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 第127章

第127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宿主君情商低怎么破 轻轻摇摆 倚天志 月华 光影灵域 冷酷少爷霸道爱上我 我风暴了全帝国 灼灼其华 婚途以南 女猎户与穷书生

侵华日军官兵在南京大屠杀上表现出的兽性与人性的矛盾,恰恰证实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是战争犯罪,且更具深刻性与说服力。

曾根一夫有一见解很精辟:“我敢断言‘南京大屠杀事件’是事实。因为身为军人的我,曾经参加过入侵南京的作战,事实上也犯过暴虐的行为。我曾经目睹、耳闻这个事件。除了我以外,当年参加入侵南京作战的军人,尚有多人生存在世。他们都很了解‘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内幕,但为了避免勾起伤痛的回忆,他们都不想证明它。我推想,有心人的否定‘南京大屠杀事件’,是想抹杀日本战史的污点,因此才刻意歪曲事实。‘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确是日本战史上的一大污点,但它并不能轻易地就被抹杀掉。而且我认为我们不但不可以歪曲事实,我们更应该坦承错误,虚心反省,让后世子孙引以为鉴。因此我打算根据自身的体验来记述这件事。我所要记述的是以身为军人的我,站在当年曾经亲历其境,参加入侵南京目睹、耳闻‘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立场上,本着人类的良知和赎罪的心情作一个忠实的记述。”

当年为日本陆军航空兵军曹的井手纯二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日中两国的几百万人亲眼所见的‘真实’,至今还要说‘有’或是‘没有’,这种愚蠢的争论应该休矣。(南京大屠杀)有人说是几千人,有人说,不,是几十万,这种类似数字游戏的事情,交给那些负责历史记录(研究)的人们去(干)吧!我认为主要的是应该正视人类既可以成为神,也可以成为恶魔,他所具有的两面性。尤其应该知道,只有战争才是引导人类成为恶魔的元凶。从这一意义来说,数年来由于‘南京大屠杀’而引起的骚动,是一部绝好的教材。而且,今后也应该作为活生生的教训和反省而存在,成为一个继续探讨的课题。”

日军士兵冈本健三则更直截了当地认为:“有人说未发生过南京屠杀事件,那是一派胡言。我目击了屠杀的现场。”他说到当年在南京机场屠杀中国人的经历:“如果在战斗中命令我们杀人,若不把对方杀掉,则自己有被对方杀掉的危险。可是在那种场合,有点人性的话就不会射击。射击的任务由机枪队执行,我们的部队则驻扎在四周进行监视。”“被害的人不只是男的,也有妇女和儿童,甚至有不到10岁的儿童。这是不折不扣的屠杀啊!”

日军老兵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对南京大屠杀中许许多多“战友”们当年穷凶极恶、厚颜无耻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剖析与揭露。

曾根一夫后来还说过这样的话:上海淞沪战役是一场相当激烈的战斗,因此大家都认为下一次的攻打南京之战,“可能就没有希望活着回来。于是有了目的的战争后大家就比较提得起劲来,如今不知为何而战,就像要走入黑暗的迷境中一般”。“伤亡的多寡虽然无法预知,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已经有伤亡的命运,因此显得自暴自弃。”“如果远征的地点不超越南京,而且战争的目的也很清楚时,大家就不会如此暴躁。像这样,南京攻略战在作战开始前,下级军官的情绪就很暴躁,而‘征收自活’的命令更是对它火上浇油。纵然没有‘征收自活’的命令,他们也会随心所欲地行动,但是经上级下令去抢夺粮食以谋自活后,他们的罪恶意识就完全消失,而做出和强盗无异的行为,见到妇女就加以凌辱,对于反抗的人就以武力解决,成为与盗匪一般无二的军人。”

另一位日本老兵小俣行男这样说:“正因为军首脑有‘中国人是猪’这种想法,就会下令‘不管女人、小孩,是中国人统统要杀,房屋全部烧毁’(平松鹰史《乡土部队奋战记》),下级士兵们形成‘强奸、掠夺、胡作非为’的风气也是必然的结果。既然杀人都毫不在意,掠夺更是家常便饭了。被侵略地方的东西都是侵略者的‘战利品’……”

曾任日军第6师团步兵第23联队分队长的中野忠之寿在反省自己的罪行时说:“当时支配着我的思想是:在中国的首都南京,将抗日爱国的中国人民一人不剩地加以歼灭,这才可以向全世界宣扬‘天皇的神威’;是日本人民最大的利益,也是向全世界显示日本民族的优越性;我这样做才是当一个军人的最高荣誉,也是为日本人民做师表。”“在这滔天罪行的过程中,另一方面我的思想中,还主要存在着如此的问题:侵略中国首都南京之后,要给在南京周围的抗日爱国中国人民以决定性的打击,这样蒋介石一定投降于日本侵略者,那么日本就可以任意地统治中国,这对于我自身也是有利益的。由于这种思想起了主要作用,于是在我进行如上述之严重罪行(时),甚至认为是‘神圣的’‘正义的’行为。”

