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第 73 章(1 / 1)
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没有悲伤,没有欢乐,只有平平淡淡忽起忽落得曲调,却能让人慢慢放松心神,闭目静听,放空思想,眼前一片空白,一曲终了,崇祯皇帝方才慢慢张开双目,看到是阿九,有些惊异道:“九儿?”
因为军饷的事情他最近正头疼不已,脾气也烦躁了许多,变得喜怒无常,方才阿九一曲,他平静了不少,他摇了摇头,让自己变得清醒了许多道:“你怎么来了?”
“父皇!”阿九来到他身后轻声道。
“儿臣听说您为军饷的事情已经好几个晚上没有好好休息了,对吗?”将玉笛放在案桌上,阿九替他轻轻捶着肩背道。
崇祯皇帝一听气道:“这群废物,平日里朝廷都白养他们了,真正用到他们的时候,一点作用也没有!”
“父皇息怒!”阿九道。
“可有解决的办法?”
崇祯皇帝摇摇头,让阿九停下把她拉到身前,轻轻拿起那支玉笛,思绪变得有些飘渺无定,叹了口气道:“阿九,你知道吗?这些年旱灾水祸,国库早已入不敷出,各地缴纳的税务越来越少,如今已经是油尽灯枯,朕派了几位大臣分别去各地募捐,已经十天了,送回来的银两也就几百两,陕西那边的军队十几万人,区区几百两如何够?”
“儿臣听说此月二十,周大人就要起身陕西,到时候,连军饷也要一起带走吗?”阿九问道。
崇祯皇帝点点头没有说话,阿九暗自思忖今天已经是十八了,还有两天就到了日期,看父皇的样子似乎那些派去的大臣是赶不回来了,不如......
迟疑了会儿,阿九道:“父皇,这件事情不如交给儿臣去办吧!”
“你?”崇祯皇帝一惊,随即苦笑道:“阿九,至少二十万两的饷银,你能如何办到?”
阿九道:“儿臣在江湖中的这几年,也曾结实了一些能人,他们之中,有一些是生意人,儿臣去找到他们,或许能筹集到这批军饷!”
崇祯皇帝有些激动,心中燃起了丝希望,连忙起身放下玉笛拉着她的手道:“九儿,此话当真?”
他那样期盼的眼神,仿如自己是那绝处逢生的希望,阿九不忍再伤他心神,便郑重的点了点头。
崇祯皇帝多日浮躁的心情,愁云惨淡终于云开明月,拉着她的手道:“九儿,还好父皇有你!”
两天后的深夜,一匹快马朝着紫禁城的方向奔驰而来,守门的士兵见那马上之人,惊喜道:“快去禀报皇上,长平公主回来了!”说着自己也慌忙命人打开城门迎接。
城门刚一打开,阿九便冲了进去,身下的马儿早已是汗流浃背,在这深秋的夜色之中,传来一阵阵的凉意,她下了马,让那士兵自牵了马儿去休息,自己顾不得早已汗湿全身的异味忙奔向养心殿里去,刚到殿门,便听崇祯皇帝道:“长平!”
声音中带着十分的期许与担忧,阿九忙到他身边,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递给他,喘着气道:“父皇,儿臣不负所望,带回了十万两的银票!”
她吸了口气又道:“您让周大人先带这十万两银票前去,剩下的,给儿臣半个月的时间,儿臣一定想办法筹集!”
崇祯皇帝连声道好,少许才想到阿九连夜快马加鞭的疲惫,便吩咐她别管剩下的事情先去休息了,阿九也觉自己此时全身异味,便遵了命下去。
那天父皇的那句‘九儿,还好有你’几乎让阿九当着他的面便落下泪来,那时她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定,为了父皇,为了大明,便是粉身碎骨,刀山火海,也该在所不辞。
还好自己没有辜负父皇一番所期,带回了银两,虽说只有十万两,但到底还是有了希望,因着自己还找周显有事,便对崇祯皇帝道:“儿臣有事情想找周大人商量,能否请他两个时辰后与太子一起来宁寿宫一趟?”
崇祯皇帝应允了后她才慢慢离去,还好锦菊与阿英早已经带人在一旁等候,抬了顶小轿在一旁,否则这一路,阿九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力气走了回去。
一番梳洗过后,阿九才躺下休息,不多时,便进入了梦乡,只见自己孤身一人在一个废弃的旧址,自己仿佛是来找什么东西的,但那东西好像已经被人拿走了,自己正疑惑间,只听远处有脚步声,忙离去,慌忙之中好像身上掉下一物,自己竟未察觉。
画面又再次转换,只见一年轻男子拿出一物,正是她遗留在方才哪里的随身玉佩,那男子大声质问她为什么要私自运走宝藏,她忙解释说宝藏并不是自己运走的,那人却是不信。
阿九观那男子面貌,方脸剑眉,眉宇之间一股正气之态,虽然与自己认识的袁承志面貌不同,但却清楚的明白他就是袁承志,而他面前那绝丽的素衣女子虽不是自己的面貌,却又真真切切的觉得那就是自己。
两人最终却是不欢而散,阿九见梦中的自己看着袁承志离去的身影一阵悲伤无奈,却无法解释,自己在一人暗自落泪,口中呢喃道:“不是我!不是我!”
“公主,公主醒醒!”锦菊进来轻轻摇晃着阿九。
她心中有些奇怪,公主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事情呢,怎么总在做噩梦?
她见长平似乎在梦里困着走了不出来,心中暗想要不要请太医给公主开副安神药,正想着只听阿九一声叫道‘不是我’便醒了起来,惊魂不已的坐起来,锦菊实在是有些担心,只此时外边周大人还在等起,不便多问,便服侍她起来穿衣梳洗。
“让周大人久候多时,长平失礼了!”阿九道。
周显见她对自己突然客气起来,声音似往日带着些疏离,心中一颤,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慢慢跌落,有些失落的连忙回礼道:”不知公主有何事找微臣商量?“
阿九道:“我知道周大人自小聪颖识慧,文采斐然,长平这里有诗一首,还希望周大人能看出其中玄机,长平感激不尽!”
说着便就着锦菊起来的笔墨在纸上轻轻写了起来,完毕才递给周显看.
周显接过宣纸,看着纸上的娟秀字体轻声念道:“旧时王谢寻常舍,无功徒劳哭未休;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