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丑媳妇”上门(1 / 1)
二十三层是应晖大哥所住单元的顶楼,此时在美国生活多年,早已习惯住别墅了的应晖夫妇是根本不能理解楼层在一栋楼里的区别与重要性,不过对于本就不打算在大哥家住的应晖不想也不需要去弄清楚。出了电梯,正对着的一户人家就是应晖大哥的家,本来双手提着礼品礼盒的应晖大哥将东西腾到一只手上拿着另一只手拿钥匙开门。
门一开,门外的人就听见从家里厨房里传来的烹饪的声音,还不等应晖和默笙有什么反应就只听正要换鞋的大哥对着里屋大喊一声:“爸、妈,看看谁回来了!”,随后就听大哥对后面的应晖夫妇说:“老二、弟妹,快进来,鞋就不用换了,快进来吧!”听到大哥这么说,应晖也就顺势停下了正准备弯腰下去拖鞋的动作拿着准备给父亲的礼物让默笙走在自己前面,两人一起随大哥进到家里。
一户中国普通小康家庭的客厅是什么样的,应晖和默笙都不知道。但眼前大哥家客厅布置,应晖知道自己寄回来的钱,真的如自己之前所想:几乎全部都进了大哥一家的口袋里。坐在沙发上的父母在听到有人回家开门的声音后,以为只是大儿子回来的二老有一个想要问候的嘴形动作,然还没等到母亲问候出声就看到了紧跟在大哥身后进家的默笙和应晖,当看到不曾回过婆家、更没有伺候过自己一天的小儿媳和常年不回家的小儿子时应晖的母亲停住了马上就要出口对长子的问候,挺了挺腰板和自己那自始至终都没有动过的老伴继续端坐在沙发上。
走进客厅,虽然应晖也注意到了母亲刚才的那一系列的动作,但在应晖将手上的东西放好后,应晖还是面无表情的装作没看到母亲刚才的动作一般一边牵着自己身边默笙的手像在自己家一般走到沙发边和默笙一起坐下,一边淡淡的叫了一声“爸、妈!”
默笙想像不到如果爸爸还活着,自己在时隔多年后回国回家,自己和爸爸的见面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但默笙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绝对不会是自己回家后对着他们叫了一声“爸、妈”后不但没有冲到自己面前抱抱自己、亲亲自己,反而是冷漠的叫自己轻一点,因为他们的孙子、自己和应晖的侄子正在跟同学打电话聊天。大哥的儿子名叫应易,应晖还记得当年自己去美国时他大概才五六岁,是一个马上就要上小学的胖小子。这么多年过去了,应晖发现,过去了的时间不仅体现在自己和默笙的身上,时间更体现在了眼前这个当年还是一个小胖子的小侄子身上,现在的他已经长大了。也真的是巧了,就在应晖拉着默笙在沙发上坐下的刹那,刚才还在打电话的半大孩子正好挂上了电话。
“臭小子,这是叔叔,不记得了?!”大哥走过来一巴掌拍在刚刚挂上电话的儿子应易的头上。
本来应易因为父亲无缘无故打在自己头上的一巴掌而有些恼怒,但当听完父亲说眼前这就是早年到美国留学发展,现在已经是身价过百亿美元的硅谷传奇,自己的叔叔时应易突然间觉得刚才同学对自己说的计划有了实现的可能,而且还是很大的可能。“叔叔?”应易用带着疑问语气的声音轻轻的叫了声。就在孩子叫“叔叔”的时候,本来还在厨房忙活的大嫂也来到客厅。应晖的大嫂在和应晖大哥结婚前本姓黄,是一个青岛本地人,以前应晖不觉得,但是此时应晖看着刚从厨房出来的大嫂,看过外面花花世界、身边又有娇妻的应晖顿时对眼前这个之前还颇为顺眼的大嫂产生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怪异感觉。
大嫂露面加上听到侄子的声音使得应晖礼貌而又疏离的对侄子和大嫂点了点头,而后对自己旁边从来没有见过大嫂和侄子的的默笙介绍道:“默笙,这就是大嫂和侄子小易。”同时又对对面站着的大嫂和坐在沙发上的半大孩子介绍说:“大嫂、小易,这是默笙,我的太太!”
