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二十三章(1 / 1)
陈诗鹏拉起她的手来,说:“那我们不去喝酒了,我们快回去吧!”张青娟紧紧攥住他的手。
两人朝前走了几步,又停下来,陈诗鹏侧过脸看着她。张青娟垫起脚尖,亲了他脸颊,说道:“哥哥,你长的高了,比我还高出了半个头,你分我一截我们就一样高了。”
陈诗鹏俯视着她,说:“那我以后低下头来……”情侣调情,言辞温细,无法抗拒。两人对视数秒,陈诗鹏一把将她紧紧搂在怀里,就朝她脖子上吻了去,继而又从脖子游离到嘴唇。张青娟齿皓唇红,陈诗鹏以舌尖之力去触碰、去□□、去感悟……
这一年,甘肃某地发生了特大泥石流灾害,灾情十分严重。中国红十字会也趁机捣蛋起来,在全国发动起了“众志成城,抗泥石流。一方有难,八方之援”的号召,要举全国之人力物力,救甘肃灾民于水火。陈诗鹏所在的大学也积极响应红十字会的号召,要求捐款捐物。
陈诗鹏他们寝室也都去捐了钱、捐了物。然而全寝室都去捐了财物,却还有一个苗仔无动于衷,什么没捐。大胖是室长,以为他是忘了,便提醒道:“苗仔,甘肃泥石流全寝室都去捐了,你怎么不去捐啊?”
苗仔愤愤的说了一句,“我就不捐!”
陈诗鹏心道:“你还底气十足的就不捐,甘肃这么大的灾难,你不出绵薄之力就算了,说话怎么还敢这么横,就真不怕好事之徒拍到网上加上个大学生身份找热点么?”说道:“苗仔,你要是没钱的话,捐物也是可以的啊。”
苗仔摇了摇头,说:“算了吧!上回有个地方地震,我捐几件旧衣服,说是旧衣服,其实也就穿过两三回,最后居然给我寄了回来。寄回来不说,还有人给我留信了,信上说,‘咱们灾区人民可不是收破烂的’。咳,现在捐衣服不捐带牌子的货,都没人要的。”陈诗鹏沉吟道:“极少数人怎么能代表整个灾区的人了?这不该成为不捐的理由。”
苗仔淡淡的说道:“你们看似捐了一点钱,其实也是白捐的,咱们中国那些筹款组织的管理费可都高的很,你捐100块,灾区人民能拿10块就了不起了,贪官太多了。总之钱我是不会捐的。但也不是无所事事,我决定了,我要去灾区做志愿者。”
陈诗鹏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平日里只会摆弄照相机、拍点照片、剪点视频的艺术男,他居然要去灾区做志愿者!一个天天干着拍照这么不务正业的学生,去灾区能做什么,难道去进行艺术表演吗?但不管陈诗鹏怀着怎样的疑惑,苗仔他都亦然而然的背起行囊,势如玄奘西行那般的决心和气魄,远赴灾区去了!
新闻上又报道说进入灾区的道路已垮塌瘫痪,连运输食物都要靠直升机完成。陈诗鹏心想:“这一路危险重重,说是去做志愿者,其实又哪里有那么容易!”
……
苗仔赶赴灾区做志愿者,一周过后,返回学校。短短的一周时间没见,许多同学竟都认不出来了。就连朝夕相处的舍友陈诗鹏初时见到他的时候,都愣了半天,只觉得他的皮肤变得又黑又糙,实在不像个青年学生的样子,哪里看的出是苗仔?
苗仔说,灾区那边缺水,气候比较干燥,加上自己的钱包又被偷了,一路上颠沛流离,所以才一周就整成了乞丐模样。
陈诗鹏问他都去做了些什么,他说除了有拍一些救灾现场的视频、照片以外,都是在和人民子弟兵抢救泥石流中的幸存者。陈诗鹏有些不解,说你和人民子弟兵在一起,钱包怎么会丢了?苗仔说:“当时钱包是和手机放在一起的,白天的抢救工作太累,晚上睡得比较沉,睡觉的时候钱包和手机就不见了!”
陈诗鹏说:“原来做志愿者还要担当这么大的风险。”苗仔说:“也不是啦,关键是志愿者队伍很杂,有些人去做志愿者是假,去掏那些过世灾民口袋里的钱才是真,我估计自己的钱包和手机就是被他们偷了。”
听到苗仔这么一说,陈诗鹏感到有些心酸,原来在志愿者队伍里还有想去发死人财的。当然,在这个普遍不富裕的年代,不用去谴责谁,试问是谁这么有才竟然造就出这么多富有经济头脑的天才!
苗仔又说:“我这回去甘肃拍了很多抗泥石流救灾的视频素材和图片,我要把它们剪辑到一起,做一个纪录片。”陈诗鹏笑了笑,心中嘀咕道:“做成纪录片又有什么用了。”
陈诗鹏后来会明白,有用无用除了自己,任何人说了都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