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回,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双喜临门荣归德义(1 / 1)
(大文学 .) 一百七十四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双喜临门荣归德义
词曰:青梅竹马,喜结连理,男有宏志,女肯守闰,双喜临门,德义荣光。
史振荣拉开门帘、窗帘,向前、向后一看,镖局镖师身佩武器,是常事,但“金银镖局”的镖师,且与其它镖局的装备不一样,前面15个镖师,包括镖头白诗文,马鞍边揷洋枪、挂大弓、箭壶,身上武器不一,后面15个镖师,马鞍边挂连发弩、大弓、箭壶,身上武器不一。30个驭手,也是备连发弩、大弓、箭壶。更奇的是他车前的张大叔、张大婶,他车后的孙二哥、孙二嫂也是纵马向前,张大叔身背布包大刀,孙二哥身背布包双钩,马鞍边又插洋枪又挂连发弩、大弓、箭壶,张大婶,身背双刀鞘,孙二嫂身背双剑鞘,腰插2柄短洋抢,只是4人不象镖师打扮,而是仆佣打扮,都戴斗笠,遮住面目。
史振荣想:“这种阵势决不是仅为我壮声威、摆场面、争面子,难道这12车礼品和6只羊皮箱里的东面很值钱吗?会引来强盗?”
他回想:“自己,一个穷儒,从德义出来,为节约开支,他走山路,搭顺路车,到了运河边,乘航班船到北通州,再乘定班马车到京,一路上没有碰到过强盗。小偷也不光顾我这种人,现在车队从陆上走,难道陆上有强盗?”
他又想:“京报早已到家,家里和秦家也早做准备,他也托镖局为他送信家中,10月28日是结婚的黄道吉日,他定在10月28日之前到家,现在有马车返程,应当提前5天到德义。”
想到结婚,自然眼前浮现出自己的秦秀姑,她是自己激励上进的动力,她是自己的一切,自己的命!她是敢恨敢爱的女中豪杰!他自然回想起在他7岁时,跟父亲到德义城中秦氏祠堂后面的秦氏私墊唸书的第二天早上,他第一次碰到5岁的秦秀姑时的情影:
他祖父在花桥开了爿茶馆店,兼买烟纸油盐酱醋,父亲考了多次举人不中,家中地也全卖了,仅剩这家茶馆店,要卖就要卖老宅了,他父亲万般无奈下,受德义城中秦氏私墊聘为先生。他是父亲40岁时得的子,他随父亲到秦氏私墊读书时,父亲已在私墊教了12年书,当了馆长,上面3个姐姐已出嫁……
……他正专心打犟活狲,突然一声小女孩的清喝:“去你妈的!”犟活狲被她踢得老远,他一抬头,是个扎2根冲天小辩的小女孩,小女孩伸出小手,向他要鞭子:“拿来!”“为什么?”“没收!”“为什么?”“什么为什么?本小姐说没收,就没收!”“我不认得你!蛮不讲理!”“你这乡下小屁孩!胆干骂我!”
小女孩出手就打,飞腿就踢,将他打倒在地!小女孩又伸手:“还不快给我!”“不给!就是不给!”两人在抢鞭子时,1个中年夫人领了几个丫环,丫环手拿供品,夫人忙将小女孩拉开说:“今天第一天上学堂拜师,学堂门还没进,就寻事打架!那象个细姑娘!”
夫人将他拉起一看说:“这不是史先生的公子吗?”又对小女孩说:“这下你祸可闯大了,他是馆长史先生的公子,今后扳子有你吃的!”小姑娘一听,吐了吐舌头,忙向他:“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秦秀姑。刚才我们是闹着玩的,是吧?你不会告诉馆长先生吧?”
他说:“我一个男生,怎会学你细姑娘!”小姑娘忙拉着他的手说:“说好了,不许癞!拉勾”二人拉勾:“拉勾、拉勾,一千年不变,1万年不癞!”说得夫人和丫环大笑。
自此,2人形影不离,一下课,2人就躲在后花院,秦秀姑练拳头,他看书陪着。一晃11年过去了,他成了俊秀青年,同学给他取外号“赛潘安”还中了秀才,秦秀姑已成了大姑娘。同学给她取外号“女子都”。
1天,2人又约到后花院玩,他对秦秀姑说:“明天我回花桥去了,要专心用攻考举人。”秦秀姑说:“娘叫我不上学了,要回去帮我哥哥了。”2人难舍难分,谈个不停,这时1群麻雀在树上喳喳吵个不停,秀姑说:“吵死了!”拿起几粒石子,手一扬,就打落7、8只麻雀。他大吃一惊:“千手观音?”
