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四、来则安之(1 / 1)
不待颜路说话,他身旁青衫的男子微微将头凑近了商橒,带笑的声音里有着明显的戏谑,“姑娘还未回答良某的问题。”
闻言,商橒这才将注意力转在了他的身上,无意间又抬眼看了看颜路,他正一脸地似笑非笑。商橒不好意思地低了一下头,轻咳一声之后才又将头抬起。面前的男子一袭青衫,潇洒倜傥,头上只带了一方青色的儒巾,脸上若没有男子特有的英气,她或许会将他误认为是一位极美的女子。
青衫男子见商橒愣愣地只盯着他瞧,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微微倾了身子,眉眼弯弯,“姑娘?”
商橒如梦初醒地“啊”了一声,脸上还未退去的绯红又曾加了几分,然她又不知怎么掩饰,只能拂了拂额头的刘海,略显尴尬地说:“呃……公子所问,岂是商橒能知道的?且天下大势变幻莫测,我一个小小女子,岂敢妄言?”
青衫男子显然不信商橒言辞,像是打定主意要捉弄她一样,他说:“是么?可在下听闻姑娘方才之言,显是将天下大势看得细微透彻……姑娘是不愿说,还是……不敢说?”
话说到后面,没有了戏谑,就连他脸上的笑意也敛去了三分。商橒早在他自称自己为“良某”时便隐约猜到了他的身份,只是心下还不敢确定。直到颜路那一句略带责备的“子房”,才让她彻底肯定自己的猜测。此刻本还喧闹的客栈在这两位俊秀的男子来了之后争吵之声皆渐渐淡了下去。眼见气氛就要这么僵硬下去,幸而丁掌柜出而解围,将他们三人引上了客栈最里的雅间,温了一壶酒,悄悄退了出去。
商橒深觉气氛十分的……不合时宜。然又不知该怎么样开口打破这份令她不适的宁静,她抬眼不安地看了一眼颜路,颜路也看了看她,温润的脸上看不出悲喜,如昨日一般不见任何情绪。商橒的心里甚至有些许失望,虽然他略带微笑的脸的确很容易让人沉醉,可她宁可他看见她时失了脸上的笑意,这样至少她多少知道一点他于她并非陌生人
“橒姑娘在此可还住得习惯?”
当酒香溢满整个雅间时,颜路这样问她。
她顿了顿,明明有许多话想说,却生生只憋出了三个字,“还……还好。”
他轻轻一笑,“呵……那便是不惯了。”
闻言,商橒连连摇头,“不!不是这样!”也不知该如何行礼,她只能惊惶地说着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我很感激先生的救命之恩!只是……只是家乡离这里实在太远,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去,不知道该如何行止……”
跪坐在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张良将这一切都看得真切,商橒的无奈与彷徨总让他想到另一个人,而那个人的情绪虽不似眼前姑娘这般明显,然他知道,她的心里一定害怕极了。她总爱在藏书阁沉思;总爱提笔写着别人看不懂的文字;总爱……看着海的另一面出神……当他走到她的身边时,她对他说:“今天我在街上的时候,看见了一位老婆婆……她穿着蓝色的衣裳,步履蹒跚……远远看去,她真的很像……很像我的外婆。我不敢迎上去,害怕这只是一个梦……等她从我身边走过去的时候,我看清了她的长相,才知道……我……再也回不去了。”
她说着这段话的时候,脸色是苍白的,就像那素色的绢帛。他紧紧握住她的手,是刺骨的冷,犹记得几天前他问她何以穿得那样多,手却还是如此冰冷。她对他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顿了顿才说:“……因为心冷。”
与颜路驻足与客栈门外时,不得不承认商橒的一番说辞的确令他有一丝的讶异。在这样一个乱世,莫说女子,就连男子也是甚少读书。诗书礼仪在世人面前早已被束之高阁,这么多年来,除了师父与师兄,只有跟在他身边的那个女孩子说:“师公,其实我们应该经世致用啊……”
斟了一杯酒,看着白色的雾气蜿蜒盘旋而后消失不见,他问商橒:“姑娘,是否在你的思想里,也有‘经世致用’这四个字?”