其实不用应晖介绍默笙也知道沙发上的半大孩子和带着围裙的来人是谁,但应晖特意的介绍,特别是应晖后面用的那句“我的太太”还是让默笙刚才还七上八下的心平静了不少。默笙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已经站在侄子旁边的大嫂面前:“大嫂,您好,我是默笙。不好意思,因为之前我还在读书,应大哥又忙导致我和应大哥结婚这么多年才回来见大哥大嫂还有小易。”
“哪里,哪里……小叔他工作忙嘛,你在美国要照顾小叔回不来也是正常的。”大嫂默默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个被幸福围绕着的弟妹。看着眼前的弟妹,虽然自己不认识她身上衣服的品牌,但不想也知道,默笙身上的这套衣服绝对不便宜,漂亮的衣服加上白里透红的气色再加上那一种由内向外散发出来的高贵气质,应晖大嫂的心马上就被一种混杂了自卑、羡慕、嫉妒的情绪给覆盖、占领。大嫂之前是没有见过自己这个弟妹默笙,但是却听见婆婆说过,而当年婆婆从美国回来后对自己这个弟妹的评价,应晖大嫂一直记得:漂亮,漂亮的仿佛就是那童话故事里的公主,但是却是一个只上的了厅堂却下不得厨房,中看不中用的。每个人都有攀比心、虚荣心,倘若是马路上的路人甲、路人乙,可能大嫂不会有那么深刻又立竿见影的感觉,但面前的这个人是自己的妯娌而不是马路上的路人甲、路人乙。所以此时此刻,大嫂是那么迫切的需要一件事来证明自己比眼前这个公主般的妯娌强。
一起生活了近二十年,大儿媳的心思身为婆婆的应晖母亲当然是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其实对于这个小儿媳,应晖的母亲是不太喜欢的,在老太太心里,小儿子当年说也不说一声就把婚给结了就一定是眼前这个小儿媳教唆的。本来对于大儿媳,应晖的母亲也是有着这样那样诸多不甚满意的地方,但那也是在没有小儿媳默笙比较的时候,现在自己最不满意的小儿媳就在眼前,作为婆婆,应晖的母亲也是乐于借大儿媳的手来让小儿媳知道知道应家的规矩。感情再怎么浅,父子却终究是父子。应晖的父亲看应晖已经和大儿子和大嫂打过招呼,且态度也没有什么看不起没什么作为的长子长媳,维护长子的老爷子也开始慢慢和应晖交流起来。
然而差距终究还是在十多年间拉的太大,是以纵使在交流期间应晖父子努力的寻找着共同的话题,几句话过后父子两人却还是慢慢的因为没有共同话题而相对无言起来。就在应晖和父亲为了寻找共同话题而做着最后努力时,作为婆婆的应晖母亲开口对默笙说道:“默笙啊,应晖要和老爷子说说话,你就先去厨房帮帮你大嫂,这样也可以顺道学几道我们家的家常菜,赶明儿你们回美国了你也可以做给应晖吃了。”
应晖听到母亲对默笙的命令。也许是因为应晖长期掌管一个上市公司,深谙专职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使命;也许是因为应晖太爱默笙,总之在应晖心里,默笙就只是默笙、是自己的妻子,她不是自己免费的管家、厨师!所以当听到母亲对默笙所说的话后应晖没有如在客厅内一众人的想法一样的保持沉默的让默笙去厨房帮忙,而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的笑着对母亲说:“妈,你让一个从来没有进过厨房,煮个粥都还需要菜谱的人去厨房帮大嫂?!要是默笙真的去厨房了,我保证,那绝对不是帮大嫂,而是在害大嫂!妈,你就行行好放过大嫂吧!”说着应晖不动声色的站起来将离自己有大概五六米远的默笙拉回自己身边一起坐下。
看着小叔这么维护弟妹,应晖大嫂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从来没有了解过眼前这个身份依旧变得非常显赫的小叔。但不得不承认,这一刻,应晖大嫂理解了默笙这个弟妹好气色的由来。若一个女人不仅有老公的宠爱还没有需要操心的事、不用下厨房为一家老小做饭同时还有钱来打扮自己,这样的女人怎么会不开心、没有好气色?看应晖都已经这么说了,应晖大嫂还能说什么?只能怀着复杂的心情慢慢的离开了客厅返回厨房。
默笙虽然知道应晖是因为维护自己不想让自己去厨房干活而这么说的,但咋一听应晖在他家人面前这么说自己,默笙还是有些不太高兴的:“应大哥,你怎么能这样说我?!”
