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1 / 1)
阿诚到了北平,化名王琰,开始参与北平地下党的文艺战线及青年学生工作,对外他仍是北京大学西方文学系的学生。党组织对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这让阿诚哭笑不得,这个要求竟然是考试成绩不能太突出。是啊,作为一个家世显赫的公子又有令人骄傲的成绩,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只是,到了期末要怎么跟大哥大姐交待呢。
随着局势的变化,阿诚的工作越来越忙,他也顾不上这些了。按照组织的要求,他在学校读书时尽量保持低调,只完成上课签到日常考试和作业,甚至连教授的问题都不多回答一个,也很少跟其他同学来往。为了便于工作,他在什刹海附近租了一处民房 ,跟师范大学一个叫林惠秋的女同学假扮夫妻掩人耳目。两人共同努力在北平的大部分大学和中学建立了党的支部或小组,发展了不少学界党员和外围进步学生。阿诚担任了左联外围刊物《泡沫》杂志社的社长,惠秋是该杂志的主要编辑,他们不断地通过进步文章吸引革命青年。
学期结束,阿诚的成绩果然只排在班级的中上游,并不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回到上海后,他跟大姐解释“北平有很多东北流亡的学生,国破家亡的,分外努力,所以他成绩就不突出了。大姐也没多问,只说“我这关好过,你大哥回头教训你,我可管不了。”阿诚还嬉皮笑脸地说:“大姐,您要是管不了大哥,就没人能管了。”
国内的抗日救亡活动越来越激烈,这个春节,上海的人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活动。明台这可来了精神,让阿香把家里所有的日本货都翻出来,准备拿到街上去烧掉。结果被阿诚抓着衣服领子拖回了家里。“你小子能不能给我安份点,外面那么乱,你没事凑什么热闹。”明台不依不饶“阿诚哥,你就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落后分子。现在全国都在抗日救亡抵制日货,就你拖后腿。”阿诚倒被他气笑了“你不拖后腿,你告诉我,除了把家里东西拿出去烧掉,你还有啥本事?你要真心抗日,以后不许去日本馆子,不许吃生鱼片。”“不吃就不吃,我才不在乎呢!”阿诚怕他继续出去闯祸,留了一大堆功课给他,还威胁说“我晚上回来检查,不做完不许睡觉。”明台白他一眼“考试成绩还不如我,还要来管我!”阿诚倒不知道怎么说了,思考了半天,来了一句“我好不好有大哥,你就归我管!”
正说着,明镜慌慌张张地回来了“哎呀,我下午想去百货公司给你添置几件厚衣裳,没想到学生们都在那里闹事,说什么抵制日货。我看他们好几个都穿着日本洋布做的衣裳,还查封人家百货公司,倒不如把自己查封了。”阿诚说“大姐说的对。这帮学生就是瞎闹,您瞧咱们家小少爷也打算把咱家的日本货都拿到街上去烧掉呢。”大姐一听这个话,就往楼上跑“明台,明台呀,你又不听我的话,跑到街上干什么去了!”
电话响了,是惠秋打来的。阿诚跟她讲了上海现在抵制日货的情况,还不忘交待她“咱们北平的学生活动不能这样流于形式,还是要以揭发日本人的侵略事实为主。当然,你一个人在北平要注意安全。”因为怕人听见,两个人嘀嘀咕咕了好一阵。等他放下电话,发现大姐已经在他背后笑弯了眼睛。“我们家阿诚这是有情况呀。”阿诚的脸唰地红了“大姐,什么叫有情况呀。”大姐笑着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是女同学吗?家里做什么的?”因为需要常跟惠秋保持联系,阿诚也就不瞒着大姐“是师范大学的一个女同学,在一次文学会议上认识的。父亲是前清的举子。大姐说“喲,还是个书香门第呢,我看不错。”阿诚说“就是庶出,生母已经没了,家里太太对她有些凉薄。”大姐叹口气“我们又不图人家嫁妆,这女孩子听起来倒自立自强的。以后放假你就带他到我们家里来好了。
阿诚跟惠秋一起工作了半年,每天都忙忙碌碌,还经常装成小夫妻。但阿诚一直当他是并肩战斗的战友,并没有思考过像惠秋这样的女孩子,能够跟自己的家庭决裂,把热情都投入到革命工作中,是一件多么有勇气的事情。大姐的话,倒让他对这个姑娘有了新的认识。一个人的时候,也会时常想起这个姑娘忙碌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