也那么近,近得触手可及,远得咫尺天涯。

她低头,盯着那鱼缸里自在游来游去的,据说大吉大利的九尾金鱼,轻声问,

“你是不是还没有吃早饭?”

目 录
新书推荐: 白月光怀孕我让位,死遁后渣总却疯了 末世大佬穿七零:全家争着宠我 说好等死,天官非要赐我成仙 四合院:从铁路技工开始进步 财神奶团驾到,我靠开挂当团宠 契约教授,他的小青梅藏不住了 苟在美利坚,我能拾取万物词条 明抢 服输 空降的禁欲上司,是我前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