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第 35 章(1 / 1)
不一会儿,陛下才把自己拾掇干净。他转过身来时,虽然周览群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仍然呆了一瞬。
只见陛下容貌美好,尤其是如此妆容整洁的样子,惠心妍状,尽态极妍,姱容修态,眉黛青颦,仙姿玉貌,形貌昳丽,眉目含情,只这么轻飘飘看了对方一眼,就勾走了周览群的三魂六魄。
陛下笑着走过来,仰头望着他,递给他一支笔,道,“览群,替我画眉。”
这句话一出,周览群突然心中忍不住涌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使他情不自禁地抱住陛下,热烈地亲吻他的额头,他的眉眼。
他亲到陛下的眼睛的时候,陛下忍不住把眼睛闭起来,睫毛却不堪重负地剧烈抖动着,扫在周览群的嘴唇上,让他的心软得一塌糊涂。
周览群死死揽着陛下,恨不得把他吃进去。直到陛下痛苦地呻.吟一声,周览群才恍然大悟地放开他。
周览群控制住自己,后退一步,苦笑道,“陛下,你既然对我无情,又何必这样。您这样无异于把臣的心千刀万剐啊。”
陛下低着头轻声嚅喏,“……你安知我对你无情?”
然而这声音太轻,周览群并没有听见。
。。。。。
周览群被陛下按着换上一套女装。周览群身材高大,五官刚硬,是一副标准的美男子的模样。
换上女装也是不伦不类。
陛下凝视一会儿,觉得他这样看起来不像一名女子,于是给他涂上厚厚的妆容。可是这还是挽救不了周览群的容貌,于是陛下找来煤灰把他涂黑。
这一涂完,陛下就噗嗤一声笑出来。周览群这黑漆漆的模样,活活就像一个烧火丫头。不过他壮归壮,这样看着总算还是有些好看的。
陛下忍不住伸出手,勾了勾周览群的下巴,调戏道,“小美人,你真漂亮,是个黑里俏呀。”
周览群本来黑的脸顿时变得更黑。
周览群上去就把陛下推倒在床,单手压着他的肩膀,做出一副流里流气的模样,道,“小美人儿,跟着大爷怎么样?大爷保证伺候你舒舒服服。”
周览群第一次用他那张正义的脸做出这种姿态。陛下看了半晌,呆住了,脸红红道,“好,好好看。”
周览群看着陛下,默然无语。
两人偷偷摸摸地到了宫门,拿出令牌给人家看。守门的侍卫都没多看一眼,就放他们出去了。等他们顺利出了宫门,陛下却不知道该去哪里。
周览群建议道,“今天是大年初一,西市上说不定有些什么新奇东西,我们正好去看看。”
陛下点头附和。于是他们去了西市。
今天街道上格外热闹,打扮形形□□的小商小贩拖着架子在街上吆喝,琳琅满目的新奇玩意儿让陛下应接不暇。街上来来去去的除了男子,还有大家小姐成群结队地出来玩,花枝招展的一群群,看得一些人转不过头。
当然,陛下也是其中一个,只是他自己丝毫不知情罢了。
这些人当中,最新奇的莫过于一队牵着骆驼的异国打扮的商人,骆驼在低头缓缓吃草,商人就用半生不熟的大雍国的话唾沫横飞地给周围的人介绍他们的骆驼,这骆驼让人摸一下就要收几个铜钱,可是还是有好多人因为新奇要去摸摸,还有人试图去坐一下。
突然有人起哄道,“你们的舞娘不是跳舞跳得好么?今天不如让她出来给我们跳一下。”
商人做出难为的表情。
有人又说,“让她出来,跳得好爷有赏。”
于是商人喜滋滋去叫舞娘了。
陛下也要凑进去看看,然而个子太矮,一下被人挤出去了。周览群搂着他,示意他往上看,陛下顺着看去就看到上面就是一家饭馆,饭馆靠窗的位置正对着下面的人群。
于是陛下和周览群就去了上面靠窗坐着。正好就看着下面那个胡姬开始翩翩起舞。她穿着和中原不一样的衣服,头发编成一绺绺的小辫子,她在旋转飞跃的时候,格外美丽,周围的人就大声拍掌叫好。
陛下无法欣赏那种异国风情的美貌,看了一会儿,就渐渐觉得无趣。
周览群让小二上了香瓜子香豌豆和茴香让陛下吃。陛下夹了几颗豌豆,却不愿意去碰那碟瓜子。
周览群一眼就看清了陛下的心思,于是拿了一个空碟子把瓜子剥好放在里面,然后推到陛下手边。
陛下丝毫不客气地吃了。
过了一会儿,这里的饭馆的说书先生走上来。这说书先生名气大,许多人都是冲着他来的。于是陛下看见好多等待已久的食客坐上去,下面看跳舞的人也都不看了走上来了。
说书先生理了理胡须,道,“今日我们说些什么呢?”
有食客提议道,“说说皇后娘娘后宫内围吧。”
又有人说,“不如说现在天下大势?我看北边鞑虏来犯,你们如何看?”
还有人道,“还是说说摄政王吧!”
说书先生道,“这倒是不错,我们就谈谈这个权倾天下,不可一世的摄政王。”
陛下在一边听着,顿时来了兴趣,竖着耳朵听起来。
说书先生道,“摄政王殿下本是普通人家出身,他父亲是个多年来郁郁不得志的郎将,母亲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庶女。生出摄政王这样的儿子来,不知道是上辈子修了哪辈子的福气。”
说书先生清了清喉咙,又道,“摄政王十来岁就能够举起祭天大鼎,熟读兵书,十四岁扬言要领兵踏遍大漠,把这些地方尽收大雍。靳将军听说这件事,欣赏他的胸怀,便把他收入麾下,让他做贴身的侍从。摄政王天生便是带兵打仗的料,小小年纪,便十分不得了,能够独自带着几万人马驻守边疆了。后来的时候,靳将军死后,就把他推荐给先皇。本来他这样的莽撞的人,是不适合呆在皇城的,然而他偏偏手段了得,在先皇身边混得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