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皇上被害(1 / 1)
孤星当日便被带进来仪宫。
董贵妃高高在上,宫里一片肃穆与寂静,预示着风雨欲来之前的短暂平静。随着自己一步步地走进,董贵妃充满恨意的眼光一刀一刀割在自己身上。
孤星泰然处之,嘴角反而噙着笑意。
董贵妃开口,声音却是嘶哑干涩:
“孔念雅在哪里?”
孤星毫不畏惧地回答:“娘娘觉得我会告诉你吗?我娘能有今日的结果,全赖娘娘所赐。”
董贵妃神色恍惚,似陷入了巨大的回忆中。
“她既然不爱皇上,为什么还要霸占着皇上的心。因为她的存在,六宫全都成了摆设。皇上何曾把我们放在眼里过?她既然那么想死,本宫便成全她。只是,皇上以为她死了之后,心灰意懒,对六宫却更为疏远。我们这一群活人,却斗不过皇上心中的一个死人。”
眼前这个女人也是个可怜人,孤星这般想,却不动声色地看着她。
“但是,本宫知道棺材里面的女人不是她。本宫恨死了她,即便她死了也恨不得将她千刀万剐。没有人知道本宫会打开她的棺木,也因此,才让本宫发现了她失踪的秘密。本宫没有声张,特别是不能让皇上知道。”董贵妃带着如烟如雾般飘渺的神情絮絮叨叨地说着。
忽然,她转过身来,眼神清明,恢复到那精明、算计的模样。
“本宫再问你一次,那个女人在哪里?”董贵妃目光如针般扎在孤星身上。
孤星正视眼前这个女人。不躲不闪地回答:“我不知道。”
“好,那本宫就在皇上面前杀了你。皇上他如此护你,直把你当做孔念雅来赎罪。本宫就偏不给他这个机会,让他也尝尝求而不得是何种滋味。待你死后,我便把你的尸体悬挂在城门上。你说,若是孔念雅真活在这世上,她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亲生女儿曝尸街头吗?”董贵妃狠毒的目光如一条小蛇一样在自己身上游离,她的话一字一句钻进耳中,孤星只觉得齿冷。
“让我见皇上一面。见过皇上之后我便告诉你。”孤星看着她,语气毋庸置疑。
董贵妃权衡着。这个女人死到临头还要见皇上究竟是为何?董贵妃转念想,整个皇宫都控制在自己手中,谅孤星也翻不出什么名堂来。在她说出孔念雅的下落后,就在皇上面前杀了她,让皇上生不如死。
这般想着,董贵妃爽快地答应了。
“我就让你见一次皇上。不过你最好不要食言。否则,本宫会让你知道厉害。”
董贵妃发出一串毛骨悚然的大笑。孤星看着她的神色,知道她已经有些疯魔了。
孤星被带到乾云殿里见皇帝。鬼门关上走了一遭,即便是一国之君也显出了老态。皇上此时如一片枯叶一般被掩盖在锦被下。听到脚步声,他才微微地睁开眼。看到孤星与董贵妃在眼前,他也并未诧异。
“还请贵妃娘娘回避,丘欣有话想单独对皇上说。”孤星开口。
“如果本宫不同意呢?”董贵妃挑衅地看着她。
“如今丘欣的性命捏在娘娘手中,娘娘要不允,丘欣无话可说。”孤星淡然回答。
董贵妃到底顾及着皇上,拿询问的眼神瞅向他,皇上点点头。董贵妃却怒道:“哼,什么丘欣,无忧宫的女刺客罢了。当真本宫不知道你的底细?就凭这欺君之罪,你都必死无疑。”
知道她只是逞一时口头之快,孤星也不搭理她。董贵妃心里有其他的谋算,此时也不多作为难便走了出去。
他不等孤星开口,便询问:“朕知道,不是你刺杀我。但是,恐怕董贵妃不会放过你。”
孤星并不在意,也不再拘着规矩,说:“皇上,你可知我不是什么丘欣,我只是个无忧宫女刺客,我叫孤星。”
皇上笑笑,也纵容了她“你我”地称呼,说道:“朕不在乎,此刻朕也只是董贵妃手里的一个囚徒,不比你好多少。”
孤星回他一笑,揭穿他道:“皇上是因为我这张脸,所以才不在乎。”
皇上苦笑不语,算是作答。
“皇上可否回答我一些问题?”孤星问道。
“朕知无不言。”皇上许诺她。
听他这般回答,孤星稍稍定了定心。问道“我与先皇后,是否十分相像?”
