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妥协(1 / 1)
这几天对苏佑期来说,颇为难熬。
自从他坚持要跟着崔百岁派去的人一起去白家庄,以便在路上赶制□□之后,叶秋石就进入了完美的“生人勿进”状态。每次崔百岁凑上来,叶秋石动辄吹胡子瞪眼,直把老头子贬的体无完肤。
而每次他受不了崔百岁可怜巴巴告饶的眼神忍不住要出口救人于水火之中时,叶秋石就会蔑他一眼,轻飘飘地来一句:“谁让你的伤没好?”一句话说的抑扬顿挫,一波三折。
苏佑期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一年前他不顾叶秋石阻挠,坚持踏上江湖之时,叶秋石也只是沉默了半响,最后替他整理了行装,又再三嘱咐白蝠要好生照料,就放他上路了。而一年之后,他拖着遍体鳞伤的病体与叶秋石骤然相逢,这位母亲尚未做好心中割一刀的准备,已经被狠狠地划上了不多不少的三四刀,只好把整颗心都冻起来来缓解疼痛。
大约无论多么洒脱的女子,做了母亲,也不禁要为孩子这两个字斤斤计较一辈子。
叶秋石给苏佑期端来了饭食,饭菜不多,只一菜一汤,但极为精致,甫一端上来,熬了许久的鸽子汤就慢悠悠地散发出来诱人的香味,简直让人垂涎三尺。
“还不快吃,吃完之后你不还得做你那个劳什子的面具?临睡前我再给你上一次药。”叶秋石故意忽略掉了苏佑期瞧向她的眼神,摆出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就坐在旁边。
苏佑期抿了抿嘴,要说他肩上的伤并不重,但却是个“富贵病”,需得仔细将养几天,可武林大会召开在即,他最缺的,就是时间。眼看眼下的机会千载难逢,他已经兵败如山倒,若最后他不放手博上一博,实难甘心。
叶秋石虽然气恼他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但也知道父母生养之恩恩重于海,故也难以开口,要他放下仇恨。更何况,那些小人,她一个局外人听了都气恼非常,更何况佑期亲遭变故,这下子,更开不得扣了。
苏佑期可怜巴巴地瞧了叶秋石半晌,见她视若无睹,才不甘不愿地慢慢喝起汤。叶秋石用余光瞟见小孩不看她了,才舒了口气。深觉这孩子出去一年功力明显见涨,自己差点晚节不保。
吃过饭后就是例行的做面具时间。这□□的做法是苏佑期在一本古籍上瞧见的,本来那书缺了一页,材料不甚齐全。他东拼西凑了七八年,才把丢失的那一页给琢磨出来。难倒是也不难,材料也是常见的材料,可惜做工精湛,非寻常人不能做也。
苏佑期点着一盏灯火,细细地开始描摹眉眼,涂上唇色。初时还觉得如坐针毡,只觉得叶秋石的眼神如芒在背。但很快就投入进去,用一支细毛笔勾勒出眉眼,精雕细琢。
快要完成之时,眼前一暗。就看见叶秋石剪了剪烛芯,皱着眉头对他道,“今天晚上就到这儿吧,脱了衣服我给你上药。”
苏佑期深知反抗不得,乖乖地把衣服脱下来。他之前已经瘦骨嶙峋,这几日殚精竭虑,也没怎么胖回来,一把骨头在灯下,看起来分外可怜。
苏佑期等了一会儿,看叶秋石没什么反应,就回过身。却看见叶秋石正愣愣地看着他的肩膀,一双眼睛已经红了。她已经年近四十,前三十九年都过得风姿绰约,出行之处时有人驻足观看,但这些年堆积的苍老似乎在这短短几日里都加倍累积在她身上了,眼角的细纹连精致的妆容都不能掩盖,仅限憔悴。
苏佑期忽然就落下泪来。
他搂过叶秋石,动作轻柔地给她揩了揩眼角,轻声道:“叶娘,这是最后一次了。武林大会后,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会再过问武林之事,你就,莫要伤心了。”
叶秋石不敢置信地看他,却看小孩眼神清澈,半点不像扯谎的样子。十年啊!她眼睁睁地看着这孩子自从懂事起,就沉浸在血海深仇中走不出来,夜里辗转反侧,梦魇缠身一日不停,却始终不敢轻易劝他放弃,说到底,不过执念罢了。
她既怕小孩是为了自己委曲求全,生生地被压死在自责下,又担忧江湖刀剑无眼,苏佑期白白赔上自己的性命。这次她是凑巧碰上,那下次呢?他可还能全身而退?挣扎了一会,叶秋石的慈母心肠已经占了上风,果断地道:“这可是你说的,若是你日后反悔,我即便把你拖,也要把你拖回来。”
