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1)
因为天最大的特性就是健(天行健),它可以不停往前、往外去发扬。换句话说,天是最有创造力的。我们常说天生万物,万物都是天生的,还不够有创造力吗?天能有这种创造力,是因为它很刚健,永远不停息。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有刚健的成分,所以我们就把天说成乾,这样就可以用在方方面面,也扩大了天的能量。地非常顺,它最没有意见,最懂得配合,所以把它叫做坤。坤的意思就是很柔顺。
在八卦中,天为乾,地为坤,所以在中国的文字中,常用乾坤两个字,来代表整个天下。但是为什么在八卦中,水被称作坎,火被称作离,雷被称作震,风被称作巽,山被称作艮,泽被称作兑呢?
天离我们很远,让人觉得高远而崇敬,地在我们脚下,让我们有种踏踏实实的感觉,可是一碰到水,大家就知道那是很危险的。水可以解释为没有泥土的陆地,所以我们把水称为坎。“坎”这个字分开来看,一个是“欠”,一个是“土”,就是缺少土的意思。人是不能离开土的,一旦“欠土”,人就很危险,所以我们会说坎坷、坎险,取的就是水的特性。
人生其实像水一样,中国人的民族性完全是跟黄河学习的。水流得很平静、很顺畅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可是一旦碰到阻碍,就会咆哮了。水是很可爱的,没有水我们活不了,但是水对人来说是充满坎坷的,它随时会带来很多灾难。把水搞通了,很多学问都通了。
火叫做离,这个就更有意思了。火就是太阳,太阳每天从东方一升起来,就开始要离开东方了。太阳每天的工作,就是离开东方跑到西方去,所以火的特性就是离。火一定要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面才可以燃烧,一离开附着的东西,火就没有了。我们要生火,就一定要有柴才行,柴烧光了,火也就随之熄灭了。我们现在扑救森林火灾,会挖一条隔离沟,把火区隔离起来,使火势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火在里面,只要不烧出来就好了,用的就是这个离卦。
山叫艮,这个卦非常重要,艮就是叫你适可而止。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过分奢求。我们爬山的时候,爬累了就要休息一下,不能一味硬撑,否则还没到山顶就累死了。爬山要慢,这样才能欣赏美景,爬山快,那就变成挑夫了。所以,有的事情要快才好,有的事情却是要慢一点才好。
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过分奢求。
——《易经》的智慧开汽车的人,不会去看什么风景,沿途什么样都不知道,因为整天只知道开车,却忘记了车只是工具而已。骑自行车的人就能看到四周的风景,走路的人除了驻足观赏以外,还可以照张相、画幅画,更加自由自在。我们现在总是强调快快快,我觉得很奇怪。该快要快,该慢要慢,这才是《易经》的道理。该准时要准时,不该准时又为什么要准时呢?我明明知道那个人准备要骂我,要打我,我还准时去挨打挨骂,那我不是傻瓜吗?孔子说过,我们只对讲信用的人有信用,不可以对小人讲信用。可是一般人都认为对任何人都要讲信用,那是很奇怪的,对小人讲信用有什么用?
现在我们知道了水为坎,山为艮,火为离的道理,雷被称为震也是很好理解的,因为打雷时,整个大地都在震动。但是,风为什么被称作巽,泽为什么被称作兑呢?