“长相有七分相似,性格气度却是一模一样。”皇帝看着她,仿佛透过她在看另外一个人。
孤星心中不知是喜是忧,借着问道:“皇上与先皇后的事,能否告知孤星?”
皇上神色痴恋,陷入了对往昔温柔的追忆当中。
“二十年前,朕亲率三十万大军攻打突厥。在漠北与突厥纠缠三月。眼见着军情毫无进展,一天晚上,我军军营受到突厥军偷袭。突厥军打得我们措手不及、溃不成军。仅仅一夜之间,我军军营里就已经尸骨如山、血流成河。朕至死也忘不了那一幕。”
皇上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激动地握紧了拳头。
稍稍平缓了语气,接着说道:“朕在混乱中也中了一剑。保护朕的侍卫们被冲散,朕的坐骑受了惊吓一路狂奔。当时朕已经受伤人事不省。等朕再次苏醒时,是在念雅家里。”
几乎是小心而怜惜地,他柔声提起那个名字。
“念雅的父亲孔曾是前朝名臣。自朕的父皇带着起义军破城那日,他便携家眷归隐山林。那时,朕激战了一夜后,衣衫褴褛、血迹斑斑。他把朕当做一名普通的士兵,竟阴差阳错救了朕的性命。在孔家养伤的那段时间,念雅的父亲孔曾待朕特别好。朕自幼博学,对孔曾的字画很能评论两句。孔曾偏居荒野后,一直苦于知音难觅。于是对朕颇有好感,与朕结为忘年交。孔曾性子豪疏,且对念雅这个独女自小宠爱。念雅聪敏好学,对诗画颇有兴趣。因此孔曾与朕品诗论画时,也不避讳念雅偶尔在旁凑趣。来往地多了,朕对念雅便渐渐有了好感。”
说起那段日子,皇上脸上流露出流连的神色。
“念雅相貌虽不算绝色,可胜在那一份超凡脱俗的气质。最重要的是,她并不拿朕当皇帝看。当然,她那时并不知朕的身份。但她的蕙质兰心,她那七窍玲珑的心思和娴雅从容的气度,越来越让朕觉得娶妻当如此。于是朕暗暗发誓,来日凯旋之后,一定亲自上门娶她为妻。”
孤星心中诧异,不禁猜想着那个皇上口中蕙质兰心、娴雅从容的女人到底是何种风茂,能让皇帝在时隔多年之后说起这段往事,眼里还是一览无遗的热情明朗。
“朕伤愈之后便离开了孔家回到宫中。朕暗地里重整旧部,很快东山再起。突厥当时正处于得胜的喜悦中,想不到我军能这么快重振旗鼓。朕趁其不备,领军大举进犯,突厥损失惨重。之后我军一鼓作气、趁胜追击。我军势如破竹,不出半年便攻到突厥都城门外。突厥抵挡不过,最终归降,从此对我安兴国称臣。”
说起英雄往事,皇上颓唐之气一扫而光,显得神采奕奕。
“可是,事情并未如朕所料。”皇帝转而愤恨地说。
“等我准备迎娶念雅之时,孔曾已经把念雅嫁给了公孙旻,并且已身怀有孕。朕作为一国之君,坐拥江山,却连个喜欢的女子都得不到。朕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皇上唾沫横飞,甚是激动。
“于是朕一气之下把公孙氏一族发配充军。朕把念雅接进宫,只充作女道士在宫中处顺堂带发修行,之后朕朝堂上力排众议,如愿封她为皇后。可是没想到念雅烈性,至始至终不肯见朕。朕不愿勉强她,只让她在昭阳宫住着。想着天长日久,她总能被朕打动。不想孔曾知道此事后,依仗着他的名望,集结天下读书人联名上书,骂朕昏庸无道、强占□□。”
