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十。见禹王(1 / 1)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一年又悄然走过,爆竹声声辞旧岁,整个京都都热闹了许多。
张戟作为小辈,和许牧走街串巷,压岁钱把钱包装得鼓鼓的。
两个人难得的休假,竟撒了欢似的把整个京都逛了个遍。
“许牧,你怎么和个女人似的?比我娘都能逛。”
“你特么才女人呢!还不是我爹我娘又丢下我跑了,怎么,你作为我哥们还不陪我,还嫌弃我?”
“好好好,我错了,许大少爷你去哪儿?”
“恩……去妙音楼听曲儿去!”说罢抽出腰间的折扇,扇着向前走了过去。
张戟做了一个呕吐的动作,这才和他一起过去。
千机阁。
丫鬟小厮们嬉戏打闹,每个地方都挂着火红的灯笼,整个山庄充斥着喜庆。
但最该热闹的主楼内却安安静静,仿佛不受外面的影响。红衣男子坐在桌案上看着一叠叠的信纸。
白皙的皮肤在红衣下更显莹润,清冷的五官平添几分妖媚。
知月满意地点点头,果然她的眼光不错。
“有事儿说事儿,没事下去和他们玩吧。”
知月嘿嘿一笑道:“别呀,少主。少主,这不东离那边来信说他们十八亲自过来接您么。知月想着和少主一同前去,为您保驾护航,想必是极好的。”
男子看了她一眼,
“好好说话。”
“我想和您去东离!”
苏信放下手中的信,知月赶忙递上去一封,眼巴巴的看着他。
“我这次下去,自是要带上两个人。”
知月眼睛一亮。
“不过没有你。”
“为什么啊?”
“你武功造诣虽高,但这张脸太惹眼,不给我惹麻烦就不错了。”
“我可以易容的!真的!好少主,你答应我呗。”
“想去?”“想!”
“理由。”“钓汉子!”
“……”
东离的队伍来了,走的是小路,把苏信秘密接到禹王府。禹王听说人回来后,立刻就去见,只见一个相貌还算清秀的人,穿着一身青衣,坐在院子里喝茶。
“想必这位就是苏先生了吧。”
苏信起身行礼,禹王大惊赶忙把他扶起。
“先生别客气。”
“那在下就不客气了。”
“……”
“禹王殿下,在下此次来的目的就是协助殿下夺得王位。来时,我已经分析好了局势。”
“先生请说。”
“我如果记得不错,去年好像有一位六皇子逝世?”
“先生所说不错,算来也是几个月前的事。”
“殿下可知那人是谁?”
禹王沉默,过了半晌道:“是本王。”
“这么说来,王爷似乎有些心急了。”
“先生可有妙计?”
“若想杀人于无形,就要越要把他暴露在空气里。”
“先生的意思是……”
“听闻景王文武双全,为人耿直,可就是有一点,冲动浮躁,不易变通。四国战片刻不等,需要有一位领军人物。”
禹王想了想,大喜道:“先生妙计!”
“禹王殿下,在下还有一事相求。”
“先生请说。”
“在下想拜访景王一番。一来方便行事,二来在下素来只听人说却不曾见过,好奇罢了。”
禹王还沉浸在自己的美梦里,自然说什么应什么。
过了几天,苏信便下了拜帖。禹王也同景王妃打了招呼。
软轿停在景王府门前,便有小厮出来迎接引路。
景王穿着金色滚边的黑色长袍坐在正座上,深邃的眼睛透露着威严。
“苏先生。”
苏信起身作揖:“草民参见景王殿下。”
景王抬手,道:“先生是客,不必多礼,还请入座吧,”
“多谢景王殿下。”苏信坐下后,道:“草民随身在江湖,却也听闻过许多王爷的事迹,在下心生敬仰,故来拜访,希望不要打扰到殿下。”
“无妨,你既是四弟的客人,便也是我的客人。苏先生不必太过客气。”
“听闻殿下素来酷爱用兵之道,草民最近也在研究,可否请王爷指点一二?”
“指点不敢当,我自认为,兵之,民也。民富则兵强;民生则国强。”
“王爷此言,倒是与草民一位故人像的很。”
景王来了兴致,“先生不妨说说?”
苏信笑道:“那人也是善于用兵,不立之年却有自己的用兵之道,他认为将,士本无分别,虽说是兵,却也是民。说来奇怪,这人身处高位,却不喜打仗,每次打完仗都会跪一晚上为死者哀悼。”
“先生好机遇。”
苏信但笑不语,微微抿了一口茶水。
日暮黄昏
苏信起身告辞。
次日上朝,禹王便推举景王。
让东离帝君很是奇怪:“哦?你素来与景王不和,怎么今日这般懂事?”
禹王抬头说得正气凛然:“儿臣之前与景王争斗,只是觉得景王太过正气,处事不够圆滑,而如今关系到国家兴旺,自然能者上位,儿臣自知这方面远不如景王。”
东离帝君听了欣慰笑道:“难得你深明大义。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儿臣领命!”
“哈哈哈,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禹王一下朝便会了王府,和苏信把朝上的事说了一遍。
“先生认为下一步怎么办?”
苏信拿起杯盏轻抿一口茶水,轻笑道:“等。”
北辰二十七年秋,东离帝君命景王为大将军,西锦东离夹击南楚。
北辰二十九年夏,南楚投降。
北辰三十一年春,东离西锦开战,北齐加入西锦对抗东离……
……
……
“如今北齐加入西锦,合伙对抗东离。这对我们来说很是不利。”
苏信淡然道:“无论如何,这一天总会到。”
禹王还是有些担心:“可现下局势争持不下,时间一长难免……”
苏信微扬嘴角,“他有他的张良计,我自有我的过桥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