像是触电一般,她一眼便望进了他的眼底。黑色的眼眸里有太多的情绪,复杂到连颜路也不知她到底是高兴多一些还是伤心多一些……只见她一把握住了他的手,紧紧地连骨节也有些发白,颤抖着声音,反问道:“你……先生、先生怎知?我……你、你是不是……”
她想问他是不是也认识一些像她这样的人,然话才刚到嘴边便被她硬生生地吞了回去。她自嘲地想——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有和她一样倒霉的人?
敛了情绪,她终是松开了手,说了三个字,“对不起。”
张良摇头,也为她斟上了一杯酒,“没事。”
酒不是烈酒,带了一点花瓣的芳馨。与这初春的微冷倒颇为契合,商橒一饮而尽,喝得太急,咳了好一阵子。握着陶杯的手也是冰冷的,然在下一刻,她的手被另一只温暖的手覆盖,诧异之中她抬眼,看见的是颜路温润的眼睛。
从她的手心里拿出那只陶杯,颜路放在了她够不到的地方,“橒姑娘,饮酒伤身,还是莫要勉强自己。”
商橒也不点头,亦不摇头,只是呆呆地看着面前这位身着白衣的男子。打从昨晚她就一直在想,这副看似书生气息十分浓郁身体的背后,到底怀有怎样惊世的力量?这个时代是文明与野蛮并存的时代,仅凭一身文墨,莫说赢得世人的倾慕与尊敬,即便是保护自己,也是难上加难。
史书对于颜路,几乎是吝啬的,有关他的一切并未记载太多。然对于张良——商橒又将目光集中在了这位青衣的男子身上。他的意气风发,他的下邑画策,皆名垂青史,流芳百世。能与他并肩而站的,又岂非人中龙凤?
“先生会一直留在这里么?”
她问了一个令颜路与张良都没有想到的问题。
颜路只微微一笑,“橒姑娘打算离开桑海么?”
商橒不答反问:“这里不是商橒故乡,不离开还能去哪儿?总不能在这里住上一辈子罢?”
张良接道:“听闻姑娘口音,与燕人颇为相近,姑娘家乡在哪儿?”
商橒摇摇头,“不是,我家在……”想了想,才说,“楚国。”
这一次换张良笑了,且笑得有些神秘。在座的三人,也只有商橒不明白他的笑到底意味着什么。又喝了几杯酒之后,雅间的木门被轻轻叩响,很有节奏的三声,吱呀一声,随着寒气而来的,是一张清秀的脸。虽然这人一身男子装束,但是商橒一眼便认出了她是女孩子,而且是一个很好看的女孩子。
看见商橒时,她有些意外,却也没多说什么,默默行礼之后她径直走到了张良身边,轻声道:“三师公,掌门师尊请你回去,说是有要事相商。”
张良淡淡回了一句“知道了”,便与那名男子装束的女孩子离开了雅间。在下楼梯时,商橒听见张良问:“倩儿,你知道师兄找我是什么事?”
她用带笑的声音回答:“聪明如师公也会不知?”
张良微微叹了一口气,颇为宠溺地只说了两个字,“你呀……”
雅间的左边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窗子,此刻正开着,商橒微微偏头便看见了将将下去的张良与那名唤“倩儿”的少女。当她将目光收回来时,发现颜路正看着她,玩儿了一会儿自己的手指,她想等颜路先说话,可左等右等,对面的白衣男子愣是一句话也不说。这让商橒有点郁闷,起身关了窗子,她也不转身,闷闷地说着:“先生今日不是特意来找我的罢?”
案几上轻微响了一声,是陶杯与案几之间不经意的一个碰撞。颜路说:“在下观姑娘神色似乎归心似箭,莫不是近日便会启程?”
商橒抬手揉了揉眼睛,里面的酸涩让她一时不想睁开。她只知道自己揉了很久,久到一双熟悉的手将她的动作制止。短暂的黑暗让她看不清面前的人是谁,然那一股淡然的气息便能让她确定这个人就是颜路。
看清他的脸时,她说:“纵然归心似箭,可天下的道路千千万万,我……实在不知该选择那一条路,也实在不知自己所选,是对,是错。”
“诚如方才姑娘所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他看着她笑,“姑娘能将天下大事梳理得如此井然有序,怎地到了自己身上,便手足无惜起来?”
