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城门对峙(2)(1 / 1)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码字入迷了,发现居然过了零点,嘤,明早才能出来了
------题外话------
“我说的,”人群中,身着士兵甲胄却依旧气质出众的少年缓缓走出,身姿笔直,语气郑重,“前瑞王嫡幼子,瑞霄,瑞王府灭门当晚的唯一幸存者,应该有一定的发言权,亦不算是有心之人吧?”
洛王袖子一甩,大怒道,“谁说的!刘将军,你可是老糊涂了?岂可随意听有心之人挑拨?”
刚刚萧勇的话断断续续,别人听的有些迷糊,这话则直接挑明,听到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燃^文^书库][].[].[>
刘世文呵呵一声,有些话让人知道了就好,不欲与他在这件事上过多纠缠,“今日瑞禁军不为这事而来,您一介大儒,我这大老粗也辩不过今日直说瑞王府之事,敢问洛王爷,皇室暗卫、精兵、禁军统领,参与谋杀瑞王、屠杀瑞王府满门之事,可否给我瑞家军一个交代?”
此话一出,城内百姓纷纷瞪大眼睛,对于瑞家军二十年不曾出征极为震惊,洛王则立即变了脸色,轻咳一声道,“刘副将此言差矣,皇上是体恤瑞家军以往太过辛苦,才定下这休养生息之策,何来打压?”
刘世文听得这话哈哈大笑,声音比之前拔得更高,“哈哈哈哈,皇上既知瑞家军忠心耿耿,又何故对我瑞家军像是防贼一样,不断打压,空养几十万大军却连半分挣军功的机会不给,瑞家军闲置二十年皇上不会不知道吧?各位百姓可知他们心中英明神武的瑞家军被闲置了二十年未曾见过战场?”
洛王立于城门之上,高声喊道,“皇上知道瑞家军一心为君、忠心耿耿,此番只是被奸人利用,围城乃谋逆大罪,还请儿郎们好好考虑,别因奸人挑拨做出不忠之事,违背从军保家卫国的初衷。”
朝廷派人回来之时已是两个时辰过后。
*
一时间皇室过河拆桥谋害忠臣的恶名在百姓之间口口相传,所有人都默默地为瑞王府惋惜,开始对皇权质疑,更开始思考这样的君主,寻常百姓在他眼中是否蝼蚁不如。
然而这更让真相被证实、被确信。
有消息传出是因为他质疑皇上,皇上恼羞成怒直接将他关押起来。
然而,离开的萧勇并未再回去。
离开的一路萧勇并未骑马,整个人失魂落魄地走在路上,嘴里不停地念叨,“不可能的,怎么会是皇上呢?可是当时确实有几分可疑,当日我被皇上拉着下棋,一下便是一夜,以往未曾有过,是啊,不正常啊。”只不过他这念叨声音也有些大,来往路人都能听到,因此更加坚信了之前的流言,大统领开口,岂会有假!
“如今人证物证俱在,刘将军放心,萧某就是拼了这条命也定然弄个水落石出,”话说完萧勇转身离去。
刘世文点了点头,“若是别人末将定然不会相信,但是萧大统领既然开口,儿郎们便先等着,只是,请萧大统领务必把皇上请来,此事必须弄清楚。”
萧勇的表情看上去有几分失魂落魄,他对着刘世文抱拳道,“刘将军稍等,我现在去向皇上询问此事,定给瑞家军一个交代,给已故的王爷王妃一个交代。
两方声音都带着内力,传的极远,无论是临近城门的百姓还是守着平城西门的将士,此时都变了脸色,因为传了多日的流言似乎得到了证实。
一个个点出那些人的身份,语气先是由坚决不行再到有多怀疑,到最后已是不再反驳。
“不可能,这是皇家精兵营的小队长,他不可能会参与的。”
萧勇看到那几人脸色一变,又一封封信件看过来,脸色越来越差,本来就大的嗓门声音更大了些,依旧带着内力远远传开,“前禁军统领!你说!为什么要派数千禁军围堵瑞王府!是谁派你的!”
刘世文摆了摆手,军队中押出几个人,随后他又拿出一沓厚厚的信件。
后面人还要再说,声音却被萧勇抛到脑后,他直接自城门飞身而下,来到刘世文身旁。
萧勇摆了摆手,“刘将军乃当世英雄,铁骨铮铮,本统领相信他不会用手段,再说,我萧勇自诩刚正,眼里揉不进沙子,若瑞王府满门被灭真有蹊跷,查清楚也是我分内之事,瑞王府世代忠义,不应无辜含冤被害,你们无需再劝。”
这话一说城门守军齐齐大喊,“大统领!万万不可,您乃京卫统领兼禁军统领,守卫平城仅有的七万兵力皆由您掌控,万一对方使诈……”
沉吟片刻之后,萧勇提议道,“不若萧某亲自下去看看,刘将军觉得如何?”
刘世文摇头笑道,“这可不行,证据只有一份,不是末将信不过大统领,只是传递过程中若出点岔子导致证据被毁,公道无法讨回,我只怕百年之后无颜面对王爷。”
“哦?既如此,那可否派人送来给萧某一看,”萧勇带着疑问道。
刘世文冷笑一声,“末将自然不是乱说,人证物证俱在,听闻萧大统领刚正不阿,将士们信得过,你可要查看一下?”
