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1)
新年如期而至。明家上下热热闹闹准备过年。明镜在厨房里看着阿香学煎蛋饺,明楼抱着留声机反复听着余叔岩老板的新唱片。
阿诚是最忙的一个,一边陪着明台检阅晚上放的花炮,一边帮明楼搭一句《搜孤救孤》的公孙杵臼。
明台突然问,
“阿诚哥,为什么说舍命容易救孤难”阿诚笑道,
“就是说,把你养大比要了命还难”明台不服气
“难道把你养大就不难?”明楼则摇头晃脑地念白
“养你二人呦,那是难上加难!”明台来了神儿,
“我还真觉得程婴那个老头儿挺憋屈,要是我,宁愿做那大将韩阙,来个痛快的。”说罢抄起一把笤帚舞的高兴。
明镜从厨房出来,夺过笤帚,在明台身上拍了两下,
“大过年的,不知道说点吉利话。”又指着明楼,
“快把那个给我关了,就不能听点喜庆的。”明楼关了留声机岔开话题,
“大姐,天蟾舞台新开张,初五开箱去看戏吧。请了荀慧生老板呢”明台听说去看戏,开心的直跳脚,
“太棒啦,荀慧生就是白牡丹呀。我要看,我要看”明镜点着他的小脑瓜
“正经东西记不住,听书看戏没你不知道的。不许看《战宛城》,只能看《荀灌娘》”阿诚不明所以,明台偷偷告诉他
“《战宛城》是粉戏”话没说完,被明楼狠狠拍了一巴掌
“不学好,大过年的,讨打是吧?”明台哼唧着
“过年不能打孩子,哼!”到了初五戏园子都开箱,明镜如约带着弟弟们去天蟾舞台看戏,戏码是盖叫天的《武松》明楼说这样打打杀杀的戏都是小孩子看的,他不去了。
大姐根本不信他那一套,平时看戏最积极的人就是他,今天突然说不去,一定有鬼。
明镜坐在沙发上,好整以暇地看着弟弟
“明大少爷,你有什么安排,老实说吧。”明楼回答
“跟同学有个聚会”
“大过年的,你们这些同学不在家里过年,聚什么会?不许去!”
“姐……”
“我说不许去就不许去!”明楼想了想,把心一横,
“姐,北伐战争开始了,你知道吗?我们一些同学排练了一部话剧,支持北伐,还想帮助募捐”明镜气坏了
“排话剧,支持北伐?你怎么不直接去打仗啊?还募捐?生怕孙传芳找不到你们这些不安分的学生吗?”
“姐,你要是同意,我真想去参军呢!还打算跟同学一起去报考黄埔”明镜一个耳光就打过去
“你敢!”明楼捂着发烫的脸,觉得很委屈
“姐,我不敢。我有同学都去广州了,我没敢跟他们一起去。我知道您不答应。我会好好读书,也就是参加学校的正常活动啊。再说,再说您不是也支持北伐吗?您偷偷安排了多少明家的棉纱运去广州做军装?”明镜厉声道
“住嘴!跟我上楼!”阿诚和明台吓坏了,估计大姐今天是不会放过大哥了,赶紧偷偷溜进房间,也不敢再提去看戏的事儿。
明楼忐忑地随大姐进了房间,默默等待大姐的教训。没想到大姐温柔地说
“坐下说吧”明楼倒踌躇起来,看看大姐不像发火的样子,斜签着身子坐在旁边。
大姐叹道
“你呀,看起来老成,到底是个孩子。我先问你,棉纱的事情,你听谁说的?”明楼老实回答
“您是晚上在客厅里打电话的。我本来在看书,担心您说我不早点睡觉,听见脚步声就把灯关了。”
“后来你就每天都偷听是吧?”
“大姐,我房间就在一楼,不听也不行啊!”明镜悄悄地吐了一口气,还好,不是通过其他渠道透露出去的。
接着又严肃道
“你听见也罢了,在客厅里嚷什么?两个小的听见了怎么办,小孩子说话没轻重传出去还了得?再说说你们这个活动,你们当那些军阀都是聋子还是瞎子,就是租界的警察,也不是吃干饭的!就凭你们这些毛头小伙子?我再跟你说一遍,不许去!”最终一家人去了天蟾舞台,明楼一路上闷闷不乐,明镜也不理他。
回到家来,明台兀自兴奋不已,跟阿诚一起模拟武松打虎的桥段。明楼进门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思索如何说服大姐。
然而明镜并不打算给他任何机会,直接下了禁足令。告诉他这个寒假都不许出去找同学,要在家好好温书准备考大学。
还扬言要是考不上像样的大学就别再进家门。这话倒也吓不到明楼,以他的成绩,只有他看上哪所大学,没有他考不考的上的问题。
只是,这禁足令实在令他无法接受,又不敢跟大姐顶嘴。明家大少爷还很少碰到这样让他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的局面。
傍晚,阿诚敲门进了书房。跟明楼说
“大哥,我明天想去从前住的弄堂看看。”
“做什么?”阿诚忽闪着圆眼睛,认真地说
“从前桂姨让我干很多活,弄堂里有个黄老伯和他儿子阿平经常帮我。我想去看看他们。”明楼真是打心眼里佩服这个孩子,他想,如果是他,恐怕也不愿意再回想和面对那段痛苦的记忆。
而阿诚仿佛只是有选择性地忘却了痛苦,那样黑暗中的一点点闪光他都铭记在心。
他拍拍阿诚的肩
“好啊,你去让阿香看看家里还有什么年货,带些过去。”阿诚笑了
“不用的,大哥给我的零花钱还有呢,我要用自己的钱给他们买东西”明楼也笑了
“自己的钱?你的钱,我的钱哪一分一毛不是大姐的?”说完这话,心里憋的那口气好像松了些。
他这个人,他的家哪个不是靠大姐呢?也许,让大姐满意才真是他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