看到默笙有点不高兴的这么说,应晖像之前一样的摸摸默笙的头安抚的对有点不高兴的默笙说:“默笙,我没有在说你,更不是责备你,而是说了一个事实啊。而且还记得我们结婚时我对你说过什么吗?和我结婚的是我的太太、是我的妻子,我娶的也不是一个免费的保姆、管家!(说着拿起默笙的手在手中轻轻的把玩着)而且你这还要画画弹琴、价值千金的手能和大嫂那双做惯家务的手相比吗?!术业有专攻,你这双手呢,就别去给大嫂添乱了啊!”应晖的声音其实并不大,但音量却刚好能让包括已经快走到厨房的大嫂在内的所有人听到。应晖大嫂虽然因为应晖的这一番话中暗含贬低自己的话而生气、难过,但考虑到自己一家的计划,应晖大嫂还是默默地进入厨房为一家老小准备吃的。
两个儿子放在一起,老太太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一直在身边陪伴自己的长子;但当应晖和默笙并列放在一块时,身为母亲的老太太又毫无疑问的选择自己的小儿子应晖。一辈子都在中国北方农村的老太太一直秉持着“男尊女卑”的不正确、落后的观念,再加上应晖现如今的成就,老太太就一直理所当然的按常理的认为在自己儿子应晖与默笙的婚姻中,默笙是为了贪图自己儿子的钱财而和自己儿子结婚的。
四年前和老伴儿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去美国看应晖时的画面,老太太至今还记得。当时小儿子应晖带着已经结婚两年有余的妻子默笙到机场接自己和老伴儿,在回儿子在美国的住所的一路上,虽然作为媳妇,在从机场到家的这一路上媳妇默笙一直对自己及老伴照顾有加,但是作为婆婆,第一次见到小儿媳的自己就是有种说不出、莫名的不喜感,总而言之反正就是不喜欢眼前这个已经和儿子“生米煮成熟饭”结了婚的小儿媳。
一天两天也许看不出来,但在自己在小儿子家小住了一周,就在自己老两口将要离开美国的之际,老太太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在小儿子家,不管是洗衣做饭还是其他家务,这个叫默笙的小儿媳都不摸不碰的,而家务则是全由儿子请的所谓管家、厨师来完成。
老太太自然是知道不管是管家还是厨师都是需要发工资的,于是心疼钱的老太太和老伴儿在离开美国前的最后一晚避开儿媳拉着小儿子进行了一场注定了不欢而散的谈话。犹记得当年在谈话中自以为是为儿子着想的老太太一开口就教育起儿子说有钱不是花在请管家和厨师上的,如果真的是有钱花不完,可以将花不完的钱寄给国内的自家人,于是老太太在一系列铺垫后终于不分青红皂白的向儿子提出要儿子辞退家中的管家和厨师,并告诉儿子应晖家里的家务理所应当的该由儿媳去干。