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李煜同人)莫愁歌 > 第30章

第30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极致的报复(假孕) (霹雳同人)记忆之门 红楼重生之黛玉 科学穿越谈恋爱 室友强吻了我怎么办 [lol]他是ADC 综穿之亲王 走在种田致富的道上 美少年梦工厂之父嫁全攻略 我心为你燃烧

若当年“渔翁”用这洪亮语音刻板地劝旧主安心,李煜或许会听得头疼……

不管那传言如何来,总之,劝旧主安心的说辞他不信。李煜笔下的“渔父”是归隐意,郑文宝扮渔翁不会是偶然。

幸而往李煜馆中去的江南旧臣谨慎,没将江南故地不该说的说出来。与大宋两位天子一起掩盖些残忍的秘密。

情感旧物,总生出惆怅意。当年确是气急败坏。在痛苦驱使下做出极幼稚的举动,只想去刺痛对方。

不过他不曾为达目的编造些什么,那些话句句事实。李煜来时已是开宝末,对先皇能有多少了解?那些过往他能知晓多少?

建隆年间蜀国妆奁充斥大宋后宫,并没什么好结果。

先皇用兵半生,国中战甲不解,不是为了赏花之瑰丽妍姿。

大宋□□皇帝,岂会如初晓人事之懵懂少年,为黄金笼中一只小鸟倾其所能?

这么想本该释然,胸间却堵了一团。

注1:入宋,煜以环卫奉朝请,文宝欲一见,虑卫者难之,乃被蓑荷笠,以渔者见,陈圣主宽宥之意,宜谨节奉上,勿为他虑。煜忠之。 《宋史.郑文宝传》

宋诏江南故臣皆许录用,文宝独不肯言,以是羁栖汴梁,不预仕列。后及后主已薨,文宝乃始举进士第,仕至兵部郎。 《十国春秋.郑文宝》

注2 :臣亡国残骸,死亡无日。岂敢别生侥觊,干扰天恩?——《不敢再乞潘甚修书》

下篇 妄语

太平兴国三年

崇文院不在庞大宫殿群中轴上,夜晚通常只有巡逻的禁卫经过 。所以李煜这一举多少弄出些小动静。有人领路,有人开门,有人掌灯。当然这动静比不得汴口的普光寺。

他是任性,随性而为,又不迎合任何人。

崇文院西廊为史馆书库,分经、史、子、集四部,白日正是来此地。随行人点亮了西廊几盏宫灯后听令退出了。

与白日不同,木架上数以千计的书卷似乎变成了千年来的厚重记忆。整个建筑中几点暗淡微光,像几个零星萤火,苦苦承受着千年的重压。连李煜也感觉到压迫。

移动的萤光最终停在一角,照亮处,正是白日想翻阅的《五代史》。

在这之前他已做了诸多掩饰,不欲人知自己意图。与一贯的无动于衷相比,此时他慎重多虑,小心翼翼。

李煜无疑是愁海,其面容却与此截然相反。哀愁凝结在神情中,面容里毫无痕迹。人们在他身上冠以“绝世”一词,一言才华,一言姿容。

纵然重重愁水不知多深,却不碍其清澈静谧。

止水,非死水。

两年前的七夕,他在汴梁街头听来一个故事。

故事中一人与他经历类似,李煜将两人归于同类。这有些奇怪,无视同在汴梁的刘鋹,却将久远得不知生死的人归为同类。

同类的命运早在两年间就有人告诉他了。而李煜听来,那虽不全是谎言,但定有缺失。

谎言与残缺,两者有别。

白日意外发现的第一卷卷首拓片,猜是先皇下令编写史书的诏令。

《五代史》数卷按朝代顺序标注得很清楚。取下《晋书》第一卷,小王朝帝纪卷很薄,内容不难寻,很快就翻到想了解的:

后晋军与契丹战。将领投敌,转而入都城,围皇宫。后晋帝欲自焚,被近侍劝说,最终奉国宝金印投降。

契丹主封其为“负义侯”,遣就藩国,封地在渤海国界的黄龙府。那是只出现在四夷列传里的地名。一路辗转艰辛,晋帝已后悔未点燃汴梁宫殿中的雄雄烈火。

待一行终至黄龙,又被召往黄龙西北千余里外的怀州,再到辽阳。晋帝宠姬,幼女皆被契丹人强夺。

到了后周显德年间,有人从辽国至汴梁,言这位晋帝还活着。记载就终止于此。

短短数行,未必能揭示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就无法判断对错,曲直,正邪。末世的中原大地根本不存在此物,更不提所谓“仁义礼智信”。

