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为养家糊口?京城白富美竟舍身开药庐敛财无数?!(1 / 1)
从宫中回来,云缨便是彻底赖在了府中,平日里基本上都是在研习医术,闲来无事之时也会和国公爷对战几招,不过如今国公爷到底是老了,云缨的招数路子又集合了多派之所长,竟是让得她时常占了上风。
初回京之时,由于与林氏婚约,云缨所受到的关注可是一点也不少。可是如今这位大小姐除却太皇太后传召,平日里几乎都是呆在府中不出门,就连其他府邸递过去的折子都被她以养病之名一一退了回来。
老先生留下的医典内容极是丰富,云缨的资历尚浅,阅读起来总是要多花费一些时间,将不懂之处一一记载下来,飞鸽传书寄给老先生寻求解惑。
这位老先生虽说一直在江湖之中过着隐姓埋名的逍遥日子,不过这般见识却并非普通老者所能比拟,想来老先生在年轻之时应该也曾经在江湖之中有过什么响当当的名头。云缨也曾经问过几句,老先生却始终是闭口不谈,她也就只能无奈放弃。
理论知识逐渐掌握,随后便是需要临床实际经验,在府中窝了这么长时间,云缨心里也有了决断。将此事与父母稍作商议之后,第二日云大小姐就在国公府附近买了一处铺子用以药庐,一来能给自己增加一些临床经验,二来倒也能够成为一个传递消息的最佳地点。
京城这么多大小姐之中,云缨和霓凰着实是最为独特的两位,霓凰倒是还好毕竟是南境之人,行事作风与京城中人有所差异倒也正常。
可云缨却并非如此,国公爷如今闲职在家,落了个悠闲自在,偏偏这位大小姐却是可劲地往外折腾。先前江湖游历了这么多年,如今回京之后甚至还开起了药庐来,堂堂国公府大小姐屈尊在外抛头露面还行医救人,这在京城贵人圈子里可是惹了不少流言蜚语。
梁帝初闻此事心中也有些好奇,便是趁着国公爷进宫叙旧之际,貌似不经意之时开口问道:“朕倒是听说,前些日子云缨那丫头在京城开了一家药庐?”
国公爷轻轻抿了一口手中清茶,有些无奈地笑道:“阿缨那丫头的性子,陛下您也是清楚的。她跟着那老先生学了这么长时间的本事,若是一直待在府中倒是荒废了,趁着她自己还有些兴趣,我们也就由着她继续折腾了。”
梁帝挑了挑眉,想起云缨那丫头也不由得轻笑了一声,道:“你们倒也是心宽,云缨毕竟还是国公府的大小姐,是朕亲封的郡主,一直在外抛头露面总归不合适。你且劝她几句,自己注意注意就好,可莫被他人抓了错处就是。”
国公爷放下手中茶盏,站起身来躬身行礼,谢道:“多谢陛下提醒,臣回府之后定会好生劝诫于她。只盼着这丫头,可莫辜负了陛下一片好心才是。”
梁帝勾唇笑了笑,吃了块点心便是扯开了话题继续攀谈起来。
国公爷在京城虽然名望甚高,可终究不涉党争,没有实权,再加上从一开始便是一心辅佐于他。梁帝虽并未开口说些什么,可是对于这位国公爷的信任倒也不是常人所能比的,尽管因为当初林氏谋逆一案,终究还是生了些嫌隙。
不过细细想来,梁帝倒也并未将国公爷和这叛乱谋逆一事扯上关联。到底是一起长大的,这位的性子他倒也是清楚,谋反叛乱一事可是比不得他宫中的一些画作乐曲来得重要,虽说警告试探没有少,倒也是没有削弱云氏一族的荣宠。
云缨的药庐不同于寻常铺子,自有她自己的一套规矩,家道贫困者可免去诊费,富贵人家诊费也会比寻常百姓要更高一些,至于寻常百姓则看品性而论。
凡行事不端者,谋财害命者,欺辱弱小者皆不是受欢迎之人。若有想要找麻烦的,那更是简单,药庐之中可还是有着国公府府兵坐镇,若是真的出了这档子事,云国公想要好生惩戒一番,留了一口气丢给京兆衙门处置就是,倒也说得过去。
药庐之中除了她之外,还有几个经过严格筛查,家世身份皆是清白的医女在旁协助,应有的大夫也是一个不少,都称得上是杏林圣手。
药庐初设之际,前来此处看热闹的人倒是占了大多数。毕竟这位药庐掌事人可是国公府的千金大小姐,无论是平民百姓亦或者是京中贵人都是有意过来瞧瞧热闹探探虚实。
云缨学习医术时间虽并不长,可老先生的教导再加上她自身天赋,如今的医术水准虽说暂且比不得琅琊阁老阁主,却也算得上是小有成就,给京中这些百姓贵人诊病倒也不会特别困难。
前些日子尚且只是一些风寒感冒的例子,开了一些方子抓了药让他们带回家喝了几日便是。老先生的医术手段与旁人不同之处太多,单说这风寒之症,手段却是不下数十种,不过因人而异,届时查准了发病由头自行选择就是,效果倒是比起一概而论的其余方子要好上许多。
一时之间,云家大小姐的医术之神奇在京城之中可是传的沸沸扬扬,云缨听了倒是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继续呆在药庐之中继续行医救人,日子倒是比起之前要充实了不少。
传言毕竟是传言,她也不是什么大罗神仙下凡,若是当真是死症,饶是她拼了性命也不过是延长一些寿日,除此之外倒是没有什么能够帮忙的。
云缨的药庐来往的病人越来越多,京城之中的布置也在旁人不知的情况之下悄悄开始。云缨这一手治病救人的功夫倒是拉拢人心,拓展人脉的绝佳利器。
药庐开了不过短短两月时间,她便是借着治病的由头,将六部尚书都给认了一遍,还因此得了不少厚礼,云国公府府邸比起寻常倒是热闹了不少。
诊费算不上高,有时见病人家道贫穷,甚至连一分钱都不曾收受,于此一来,这位大小姐在百姓心中的声望可是水涨船高。大家都说,这国公爷家的大小姐当真是一颗菩萨心肠,与他们所见识过的那些欺男霸女欺辱弱小的豪门子弟比起来,当真称得上是楷模……
不过有些时候,这位官二代中的楷模还是难免遇到了麻烦,就比如说眼前这位不知好歹花样作死的贵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