“妈,没事的,最近默笙刚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结束了一个阶段的学习,让默笙休息一下也是应该的。爸、妈,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们不用担心我们在美国这边的生活!对了,我记得小易也已经快要上中学了吧?爸、妈,你们转告大哥大嫂,小易要补课啊什么的就去补!现在我这边条件也好多了,以后我每个月都会给小易打一笔钱回去,就当是我这个做叔叔的一点心意了吧!……”当时儿子怎么说的,仿佛应晖那时的每一句话都如昨天自己听到的一般,老太太到今天都还记得是那么清楚。
儿子当时是说儿媳才从学校毕业出来需要休息,因为第二天早上就要登上回国的飞机,老太太急着收拾行李再加上小儿子说以后每个月会给孙子一笔钱,初步满意的老太太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的安静的离开美国。但是现在呢,时隔了这么多年,儿媳还是不做任何家务,这让老太太受不了了。因为应晖当着全家人的面反驳了母亲的话,这让向来在家说一不二的母亲很是恼火。
正当老太太想教育一下自己眼前这个时隔多年不仅如当年一般风采依旧,现如今身上还隐隐的多了那么一份独属于已婚女性的柔美的小儿媳时,无意间的一撇,老太太看到了长子对自己不要说小儿媳的示意。老太太大概感觉得到大儿子一家有事找小儿子,为了长子后面好说话、能达到目的。收到长子示意的老太太虽然不开心,但还是顺从了长子的意思暂时保持了沉默,没有再说什么,然而虽然老太太没有发火,但客厅的气氛还是骤然下降到了零点。
零点的气氛让第一次和应晖回家的默笙很是尴尬,在默笙尴尬的同时默笙也迫切的想要将气氛回暖。默笙想拿出自己包里的红翡玉镯,但想到气氛骤然下降到零点是因为应晖维护自己,默笙放弃了现在就去用礼物讨好应晖母亲的想法。老年人最在意什么,默笙还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既然“小儿子”这条路行不通,那么默笙就决定向“大孙子”这条路前进。
默笙将视线转移到应易身上,默笙发现应易的眼神一直在自己和应晖身上来回移动。应易的眼神就这样对上默笙的眼神。伸手不打笑脸人,默笙对自己的笑容还是有那么些自信的,因为曾经应晖就说过:默笙的笑容是这个世界上最单纯、美好的笑容,在外打拼一天回家后若是能看到默笙的笑容,那么这一天的劳累就会瞬间不翼而飞。于是默笙对应易扬起了自己在面对应晖时的招牌笑容,同时尝试性的和应易建立交流:“小易,听你叔叔说你应该还在上学,但是现在还早而且今天也不是公休日,你怎么没上学啊?(说着,默笙原本温暖阳光的微笑渐渐变了,变成了那带有一丝矫捷的坏笑。)是不是因为知道叔叔要回来,为了能第一时间见到叔叔而逃学了?!”