李煜也没读到后晋出帝本人在后晋高祖梓宫在殡时纳寡婶为妃,后晋军与契丹在阳城决战前夕出外游猎的行为。

从这数行记载他只能确定一件,那是在历代重演数次的规则:胜对败之放逐;强对弱之妄为。

物伤同类。像在看一幕由自己演的戏,这本是他要面对的命数,只是某个角色被上天玩笑地调换了。

说不清哪种更糟。

王朝末路诸多类似。晋帝自焚一出与金陵何其相同。没人比李煜更了解——崩溃的城墙预示日暮途穷,自此只余无尽长夜。欲了结,终退缩,说不清缘由。晋帝既已后悔,自己是否也该后悔?

合起书目,放回书架,不留翻动痕迹。心间已有宛然之记忆,复结之情感如水浪翻腾。要压制它们,可不如合上一本书那般简单。

之后,从史部转至集部,随意取了本诗集。为避免陷入某种境地,有个秘密才得见天日,只一时,随后又永归沉寂。

也是自取其辱——平天下者固无私怨,若“小鸟”真不离笼,听来仍觉可悲。

这不是因二世天子故事才有感而发。诗中总以□□白鹄喻眷侣。若“小鸟”为白鹄,“弹弓人”则是雄鹰,扶摇直上,翱翔万里外。既不可并肩比翼。白鹄也不可得知雄鹰在万里高空盘旋所见。

并且,“雄鹰”几乎主宰“白鹄”近一世荣枯。

人皆尊崇英雄。世人一旦认定英雄,敬畏以外还极易盲目:深信会引发怀疑,怀疑自身,进而舍弃自身与英雄的不同,让英雄引领,主导。像被印下咒。

李煜也未能全然幸免。

文人爱石。以石为乐。

陶渊明有“醒石”;杜甫有“小祝融”;白居易不藏石,只赏石,也留下一篇《太湖石记》…

爱石是因爱山。不可移山,就用奇石替代。

爱山,因山巍峨坚固,静默不移,经得住天荒秽,地衰老。

那个英雄正像山,力量从天性中来,反抗是徒劳。幸而李煜剩有最后一丝坚持。

“听你说过,以山中树木喻人心。每人是一座山,山间有树。树会被砍掉。那么,你这座遍布美木的山,任何人,如何砍伐,也伤不了树木丝毫。”武人的手常年握剑,掌心粗糙,指节突出。握成拳极大,象征主人所具有的力量。

这样有力的双手,作出抚花般柔情之举,总会显得笨拙。

笨拙,却朴质。朴质,则真挚:“所以…你必会原谅我。原谅我对你的所有。”

不是命令,不是请求,只是述说。但英雄的神情,眼神已表明他对此胜券在握。

李煜只当是妄语。

山间美木喻人之善心。孟子情厚而真,即便在战国末没有阴谋不曾用,没有信义未被背弃,也定要说服对人性之善有任何怀疑的人。那是圣人的崇高与尊严,不可成为英雄自负的助力。

这理由似柳条纤弱无力,相较李煜在心中列出不原谅之理由就是绝妙了。

跨出西廊,也带出了殿中仅存的灯光。身后响起门扉关闭声,千年的记忆被锁在身后,李煜重重吐了口气。仰头,天空无繁星闪烁,仅有皓月当空,风呼啸过树。苍苍月光令他想起南朝诗中一句:“佳期可以还。”

似是归期将近。

END

☆﹀╮=========================================================

╲╱= 小说TXT下载尽在http://www.shukuai.com---【书快电子书论坛】整理

附:书快电子书论坛 http://www.shukuai.com 【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

=============================================================═ ☆〆

目 录
新书推荐: 薄总,太太又跟人去约会了 农家长姐通古今,来回横跳致富勤 和美校太子恋爱后,忘删小视频了 从烧火丫头到钦差夫人 被退婚五次,她嫁残王夫君却躺赢 前夫别撩,姑娘我事后不认人 掏空全家,真千金替嫁北疆被团宠 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 首辅大人今天火葬场了吗? 替嫁绝嗣军官,早死的首长有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