皇上太过激愤,一时竟喘不过气来。喘了好大一阵方接着说道:“朕自登基以来便勤勉治国,无一日不是兢兢业业。怎能容忍自己因此事臭名昭著,民心向背。于是朕一怒之下就下旨处斩孔氏一族与公孙氏一族,凡是知晓此事的人朕都要杀。可是朕之后便后悔了,朕想到如果朕杀了孔曾,念雅必定一辈子也不肯原谅朕。于是朕派人追回成命,可惜为时已晚,孔家已遭灭门,念雅的父亲孔曾不知所踪。”
皇上扼腕叹息,继续回忆:
“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念雅知道后,便服毒自尽于昭阳宫。”
皇上说到此处老泪纵横,继续道:
“她就死在朕的怀里,可是她却到死也不肯看朕一眼。”
皇上痛苦地闭上眼睛,他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爱她一世,竟是害她一世。
“她死后,朕一直耿耿于怀。朕下旨封了昭阳宫,并把她临死时头上的宝瓶簪供奉在殿内以示垂念。但愿她九泉之下,能够感受到朕的心意。”皇帝此时锐气全无,极是消沉。
孤星静静地听完,心中迷茫一片。原本想因此解开身世之谜,但从皇上的叙述中,似乎他并不知公孙家有一女侥幸得生之事。当然,他也不会知那下葬的棺材里并没有孔念雅,而只是她的一个奴婢。
孤星对孔念雅最后失踪之事也绝口不提。皇上心中执念太重,若让他知晓此事,反而不容易放下。只有伊人已逝,尽管伤感追忆;到底也知道往事不可追。
这一通故事下来,心中的谜团并未解开半分。如果自己这番命丧宫中,而身世依旧成谜,那是十分不甘心的。难道这天底下就只有月华皇后能够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
孤星心中烦乱,身后有脚步声由远及近。孤星以为是董贵妃进来,想着必定难逃此劫。不想回头,却看见了自己的师父慧茹宫主。
王府里的对话历历在目,孤星心知眼前这位师父已与自己决裂。因此看见慧茹宫主,孤星除了有一瞬间的惊讶之外,也只是站着不动。看着慧茹宫主一步步走进,心中暗暗提防。
“如妃,竟然是你。”皇上微弱的声音如细纱线崩裂在耳旁,但是孤星却听得尤为清楚。
在孤星惊疑的目光下,慧茹宫主缓缓走近,高高在上地注视着躺在龙床上的皇上,声音中带着不容忽视的怨恨:“皇上,您竟然还记得我。”
“二十年前朕沉湎于失去皇后的悲痛之中,你趁机刺杀朕,可惜败走宫外。此次回来,也是为了取朕的性命吧。”皇上犹如事不关己一般道出她的意图。
“呵,难为你还记得。”慧茹宫主讽刺道。
“朕这辈子辜负的人甚多,死在谁手中都是一样,你动手吧。”皇上缓缓地闭上眼睛,仿佛为这一刻等待已久。脸上竟然浮现出解脱的满足笑意。
孤星面前一道白影闪过,真待阻止,耳边听到一阵利器刺穿血肉的声音。回望床上的皇上,只见他胸前血流如注,红艳艳地如大朵大朵的牡丹盛开在胸前。雪亮的匕首插在胸前如生根了一般,只晃得自己眼晕。
“师父你杀了他。”一句话在嘴边还来不及惊呼,孤星只觉得眼前一黑,便向后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