听到默笙的话,应晖将原本自己都不知道在看着什么的眼神转移到了默笙身上,看着默笙淘气的坏笑,应晖宠溺的揉揉默笙的头,将默笙的头发揉得有些像鸟巢的雏形。头发被揉乱了,默笙当然知道,默笙几乎在应晖将要放手的同时猛的转头用自认为最凶狠的眼神看向应晖,天真的想用自认为凶狠的眼神来向应晖表达自己对应晖揉乱自己头发的愤怒。默笙是那种从里到外都很是甜美无害的女孩,应晖突然看到默笙脸上这个有趣的表情,应晖在默笙的注视下很不厚道的笑了,而且在默笙看来还笑的那么开心、夸张。
应晖夫妇这边的眉眼官司是这么的有趣,而应易那边应易和父亲之间的眼神交流也没有停过。在应晖大哥看来,自己一家想要在应晖身上达到的目的自己正愁没有合适的机会开口,然默笙问小易的这个问题就好比“一个非常疲惫的人想睡觉了,而这时正好有一个人送来了一个枕头”一般的让自己一家有了可以开口的机会。于是应晖大哥在儿子看向自己时向儿子使了一个眼色,是以就这样的有了应易下面这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暗藏玄机的回答:“我前几天刚刚考完高考,现在是在家等成绩。”
在应晖大哥和应易心里,一般人听到聊天对方说刚刚考完高考都会顺势的问问例如“考得怎么样啊?想读什么学校、什么专业?”这样类似的问题,两父子甚至都准备好了要回答默笙问题的答案。然而正应了那句“计划赶不上变化”的老话,心思异于常人的默笙并没有问出应晖大哥父子想要听到的问题,而是在听应易说已经考完高考后兴致勃勃的问应易:“哇,学生生涯中最长的一个假期啊!不过若是不计划好的话,这三个月铁定虚度光阴。小易,你想怎么过?嗯~~我倒是可以给你提两个建议:要么约上小伙伴在没有家长的陪同下你们自己独自去一些大城市看看、玩玩;要么就是放下所有的心思然后选一样之前你一直想学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学成的东西,例如一些乐器啊、一些艺术技能啊之类的。”
孩子毕竟是孩子,在孩子心中永远是玩排在第一位的。应易虽然很想这次叔叔回美国时跟叔叔一起到美国去,并在美国读大学,但在应易心中应易还是希望爸妈来替自己做完一切,因为他觉得自己还那么的小,在大人、特别是眼前这个叔叔面前自己的话永远没有爸妈的管用、有说服力。现在婶婶不但没有按自己和父亲的设想来和他们交流,问自己最不愿意谈起的自己的成绩,还隐隐的教自己怎样去度过一个难忘的假期!心思不坚定的应易瞬间被默笙带跑他和父亲原定的计划:“我听说你是在美国读的大学,你是考完高考去的吗?那当年你是怎么过考完高考后的这个暑假的啊?”
“小易,婶婶我是在美国读的大学没错,但是我不是考完高考的那一年去的美国,当年高考过后我有在国内读一年的大学。小易还不知道吧,我大学虽然是在美国纽约上的,但是论起国内的大学,我和你叔叔那可是真正的师兄师妹啊!……嗯~~当年的暑假,当年胆子小,不敢和小伙伴们一起没有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出去玩,所以考完高考我在家休息了一周后,我是选择了我一直想学的马术、茶艺和插花进行学习。小易,高考之前你学的一切你都会觉得是为了考试,但当你放下考试的包袱后再去学习,你会觉得学习不再是学习而是一种享受!小易,婶婶真心的建议你去试试“放下考试包袱的学习”,因为它真的不同于你之前的学习感觉,它很奇妙!”
……
眼看着应易不但没有按原计划借机向弟弟弟妹提出想要去美国读大学的想法,应易的思绪还不知不觉的被自己这个弟妹带跑、带偏,大哥着急了。想要打断他们的对话,但是大哥知道若是无端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样的行为是那么的不礼貌,而且就这见面的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从应晖一直以来的态度里,大哥就明确的知道,在自己这个十几年没有见过面的弟弟心里,不要说自己这个大哥及侄子小易,就是爸、妈,恐怕都不及默笙这个弟妹的一半。在这样的状况下,若是在弟弟应晖面前对弟妹默笙做出一些让弟妹不高兴的事情惹恼了弟弟应晖的话,大哥知道若真到了那时,自己一家想要在弟弟一家身上达到的目的可就真的不可能能成功了。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正当应晖大哥如热锅上的蚂蚁般急着想要擦嘴将客厅中正在进行的话题拉回自己设想中但不知如何开口时,在厨房忙活了有一阵子的媳妇端着两盘炒好的菜走出厨房。于是应家大嫂就这样在不知所以的的情况下、在自己丈夫那仿佛见到救命恩人的炙热眼神中边将手中的菜端上餐桌边叫客厅中的一家老小到餐厅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