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一章 平岁城(1 / 1)
【岁月伴随着铁马峥嵘,催促着他们渐渐老去,可它,也曾给过温柔啊。】
元嘉六年七月初二。夜。
平岁城里乌云惨淡不见半丝星月之光。
亥时三刻,在城门即将关闭之时,一道修长的身影缓缓行来,泠然出声阻道:“等等。”
左参将凌昊回过头,看到一袭素淡衣衫的阿澜正立在火盆旁。凌昊想,近日无战事,她必定是宿于别院中,只是不知为何,自城外回来这许久,她竟还没有睡下。
凌昊思虑着走上前,抱拳屈身道:“将军,有何不妥?”
阿澜浅笑,并不作答,而是问他:“你可曾见到一位受伤的年轻人进城?”
凌昊狐疑看她,摇头道:“没有。戌时之后,除了将军您,再无人进出过城门。”
阿澜扶着额头想了一会儿,指着旁边的一匹枣红马说:“我要出城,借你的马一用。”
凌昊大惊,急忙张手去拦,谁知阿澜闪身绕过他,眨眼间翻身上马,凌昊情急之下只好扑上去匆忙扯住缰绳:“将军,您这么晚出城委实不妥!若是出什么意外,我等……”
“小凌,你何时变得这么啰嗦。”
阿澜拂开他的手,扬鞭一甩,悄静的夜晚顿时惊起响亮马蹄声,那身姿矫健的骏马低嘶着从半闭的城门穿过,冲进城外的浓黑夜色中——
城门口一刹那寂静无声。
负责关闭城门的六个士兵面面相觑,不知是应该将城门关上还是将城门打开,只得傻兮兮地站在那儿,目光不约而同齐齐投向面色铁青的凌昊。
“蠢货!还愣着干什么!快追!将军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谁也别想活命!”
瞬间的死寂之后,南门口脚步纷迭四起。
凌昊也被自己怒厉的咆哮吓住了,即便心知阿澜武艺高强,但依然抹不去此时萦绕在心头的不祥预感。
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一行人策马追出城去,足足跑了五里地,连阿澜的影子都没见着。凌昊正焦急,忽然迎面吹来一阵风,他生性嗅觉灵敏,当闻到空气里的血腥味时,当下就打了个寒颤,顿失方寸。急急驱马上前,等看清前方空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的是几具黑衣人尸体时,那一颗悬到嗓子眼儿的心才算落下。
一共是七个死人。
凌昊举着火把近前察看,却紧抿着嘴唇长久没出声。
一个小士兵凑上前仔细看了看,不觉蹲在一旁低声自语:“从刀法和力道上来看,像是将军动的手……”
“闭嘴!”
小士兵唬了一跳,转头正对上中郎将大人凌厉的目光,他脸上一红,急忙讪讪走开。
两个士兵提着第八个死人从草丛里走出来,毫不客气地将其丢在一边:“凌大人,这儿还有一个,背上中了一刀,直接扎穿了心脉。”
凌昊看了一眼,莫名觉得有点慌,往后一退,坐在了地上——
这些人都死了一个多时辰了,也就是说,阿澜第一趟出城时就把他们全杀了,但是阿澜又去了哪里?还有她提过的那个年轻人,他会不会和这伙杀手有关系?要是那样的话,阿澜不就危险了吗?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平岁城是边陲重镇,陛下谕令严守,这群黑衣人又是如何穿过塔哨过来的?
凌昊越想越觉得冷汗涔涔,恐惧像滴在水里的墨汁一样迅速在心上扩散开来……
“大人!大人!你怎么了?”
“没、没事。”凌昊站起来,沉敛下面上的不安和急躁,立时就雷厉风行下了命令,“子期,你立刻回城报信,务必严防部署;云山,你着二人同去哨塔查看,千万小心;其他人,立刻跟我走!”
“是!”
军中纪律素来严谨,从军之人自然机敏。中郎将大人话音甫落,众人便齐齐应声,各自翻身上马,拨转马头,不消片刻人马俱散,方才站立的空地野风呼啸,只余几分凄惶。
……
“是将军!大人你看,将军就在那边!”
后半夜寻到稽古山口,马蹄声空渺传来。
凌昊顺着小士兵指的方向看过去,果见那沉沉暗夜中有一个浅淡素洁的身影沿着蜿蜒山路朝这个方向纵马疾行。
凌昊打马迎上前,在三丈开外急拽缰绳,与此同时,对方也控住了马匹。
枣红骏马抖着耳朵踏着缓缓的步子靠近主人,马背上的女将阿澜与凌昊擦肩而过时侧过头看了他一眼,淡淡说道:“我到平岁城五年,若说深夜出城,这也不是头一回。”
明里暗里,都是斥责他此次行事莽撞了。
凌昊当下就热了耳根子,也顾不得面子上好不好看,肃言就道:“将军,马背上那个人来历不明,你不能将他带进平岁城!”
阿澜的马上载着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那人应该是昏迷了,伏趴在马背上一动不动,垂着头,也看不见相貌如何,只知是个身姿挺拔的男子,如墨长发倾泻,蓝衣上道道血痕,手背上也有擦出的淋漓伤口……目光所及之处,无一不是暗深的血迹,这个人,料定是受了很重的伤。
阿澜轻笑一声,并不理睬,纵马扬鞭,抛下众人便朝平岁城的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