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征途(1 / 1)
他让我挽着他的胳膊,用幸福的笑脸不时低头看看我,生怕我会突然消失。
车子在乡间公路上行驶着,两边熟悉的景物闯入眼帘,唤起了思乡之情。那一排排高大的杨树,一座座白墙红瓦的传统小楼,平坦广阔碧绿的麦田……
生我养我的家很快到了,那个熟悉的桐门楼出现在我面前,慈祥的爸妈正站在门口接我。
父母见到孩子,孩子见到父母都是无比的欢喜。只是当准女婿阿册站在他们跟前时,他们的笑容多少是有点勉强的。毕竟年纪大了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嫁得近些,而不是千里之外的异乡。
但是,来到家的就是客,好歹也要招待。
吃饭间,阿册怕我饭桌上忍不住呕吐,引起父母怀疑,就事先准备好可乐饮料摆上桌。当然不忘给两位老人一人一盒纯牛奶,看着细心周到体贴,长相又一表人才的阿册,父母甚是从心眼里高兴。远近不是问题,只要女儿嫁得好,生活幸福在哪里都一样。
晚上,阿册被安排在村东头奶奶家休息。农村杂活多,整天忙来忙去,阿册自从来到我家,不管脏活累活他都争着干。身上那件西服早换成牛仔布衣,干起活来麻利又帅气。村里人见人夸,虽然阿册与讲着家乡话的村人言语不通,但从善良淳朴的笑脸上知道大家是在赞赏他。他在我家什么都好,只有一点,就是他吃不惯我们的馒头。他已经在这里住了一个星期,可一口馒头都没吃过。整天不管干多累的活,只喝一点稀米粥。奶奶见他不吃馒头,便催他吃;可他就是不吃,奶奶又急又心疼,善意地骂道:“奶奶那个脚,不吃馍能受得了!”
果然,阿册半月不到,人已瘦了一大圈。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别人家的娃儿也是爹生娘养的,在这儿一直吃不惯,饿得这么瘦也不是办法。罢了,闺女留一天是留,留一年也是留,还是跟女婿回去完婚去吧。
当爸妈当着我们的面把他们的想法说出来后,阿册激动得眼睛湿润了。他是多么高兴!原本我和他想着,怎么着也得在我家住上一个月的,没想到父母这么快就同意我们走了。
临走前,阿册郑重其事按我家的习俗聘礼聘金都奉上,又出钱摆了宴席宴请我们的亲戚朋友,算是宣布我要出嫁了。最后又去镇上开了结婚证明,好在他的家乡办结婚证。
流着泪拜别了父母,跟着阿册又踏上回他家乡的征途。这一路颠簸,我的身子就更吃不消了。到他家乡后,又不同于我家平原,山山水水爬个公路也是忽上忽下,山路十八弯。还没到家我就给撂倒了。
我在床上足足躺了一星期,身体精神才算好起来。这儿的人民更淳朴善良,知道我在虚弱中,来看我时都轻声轻语不敢惊扰。直到我微笑着从房里慢慢走出来,抬头仰望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他们才热热闹闹泳来于我拉话。他们方言说得慢一点大致能听明白,听不明白的阿册就帮我翻译。
在我躺倒的这几天,阿册和家人忙着添置家具布置新房。结婚那天,阿册的小妹把从山上摘来的鲜花编成了一个漂亮美丽的花环,戴在我盘好的头发上。顿时让我羞答答的小脸增添了许多娇艳。
穿着婆婆为我赶制的红嫁衣,挽着阿册在乡亲的簇拥下,我们拜了高堂,拜了天地,然后欢笑的众人把我们的头抵在一起,算是夫妻对拜了。
婚宴大摆了三天,公公婆婆喜欢的合不拢嘴,阿册更是每时每刻都脉脉含情望着我。
新房里,阿册拥着我,轻吻我的唇,用火辣的眼神盯着我动情地说:“现在,你终于真真切切属于我的了!而我也真真切切是你的了!”听罢,我忍不住泪流下来,如此真性情的男人真是我三辈修来的福气。今天我的人生走到这一步,我已为他妻,过去与晓源的情分就让它过去吧。今天开始我的人生得重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