萧勇走上城门,同样用蕴含着身后内力的声音喊道,“这话又从何说起?前瑞王被流寇所害,瑞王府不知何故突然失火,大火烧了一夜,无人逃出,刘将军,话不能乱说。”
惴惴不安的百姓听到这话纷纷竖起了耳朵,虽然害怕却又忍不住验证流言的真假。
这话说的相当露骨,靠着浑厚的内力,足以传到城内。
刘世文站在队伍最前方,满意地看了一下,声音注入内力朝着城门大声喊道,“听闻瑞王府灭门一事另有门道,请皇上明察秋毫,给三十万瑞家军一个交代。”
午时刚过,一直悠闲休整的瑞家军中突然一声令下,刚才乱糟糟的队伍瞬间站的笔直。
一番商议之后,洛王回宫禀明情况,而萧勇留下随机应变。
面面相觑后,两人齐齐走下,未惊动城下黑压压的瑞家军。
洛王和萧勇相携走上城楼之时看到的便是瑞家军席地而坐悠然自得的模样,两人看到这副情景俱是一愣,显然没想到会看到这样的一幕。
只是士兵在城门外三十米之外停下之后便不再向前,安然地坐下休整,伙头军则开始准备午饭。
如此,一个多时辰之后,平城西门之外绵延十里,黑压压的全是人头,白花花的全是帐篷,吓得城门守军惊慌失措,一批批前往宫中报告消息,却无一人回来,城内百姓亦是人心惶惶,众说纷纭,结合前些天瑞王府灭门真相的传闻,更觉得此事可怖。
这边早朝之上帝王心急火燎商量对策,那边瑞家军却格外悠闲,行至十里之外便开始安营扎寨,每隔一里便休整一次,停留一刻钟搭帐子,再留下一部分人驻扎在刚搭好的帐篷里,继续赶路。
洛御铭冷冷扫了一眼跪了满地的官儿,怒气再次翻涌于心间,“既然你们喜贵那便跪着吧,明日早朝再起来,”说完对萧勇吩咐道,“此事便交由你和洛王两人负责了,等下朕传圣旨调烈焰军前来,你们俩尽量拖延时间。”
跪着的官员们听了萧勇的提议头颅垂的低到极点,巴不得钻进地底。
“为今之计,只能用此法,臣亦想不到更好的,就按萧大统领所说吧。”
许久,洛御铭问道,“洛王兄觉得萧爱卿此法如何。”
萧勇出列,沉吟片刻之后缓缓开口,“臣认为瑞家军此番驻扎平城之外意图尚且不明,未必就是谋反,离平城最近的烈焰军在四百六十里之外的玉麟关,急行军最快也要四日半。在此期间我们应弄清瑞家军此行的目的和缘由,瑞家军一向忠心,若真意图不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乃是上策,而且此计可拖延时日,等待援军,直接闹翻之说甚是愚钝!”洛御铭瞟了一眼萧勇,知他分析十分精准,只有一点,瑞王府满门被灭之事他并不清楚,所以不知道瑞家军此行多半是听说了什么风声前来讨回公道,说的直接一点便是谋反,所以此法是否可行还是未知数,但是,除此之外似乎别无原则。
此话一出,跪着的人齐齐噤声,头埋得更低了些。
此时,站着的萧勇冷哼一声,“愚昧!瑞王府可还有人质供你俘虏?别忘了瑞王府只剩瑞王一人还在长青山比赛!你去哪里抓?就算抓到你能肯定一个草包能让三十万大军退兵?就算还有俘虏,你可清楚瑞家军此番破营而出的原因?而且,对方兵临城下,我军最近的在三百里之外,若瑞家军要谋反,等援兵赶来平城早已被攻陷!”
“臣认为刘大人此计可行,既可拖延时间又能减少伤亡,”兵部尚书小心翼翼地组织着措辞。
洛御铭往下面扫了一眼,对着兵部尚书问道,“李爱卿觉得呢?”
大殿之上,八成以上的人都跪在地上,表示同意,一时间朝堂之上只剩下寥寥几人还站着。
“臣附议。”
“臣附议。”
“哦?”洛御铭大笑起来,“其他爱卿觉得如何?”
“应当……应当,啊!可以把瑞王府所有人抓起来做人质,和瑞家军谈判!拖延时间,等待援军到来。”
“不懂吗?”洛御铭冷笑一声,“朕记得之前你可提议过不少关于军队调遣之事,说,援军赶来之前应该如何!”
“应……臣认为应该,应该,”话未说完噗通一声跪下,“皇上赎罪,下官乃是文官,不懂用兵之事啊。”
洛御铭看他一眼,声音喜怒不辨,“那援军赶来之前呢?”
那人颤颤巍巍出列,声音抖得厉害,“臣,臣认为应快速调集最近的军队保护平城,阻挡瑞家军。”
“刘爱卿,你以为呢?”洛御铭点了一下平日早朝最活跃的鸿胪寺卿。
此话一出更无人感应,巴不得把脑袋钻进地缝里。
洛御铭随手拿起一卷奏折扔到地上,“不能为君分忧,朝廷养你们何用!不如早早摘了乌纱帽!”
良久,所有人都深深埋下头,没有言语。
平复一下心绪之后,洛御铭尽力压住怒火问道,“哪位爱卿有退兵妙计。”
消息来时正是早朝,洛御铭怒火冲天,把前来报信的信使直接斩了,如此重要的消息两天后才传来,这种不中用的信使要他何用!
但是他们似乎并不赶时间,队伍走的相当慢。
本应迅速传到朝堂之上那边的消息却突然被掐断,在六月二日一早才到,只是为时已晚,洛家军已行至平城十里之外。
仁显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九日,驻扎平城百里之外西山大营将近二十年的瑞家军突然生变,绑了守营的两千士兵,三十万大军从西山大营浩浩荡荡出发,朝平城而去。
仙姿魔骨逆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