有一个日本老兵在战后当起了画家,他的左胳膊是在一次与中国军队激战时受伤的,这位日本老兵叫关赖平,准尉军衔,在战场上他也算是个“英雄”了--在中方看来他是个标准的刽子手,其军刀在战场上杀得卷了刃,“短了近16厘米”。这位日本老兵在战后将握过血刀的手,改换成拿画笔。关赖平对战争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战争是悲惨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必须在自己被杀或杀死对方中进行选择。我也杀过人,因为不杀死对方,我也会被对方杀死。”然而关赖平对自己的军人生涯有自己的见解:“我痛恨等级社会这个东西。在我的人生中,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被紧紧地束缚在军队这样的等级组织里。正因为如此,现在的我正充分享受着可贵的自由。在长期的战争中,善良的人们也一定会被大量杀死,这就是战争的宿命。”

分析了日本“鬼子”们参与大屠杀的内心世界后,我们便会得出一个结论:人之所以变成“鬼”,国家的侵略意志和民族扩张的特性总是起着特别的作用。那些把普通人培养成侵略者的统治阶层才是罪魁祸首,他们让普通人成为了野蛮人。

日本民族生于小岛之上,从不甘心于仅在小岛之国上的自我享乐与造福,他们一次次地期待走出自己的领土,去寻求更大的更多的享乐与福祉,侵略他国便成了他们的“天性”。

为什么这个民族尤其是强盛之后总是走不出这样一条“兽性”之道呢?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托兰在谈及日本的国民性时说过:“大和民族与世界上的其他任何民族都不相同,它所做的一切都是与常规相反的。平常人喜欢熟食,而日本人却喜欢生吃;平常人或卧或坐,而日本人却喜欢跪着。因此日本人‘示爱’的方式也与常人迥异,比方说在南京,松井为了显示他对南京人的‘爱怜’,就放纵他的兽兵,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我想,约翰·托兰的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从本质上认识日本这个民族是全体中国人今天要认真补上的一课。而我同样认为,中国人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也应当迅速地补上。

后记:作者的话

关于“南京大屠杀”已经写了不少,似乎可以收笔了。然而,我却无法平静下来。最后,我想说,中国年轻的一代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事件,从而如何来树立正确的爱国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需要我们特别重视的问题。不能不说,我们的年轻一代都很聪明,有能力,辨别意识也很强。但他们身上也有不少毛病,比如对历史并不会像老一代特别是亲身经历的人那么刻骨铭心、那么执著坚定,这就需要不断地加强教育。国家现在以立法形式设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但这还远远不够。一个仪式上的沉默与哀悼,只能在大环境、大氛围中瞬间感动与触动,只有通过深入的了解、冷静的思考、潜移默化的灌输,才能形成主张与观念,才能形成信仰与意志,并从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中认识个人层面和国家层面及时代层面上的种种深刻的问题,在一个人内心构筑信仰、坚定主张。

中国的年轻一代,在历史问题上需要认认真真地补上这些课程。我之所以在前面的文章中把当年麦克阿瑟将军在西点军校上的一次演讲大篇地引入本书,是因为欣赏他对美国年轻人讲了这六个字:责任-荣誉-国家。

中国的年轻人,也应该把这六个字的内容以中国人的方式和理解去铭记在心并付诸崇高的行动中。

在太平盛世的今天,像这样的标题和问话,似乎有些耸人听闻,或被认作是无稽之谈。然而大家应当清楚,战争并非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国家的命运和一个国家的人民的命运,其实也可能会在瞬间出现完全违背人们意志的变化。

我们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提醒我们的就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样的危险时刻、每天都有,每个人都可能遇上……到那个时刻,我们该怎么办?

想一想“南京大屠杀”的悲剧,我们就知道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准备些什么。

中国今天强大了,未必就能代表永远的强盛,我们又能为防止新的“南京大屠杀”准备什么?

笔者以全景式的纪实体形式,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再次展示给国人,目的就是上面的这几句话。

对于世界,我也有一句话: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制度和价值观可以不同,但我们都爱好和平,期待幸福,有爱心,那么为什么就不能永远和平相处,仁爱以待,各自绽放自己国家和民族的鲜艳一面,让我们的地球不再流血、不再有战争呢!

目 录
新书推荐: 第一百零一次想逃婚 快穿:谁让我是男主的白月光呢 展昭传奇 鸣佐不作为,我和斑爷给打个样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大明王朝1556 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天与咒缚弱?我怒开八门遁甲! 大秦:始皇大大是我爹! 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