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泥鳅翻身思报恩,不计来世做众牲(1 / 1)
(大文学 .) 四十四
泥鳅翻身思报恩,不计来世做众牲
词曰: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世道如常。螳螂捕蝉黄雀后,鹬*相争渔夫垂,自然。土豪劣绅似苍蝇,怎敌强权一张纸,金雕扑狼,倾刻败家,当然。泥鳅翻身思报恩,不计来世做牛马,良家妇女。
这时尚书府二总管的信,已来到了夫人的桌上。
“……建议立即将朱同山母子送出上虞。朱同山2个舅舅我已找到,都在夫人家抗州、上海商店做朝俸,马上接到上虞,协助朱同山外婆管理2家店,我会安排好。……3个姨夫都是上虞土豪劣绅,大姨父是上虞商会副会长,大儿子接他伯父班,在县衙签押房做首席,将女儿送给县令汪令羽为妾;二姨父本是监狱长,长儿是上虞镇镇长。三姨夫是上虞商团团长,儿子是副团长、参谋长。建议先马上将汪令羽调走。商会会长、巡捕房、商团副团长,是我的人,我先分化他三人,先将老三拉住,将老大父子赶下台,叫老二退养,将他儿子赶下台,再改组商团。……”
夫人马上给蒋怀远的同年,浙江巡抚写了1封信……
夫人马上给蒋怀远的学生绍兴知府写了封信……
第三天,夫人带了50多个人,乘“诗韵”号画坊,赶到上虞……
绍兴知府携夫人等下属在码头上恭候。第四天,知府夫妇做媒,奉化尚书府尚书侄女蒋娟和新科举人朱同山攀亲,夫人在“朱家饭店”摆宴,请县令、朱家所有老亲到场,三位姨夫,自然合家赴宴……
第五天,夫人就将朱同山、陈心静母子送到杭州蒋府……
第七天,上虞汪县令与缙云县令对调令下……
3个月后,陈心静3个姨夫父子的势力尽没,半年后,镇长,签押房首座、商团副团长入嶽,判罚歀、充军……3个姨夫只得将霸占陈心静的家产加倍归还……自此,这三家人家一直败下去……
来年正月初八,朱同山和蒋娟在奉化溪口蒋家大院成亲,陈心静也陪儿子、媳妇1同住进了“梅园”。蒋娟的文静、厚道,有教养,令陈心静趁心,三德庵的蒋家藏书楼令陈心静醉心;儿子朱同山安心在“梅园”攻读,不时有道台大人指点,令陈心静有信心,与清一、清秀尼的相识到相知,令陈心静安心;与蒋家2房婶娘潘秋水、肖清月、2房姑妈蒋怀瑛、蒋怀珏和一众妾,相处如家人,闲来时大家都来蒋家百亩大花园游玩,令她倍感温心;义姐顾侍韵的才干、能力,管理若大家产得心应手,令陈心静敬如神仙;对夫人为自己母子大翻身,感激涕淋;对俊美伟岸,彬彬有礼,温良恭谦让的,对自己一口一个寄娘的德儿,满心喜爱……
没过多久,细心、敏感的陈心静且发现了“诗韵小筑”和“德扬浩然”好像藏有秘密,她想弄明白。一天晚饭后,她估意留在藏书楼六楼上,为儿子查找书藉。这天,清秀从奉化来为德少上六艺课,清秀隔5天来蒋宅住2晚,二更时,只见德少手握剑鞘,从“德扬浩然”出来,直去“诗韵小筑”,飞身越墙而进,德少武功了得,而且一连二晚……
她发现,蒋玉兴每天中午在大花院练武,有时护院双凤,也一起练武,武功之高,是她从末见识过的。是负责蒋德功课的清一尼,只要玉屏姨少奶中午来“德扬浩然”午睡,清一尼也必定中午在“德扬浩然”午睡……
一天午后,夫人邀众女眷在水榭观景、听苏州评彈。这日,春风和熙,阳光明媚,候鸟在小西湖翱翔,水中嫩荷出水,大花院到处迎春花、桃花红、李花白,日木撄花彩烂,广玉兰花开飘香、紫叶李花漫烂……,路边田里菜花黄,麦苗青。陈心静心情特佳,早早来到水榭二楼观景,这时丫环女佣还没来布置。
一个意料不到的事情,让她惊呆在那里。她见她的亲家母潘秋水和2个小妾二妞、小芬从“诗韵小筑”出来,3人都面似桃色,嬉笑开怀,好似刚与男人行大礼暢快后的懒散散神态,往水谢而来。
德少和玉屏姨少奶意气风发,喜气洋洋,手持钢剑鞘跟着从“诗韵小筑”出来,去了“德扬浩然”,怎么会事?
陈心静摸了摸夫人给她的防身烟花,她知道蒋家二房她亲家蒋怀仁,在宁波水师营官船厂做副理,1月回来住2夜,她媳妇蒋娟是潘秋水的大女儿,潘秋水还有1个上蒙生堂的儿子,小妾二妞生了女儿,在哺奶期间,小妾小芬生了儿子还没満周岁,也在哺奶。二妞是潘秋水陪嫁丫环,小芬是老夫人房里放出去的大丫环。难道?她不敢往下想……
一天,二更时分,她正在藏书楼4楼看书,烛光忽闪,她正一楞之际,书桌前椅子上就坐下了护院张铁凤、孙银凤,她是见过双凤的武功的,也略知双风的出身,她并不惊恐。张铁凤递给她一封信说:“朱夫人,这是晚饭前,二总管从上虞给夫人呈上来的信,夫人要我们给你看,还有你母亲给你一封信,还要我们讲一只故事给你听。”
陈心静先看二总管给夫人的信:“夫人,属下跪秉:经过努力,己将作恶多端的镇长,签押房首座、商团副团长充军边关,朱夫人3个姨妈和姨夫跪见朱夫人母亲,要求饶恕,愿将当年霸占的的家产退还,尤讼师将3家退赔的清单给了他们,已全部交割清楚,本加利,约占3家的1半家产。朱夫人2个长兄,已全部代朱夫人接手,与朱夫人母亲、2个兄长和4个内侄协商,安排如下,长兄管商业,成立‘朱氏商业公会’,任会长。并出任上虞商会副会长,每年分‘朱氏商业公会’三分之一盈利,估计在10万两左右;二兄管作坊,成立‘朱氏作坊公会’,任会长,出任上虞商团团长。二侄儿做副手,每年分三分之一盈利,估计有20万两,父子平分。我赠了6台灭火车,整顿了商团。大侄儿管运输业,成立‘朱氏运输公会’做会长,每年分三分之一盈利估计10万两。三侄儿管3只农庄580亩水田,每年分三分之一盈利,也有10万两。4侄儿做总账房,协助朱夫人母亲全面管理四摊,年捧10万两。在尤讼师起草下,大家签了合约。朱夫人和他母亲,每年可得100万两毛利,除去开支,可盈50万两左右,比她外公全盛时,略为多一些。我过2天回杭州任上。跪拜”
母亲来信很简单:“心静:尚书夫人的恩泽,我朱家、陈家三世也报不完,希你今世尽力报答,母示。”大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