苏佑期含笑点点头,道:“我不会反悔的。”这句话说的算是情真意切了,叶秋石这才信了他,拿起药膏给他小心地上药。
说来也奇怪,自从说了这句话后,苏佑期觉得自从得知白蝠叛变以后,心头就不散的阴霾仿佛散了许多。他早就被劳什子的血海深仇压得喘不过气来,十三年来,他做事处处遵循“应该”二字,眼看着无数的人为自己的一己私欲殒命,人命重山之下,他也只能用“应该”二字来安慰自己。如今,也当是“应该”二字,父母之命,不可不从。苏佑期不无欢乐地想。
或许更早之前,在那处山谷里,已经有人告诉他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
难得一夜无梦。
翌日大清早,叶秋石就推门进来,一扫之前两天的冷淡,喜庆地活像刚出嫁的新娘子,喜滋滋道:“佑期快些起来,崔老头已经在楼下等了,咱们早些出发,还能先去探探消息。”
苏佑期其实早已经醒了,却难得地赖在床上不愿起来,这时只穿了一件中衣。他难得羞赧,讪讪道:“叶娘,你先出去,我穿好衣服就来。”
叶秋石哪里见过小孩这样快活的样子,有心调笑两句,又怕他吃不消,只好装的一本正经,道:“你小时候的澡还是我给你洗的呢,害羞什么?”眼看苏佑期脸红地要冒火,赶忙道:“那我在门外等你,你穿好就下来。”真是深谙见好就收的道理。
待到两人收拾好下楼来,才发现楼下已经熙熙攘攘地坐了一片。这倒是件怪事了,走江湖的多的是些夜游神,日出而作的多半是赶路人,今天天色尚早,楼下已经坐了一片了,乱糟糟地不成一团。
苏佑期暗自思忖,叶秋石就没那么多顾虑了,她推着苏佑期走到崔老头的桌边来,崔老头今天又是一身兽皮,满脸油彩,正捧着个鸡腿吃得不亦乐乎,看见两人过来,抬起了他油乎乎的手,笑道:“等你们好久了,还不快来!”
叶秋石只觉得崔百岁手上的油腻泛着惊人的光泽,心下很是嫌弃,便道:“佑期,咱们坐到离他远点的位置去。”说着作势要走。
崔老头一下子急了,“咚”地一声就扔了鸡腿,那鸡腿在地上圆润地滚了几圈,显然不甘于自己这样惨淡收场,最后才不情不愿地停下了,崔老头也顾不上了,大声喊道:“佑期,叶娘,别走啊!”
这下子坐在旁边早就暗自观察的一个人突然“铮”地抽出剑来,他生的五大三粗,眉毛倒竖,拔剑怒喝地模样也颇为吓人:“苏佑期,你今日命绝于此,还不束手就擒?”
原来嘈嘈杂杂的客栈一下子静的连嗑瓜子的声音都能听到了,有几个人听到了“苏佑期”三个字,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已经站了起来,对他怒目而视。
叶秋石的暴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她对着最先开口的人喝:“你这人长得什么耳朵,难道天下间只有一个叫苏佑期的人?还‘束手就擒’,哪也要先问问我手中的蛊答不答应!”
那大汉生的大块,显然把胆子也给长成肥肉了,这会叶秋石的一声怒喝,已经把他喝的迟迟疑疑,不甘轻举妄动了。
席间已经有人认出了叶秋石,当时窃窃私语一片。
叶秋石虽然不怕,可心中却记挂着不会武功,又坐在轮椅上的苏佑期,当下就势发作,怒目而视:“这江湖大了,真是什么狗都敢跑出来叫唤!崔百岁,还吃这恶心人的早饭作甚!走了!”
她故意喝出崔百岁的名字,更是吓退了一拨人。叶秋石怕多生变故,推着苏佑期就要走,没想到一个“初生牛犊”已经不怕死地冲上来,举剑就刺,嘴里还喝道:“孽障,我看你往哪里逃?”
看来这必定同出一门了,师兄弟的台词都如出一辙,讲话像是唱戏一般,可惜身法明显不过关。叶秋石一脚揣上苏佑期的轮椅,虚空一挡,就避过了凌厉的一招。又是反手一勾,拿剑的仁兄已经丢盔弃甲,根本来不及抵挡叶秋石的化掌为指,骤然一刺!
“啊!”这个“牛犊”吃了老虎的亏,疼得满地打滚,衣服上沾满了鸡腿惺惺相惜的油。旁边人面面相觑,没一人敢上前帮手。
叶秋石不知来人身份,也没痛下杀手,不过也够这人吃一壶了。她厉声喝道:“这个苏佑期,乃是我叶秋石的义子!若是再有人将他认成那个苏佑期,哼,老娘的冰蚕蛊,正好差最后一个人引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