“……先生意思是……”她顿了顿,“既来之,则安之?”
颜路点点头:“橒姑娘聪慧。”
商橒总觉得颜路给她的感觉太过遥远,这并非只因为他们只认识了短短一天这么简单。他的确是她有生以来见过的、足以用“温润如玉”这四字来形容的男子。所谓淡定从容,所谓处变不惊,这些风雅的词语皆是纸上得来,然纸上得来终觉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史册,也比不过面前男子的轻轻一瞥。
不过一袭白衣,便敛尽了他一身的风华。
她抬眼望着那双黑色的瞳仁,里面带着淡淡的笑,渲染到她的眼里,她说:“阿橒,叫我阿橒,好不好?”
他略微的一顿让她以为他不会答应,当初春的阳光照进这雅间的窗扉时,她听见他说:“好。”
“阿橒。”
他唤她,不是“橒姑娘”那样陌生的称呼,她笑着应,他问:“你没有地方去,愿意去小圣贤庄看看么?”
她想了想,“小圣贤庄?”又想了想,“我也要与那位名唤‘倩儿’的一样?先生……愿意收留我?”
诚如她自己所说,在他的点头下,商橒也不知道应该感到额外的庆幸还是一些其他的情绪。抱着他昨日的白衣,拿着弦已断尽的二胡,她推开雅间的木门,回头望着依旧站在窗扉边的颜路,“先生,走么?”
颜路踩了一地的阳光走到她的身边,白衣下的暗纹犹如湖底暗影。
小圣贤庄建与山崖之上,与当年初建时比起来,不过是多了几缕岁月的风霜。门前的榕树高耸入云,茂密的枝叶延生到了齐威王题写的匾额上。鎏金的四字承载了太多的兴衰荣辱,于儒家,商橒还是第一次离得这么近。
“……现在执掌儒家的,是……荀夫子么?”
走在九曲回廊上,嗒嗒的声音惊跑了廊下的锦鲤,她若有所思地问着稍快她一步的颜路。
颜路微微侧了身,答道:“师叔年事已高,儒家现由掌门师兄接任。一会儿你就可以见到他了。”
商橒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心里却紧张到了极致。直到走到议事大厅,双手已浸满了冷汗,随着雕花的木门的缓缓打开,颜路站在屏风外行礼,只道了一句“师兄。”
商橒不知此刻该不该说话,两只眼睛滴溜溜地看着颜路,一脸的不知所措,屋内传来小圣贤庄掌门伏念的声音,颜路便对着身旁的女孩子说:“与我进去罢,师兄看起来虽然严厉,但并非不通情理之人。”
额上沁出的冷汗让她的心不住的狂跳,脚就像灌了铅一样重得抬不起来,不过是一道小小的门槛,却如一座山一样横亘在她的面前。颜路始终没有出言催促,只静静站在一旁等候,嘴角温和的笑意总是能让人在不经意间沉醉。
屋内传来脚步声,等商橒在抬眼时,高大的身影立马占据了她的视线,她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是儒家的掌门。
“姑娘为何站在门外?”伏念略带疑惑地问。
“呃……这个这个……”挠挠头,商橒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有顷之后她说,“我……只是想到儒家素来以和为贵,没想到大厅里竟绘有如此尽显霸道之气的青龙。”
“哦?姑娘对儒家颇为了解?”
伏念的脸上仍旧没有什么表情,在颜路看来,这是他的师兄向来的常态,然看在商橒眼里,是近乎冰冷的威严气势。她想往后退,可这里依然是门外,早已退无可退。当无路可退时,她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几乎是聚集了十几年所学,她说:“孔子为‘仁’;孟子为‘义’;荀子为‘礼’……龙乃万物灵长,生于天地,何况青龙为东方之神,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如此纵横之气,或许……只有孟子文风可与之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