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置于何地(1 / 1)
福氏丝毫不知淑妃对她的评价是半桶水晃荡,她自己觉得已经做的很好很用心了,只是偶尔会管不住嘴,也可能是丁灵留给她的怨念太深,她没办法不去想。
皇上果然留下了善王,于是苗禄全就陪了福氏回长乐宫,福氏进了王府,苗福全就自觉改了中间那个福字。换作了苗禄全,表示对女主人的尊重。
福氏见机会难得,让身边的丫鬟塞了个荷包到苗禄全的袖子里。跟他打听王爷平时爱吃些什么,用些什么。
这些倒不是什么难打听的事,苗禄全也乐得送个顺水人情。王爷没什么特别不爱吃的,最重要是新鲜和滋味好。哪怕是根小青菜,要是做的好,也一样进的香。
至于别的习惯,皇宫里养大的皇子,贡品都是用的不要不要的,于他就是死活,没有什么特别看重的。反正能拿到他跟前的,也没有不好的东西。
平时爱写两笔字,画两笔画,但要说收集古董字画,别人送的他也收着,别人不送也没见他特别去购置。
说了和没说几乎一个样,福氏还是高高兴兴谢了他。
福氏不用心计的时候,还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孩子。陪着淑妃说话,陪着大姐玩乐,样样都做的很好。
善王这里,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匣子,递给杜仁,然后对皇上拱手道:“儿臣幸不辱命。”
皇上掂起匣子里这枚九龙飞天玉扳指,仔细看了看,然后点头。
“这才是真货,有偷运东西之人的线索没有。”
“恕儿臣无能,并未查到线索。”
“哦,上回将紫金宝珠藏在头颅里送回来,将知情人杀了个干干净净,真是巧合?”
善王额角冒汗,半天才道:“他们污蔑父皇身边亲近的人,儿臣觉得,让这等言论传回来,只会扰乱朝纲,也会弄得后宫不宁。反正东西也回来了,倒不如清净些。”
“你就不怕朕怀疑你?”
“儿臣不怕,没做过的事,没什么好怕的。再说,我是您的儿子,我是否喜欢这些,父皇比任何人都清楚。”
皇上点头,这个儿子的确对物欲看的不重。大概是胎毒对他的影响太大,他自小的生活就是严于自律,对任何外在的东西都不看重。
若不是后来宠了个女人,他都怀疑这个儿子忽然一下就跑去当和尚了。
“听说你屋里有人怀孕了,一会把赏赐带回去吧。封号也给提一提,一个昭训,也太寒酸了,就封……”
“父皇,不如等她生了,您再下旨。”
“真看不出来你还是个……行了,那就这样吧。”
善王告退,皇上在后头笑着摇头,真是个痴情种子,一定是怕自己给的低了,所以一心想等生了就跑来求个侧妃。
反正是他的第一个孩子的娘,好像这个昭训的父亲也是个能吏。罢了罢了,这等小事,就不要拂孩子们的面子了。
但福氏不能等,王爷连续一个月没有进她的院子。别说留宿,就是进来吃个饭也不肯。
满府的女人,哪个不是在看她的笑话。当然,这是她自己想像的,虽然,也是事实。
“我不能再等下去,等她生下孩子,王爷必然会给她提身份。若真生了个儿子,一个侧妃怕是跑不掉。”
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怀上了孩子,她还只是一个昭训。王爷就是等着一个机会,好给她将身份一下子拔起来。
“王妃是打算给王爷迎娶侧妃?”
莫嬷嬷猜中了福氏的心思,一个王爷可以有两个侧妃,只要来两个侧妃将位置占满了。丁昭训的肚子再争气,她也没法争上侧妃的名份。
“可是这样做,王爷恐怕不会高兴。”
莫嬷嬷担心,一个府里,不管怎么闹怎么斗,前提要是女人得有底气。这个底气一是男人的宠爱,二是有嫡子傍身。
两样皆无,闹什么闹,闹也是白闹。
“我不做,他难道就会高兴吗?嬷嬷你不懂我的担心,哪怕她升到良娣,不管什么场合,王爷都不方便带她出门。但若是侧妃,那也是上了玉碟的皇家承认的儿媳妇之一。王爷只要高兴,就能带着她到处走,去任何场合都不算失礼。”
“不会吧,那福家的面子要往哪儿搁。”
莫嬷嬷觉得王爷不至于会这么做,跟王妃的感情好不好那是后院的事。前头不还有福家呢,上头四个姐夫,可没一个是好惹的。
“我就是怕这个,我怎么样都不要紧。可我不能让福家蒙羞,让父母蒙羞。”
福家以五个女儿为荣,前头四个女婿,对岳家也是十分亲近捧场。如果善王真闹这么一出,父母和姐姐们的面子要往哪儿搁。
“嬷嬷,你觉得王爷是那种顾忌别人感受的人吗?”