屋顶上有2只猫迷在追逐打闹,秀姑说:“吵死了!”,1个旋子,飞身屋顶上,人在空中,双手齐抄,1手1只,将猫迷分别丢到二捰树上,猫迷吓得没命逃走,秀姑在空中,优美的一个团身,轻落他身边,他大吃一惊:“腾云驾雾?”
秀姑说:“书毒头,你可不许向外人透露我的功夫!这是我秦家的秘密!”他说:“那能呢?我们不是铁哥们吗?”
秀姑给他一个媚眼说:“仅是铁哥们?”他一格愣,睁着大眼说:“要不我俩结拜?”秀姑娇嗔的用手指点了点他额头说:“书毒头,榆木脑子。”秀姑转身走时,对他甜美1笑说:“我会上花轿看你的。加油!未来进士公!”
回到花桥家中,一面帮母亲照看小店,一面用功攻读,他准备攻读3年,充份准备好了,再去考举人。一天父亲匆匆回家,对母亲和他说:“秦夫人亲自向我提亲,说要将秀姑嫁给我家振荣,她说,她已为2人去排过八字,配过鸳鸯,是上上佳配,还说为振荣算过命,说振荣5年攻读,23岁中举人,再攻读5年,28岁中进士,有封疆大臣的福禄。”
母亲忙说:“你应了?”“还没,说得与你娘俩商议。”“你怎么思量的?”
“当然不能应,门不对,户不当,再说秀姑父亲,还是我刚去私墊时见过一面,他在外面究竟干什么,也一点不知情,又没听说不在了,不知为何?我常看到,金龙、银龙武士打扮,率武士外出,一去就是10天半月,去干什么事?他家总有一股神秘气氛,对秦夫人还真侧目,好象秦家全族都听她的。秦夫人还说,亲事一定,振荣就去秦府完婚,在秦府攻读,我1听,这不是做招女婿吗?我家是独苗,这可不行,这门亲事不能攀。”
母亲也说:“不能攀!”
他思考再三,对父母说:“婚可以攀,但得依我3条,1,我不进秦家门,不用秦家1个铜钱。2,不中进士不完婚。3,不做招女婿,秀姑得嫁进花桥,否则不攀亲。”
父亲问:“为什么?”母亲说:“你没来家,街上就有流言碎语,说甚么的都有,还说秦氏族内大都反对这门亲事,你儿子听了气死了!”
父亲说:“对!就这么回上去,她秀姑能再等10年?不可能!”
谁知,他父亲向秦家一回复,出乎史家意外,秦家竟1口答应这3条,秀姑说:“我非史振荣不嫁!等10年,等1辈子我也等!”二个哥哥翘起大姆指说:“这才象有志气的男子汉大丈夫!这个妹夫我们要定了。”
还听说秦秀姑将全族七大姑八大嫂邀到家,出示手臂上的守宫志,说:“这是我8岁时我娘请龙虎山通天女道馆馆主通天姑太为我点的守宫志!你们可放心了吧?史振荣是铮铮铁骨、坦荡君子,品行高尚,有大志向的男子汉大丈夫,那些在背后搬弄事非的卑劣小人,怎可与他相比!”
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这10年中,史振荣没踏进过秦家1次门,而秀姑没少上花桥史家走动,而且大多是身上带伤来史家休养,秀姑自然是大家闰秀打扮,且有4个全副武装的大丫坏陪伴,而且,花桥人发现,秀姑每次来花挢,花挢外围就有不少武士警戒。史振荣自然不去过问秀姑为何受伤,而是精心服侍照料,秀姑伤养得差不多了,才回家。史振荣更不去问他秦家有何秘密。更不知秦家三兄妺就是街上传说的盐道上的怀玉山二龙一凤。
果不出秦夫人预料,史振荣23岁中举,28岁中进士,还是殿试一甲4名,传胪公!
史振荣带着双喜临门的喜悦和无数原来没空去思考的问题,返回故乡。大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