最有趣的就是把风叫做巽,把泽叫做兑。风是无孔不入的,太阳还有照不到的地方,可风哪里都吹得进去,而且风吹起来很齐,没有任何偏心。我们看到,风吹过的地方,所有草都是向一面倒的。凡是很齐,而且哪里都进得去的东西,我们就把它叫做巽。
泽为什么是兑呢?当我们到清澈的池塘旁边去,通常都会感觉到心情很愉快,因为池塘旁边多半有些树木,景色很美,令人赏心悦目。兑加上个“心”,就是悦。什么事情最令人喜悦?就是别人给你一张支票,居然兑现了,这时候当然会很开心。
《易经》虽然很古老,但是它跟我们的生活很贴近,因为我们随时随地都在用它。《易经》的道理可以讲得很浅显,但是也可以讲得非常深奥,完全看你自己如何去对待。因为它广大精微,无所不包,什么都可以用它的道理来讲,但是怎么讲,也都只是讲到它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
我必须要说明,这一切并不完全是伏羲一个人所创造的,中国人所有的东西都是集体创造的。而且我们也不相信,是到周文王才把八卦重卦为六十四卦的。文王当年是七进位,还不是十进位,所以文献记载他被纣王关了一百天,实际是关了四十九天。以前数字的意义跟我们现在的不完全一样,《易经》里面讲三不一定就是三,它代表多数,讲十不一定是十,很多很多就叫十。
我们今天认为任何数字都要精确,这种观念有待商榷。应该精确的时候要一丝不苟,一分不差,不需要精确的时候,非要那么精确,其实是浪费成本,浪费时间,最后也没什么用处。中国现在有多少人?标准答案是谁也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现实。说话间多少人生出来,多少人死掉,怎么来得及统计呢?有人问你身上有几块钱,说“不知道”的,是很有福气的人。如果有人说自己口袋里有一百二十七块钱,一张一百的,两张十块的,还有七块钱是零的,那这个人真是劳碌命,真的是福气很薄。记这些干什么呢?记得再清楚,也不会多出一块钱来!但是当会计、当出纳的人,账目一分一厘都要清楚,不能说自己不知道。当到总经理,还要知道现在有多少库存,那最后一定被活活累死了,底下人也没有办法做事情了。高层只要掌握个概略数就好了,基层的要知道得越准确越好。我们慢慢体会,各司其职,也是八卦所反映出来的道理。
我们知道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还要特别注意这个“生”字,它不是分。如果说太极分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那就完了。《易经》讲的是“生”!爸爸妈妈生了儿女,爸爸妈妈都还在。我手里有一百块钱,分你五十块,分他五十块,我就一分都没有了。生和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生生才可以不息,但是一分,就会有人受伤。我们中国人是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分到好像没有分,没有分又好像有分,这是最合乎自然的。
大家对八个卦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我们接下来就要来谈一谈:伏羲为什么要画八卦图?
第五集 八卦成图
伏羲创造出八个代表大自然规律的卦象之后,就开始思考:这八个卦象应该如何排列?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传说伏羲坐在一座高台上,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思索多日,终于画出了先天八卦图。这个伏羲画卦台一直保留至今。
那么,伏羲是根据什么来分配八卦位置的?八卦图到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如此崇拜八卦图呢?曾仕强教授指出,八卦图告诉我们一件事情,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定位。那么什么是定位?我们又应该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呢?
以前中国人不管去哪里,移民也好,做生意也好,通常只带两样东西,一个是祖先的牌位,另外一个就是八卦图。就连人迹罕至的北极,也可以看到有八卦亭。只要有八卦亭,就表示曾经有中国人来过这个地方。八卦跟我们中国人有解不开的关系,可是长期以来,八卦到底是怎么来的,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却始终是一个谜。
不过,大家如果把中国地形图拿出来看一看,很快就会发现,当年伏羲氏是按照我们的地形来分配八卦位置的。我曾经到过伏羲画卦台,那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地方。站在画卦台中央,面南而立,前面有好多山,连绵不断,形状就像天的卦象一样。后面同样也是山,但它们是断开的,像地的卦象。再看四方八面,地形都很绝,而且有一条河蜿蜒而过,恰好把太极的两仪形象呈现出来。
离伏羲画卦台不远的地方,就是女娲洞。传说伏羲跟女娲是同一个人(见图5-1),雌雄同体,有阴有阳。图5-1你可以说这是神话,我不反对,但是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是从神话开始的。人类是进化的,这些神话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实际上,所有的学问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可是神话不能满足人们的疑问,现在再讲神话,几乎没有人愿意听,也没有人愿意相信,所以当神话不能满足人类的思想需求之后,就出来一样东西,叫做哲学。哲学是从神话演变出来的。但是哲学也没有办法满足我们的需要,所以后来才会出现科学。而哲学家多半会参考神话,因为哲学和神话是一脉相传,不可分割的。哲学所重在问题,不太重答案,所以哲学家对答案不是很有兴趣,他们所重视的是“人从哪里来,死后到哪里去,活着干什么”,就这三个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能活多久?我活着干什么?死了以后会到哪儿去?其实人之所以会对死亡有恐惧,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了以后到哪里去。如果我们知道死后会去哪里,还会恐惧吗?当然不会。
图5-1-1
图5-2伏羲画卦台位于河南淮阳宛丘湖中的一个小岛上,传说伏羲就是在这里画出了伏羲先天八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