“哎,天潢贵胄,哪里会将别人放在眼里。”
莫嬷嬷也承认,她没有半分把握让王爷不这么干。最好的办法,果然是未雨绸缪,一个萝卜一个坑,将坑占住才是正理。
于是借着进宫给淑妃请安,福氏便说府中人少,加上自己没本事伺候王爷。想另寻两个妹妹,一来给她作个伴,二个说不得能讨王爷喜欢。
淑妃只是淡淡的,好多年没见过这么直白的心机了。就差在脸上写着,我不能让丁昭训当侧妃这几个字。
自己挑的儿媳妇,总不能看着她犯蠢。
“那你跟王爷商量了没有,他有没有看中哪家的姑娘,还是跟你提了谁。”
“这个倒没有,这不是先来跟母妃商量吗?”
“我同意的话,你打算怎么做?”
“当然是选名门淑女,我物色了几户人家,都是梁都出了名的美女才女,母妃可以择日见见。”
“然后呢?”
淑妃继续问,看她兴高烈采的样子,心里的叹息声,越发重了。
“然后……当然是由母妃定下人选,再择良辰吉日迎他们进门。”
“就是这样?”
淑妃的脸色越来越不对,福氏也不由慌了起来,思索半天不得要领。只得硬着头皮道:“恕我思虑不周,望母妃指点。”
“你将王爷置于何地?等想清楚这个问题,再进宫吧,王姑姑,替我送送。”
淑妃很是疲惫,她可以蠢一点,笨一点,但她不该一门心思只考虑自己和福家,而丝毫不考虑善王的感受。
难怪儿子不喜欢她,你都不将自己的夫君放在心里,只想争强好胜,他又怎么会喜欢你。
福氏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侧妃没娶成,还不能进宫了。她苍白着脸色回来,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只觉得短短日子,自己似乎已经老了十岁。
哪里还有进府前的意气风发,她俯身哭了起来。这日子开头已经这么难了,还有一辈子等着她,她要怎么这下去。光想想,她就害怕的发抖。
“王妃,请夫人过府说说话吧。”
莫嬷嬷也没辄了,王妃接二连三的出了昏招,她也无力劝说,只能寄希望于福夫人来劝了。
丁灵一连吐了个把月,忽然有一天睁开眼,觉得胃里清清爽爽,许久没有这般痛快过了。
试着吃了早饭,居然一点反胃的感觉也没有,更没有酸意往上涌。然后就象被按了开关一样,她的呕吐不药而愈。
胃口开了,就什么都想吃。一会儿要吃酸的,碧悠高兴极了,酸儿辣女嘛。然后到了晚上,又想吃辣的。
最后发现,昭训最爱吃酸辣,闻着就酸的流口水,辣的流泪水的东西,成了她的最爱。
还好厨房知道单另准备王爷吃的,一起端过来。丁灵每回尝一口不是说没放盐,就是说没放醋。总之,口味大变。
“王爷不必担心,孕妇改变口味是常有的事,不是昭训想吃,是肚子里的孩子想吃呢。”
两个嬷嬷一个姓牛一个姓马,他们自己也笑称,就是来当牛做马的。有青姑姑和康姑姑的例子在前,借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拿大。
“两位嬷嬷辛苦,只要照料的好,以后可以留在王府。”
两位嬷嬷谢了恩出去,丁灵歪着头问他,“王爷每回都是这么自大,您怎么知道他们愿意留在王府,而不是回宫呢。”
“回宫,哪个主子身边缺人?不能凑到主子跟前,回宫干什么。我真想把一句话塞到你的小脑袋里,你是我的女人,值得最好的一切,懂吗?”
丁灵真想呵呵他一脸,不就是自恋加自大吗?拽什么拽。
“那个,已经过了三个月了。”
“小娘子是在勾/引在下吗?”
王爷听完一楞,立马明白过来。丁灵有时候都会想,是不是男人对这种事的反应都是这么迅速的。
“还需要勾/引啊,那算了。”
“等等,在下很好勾/引的,小娘子要不要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