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1)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多少是迫不得已的。尽管政治因素压倒一切,可打仗毕竟是要流血牺牲的,不到最后的时刻,绝不轻言战斗。从头来看,政治需要大家都有,但中国人并没有到越南领土上打枪打炮,杀人放火,是越南人不断地向中国进行武装挑衅。咎由自取的,是越南。中国,是奋起还击。
1979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是可忍,孰不可忍》,实际上是对全世界宣布了中国的最后抉择。《人民日报》上一次以这种口气说话,是1962年,对象是印度。众所周知,那一年爆发了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军被歼八千,全线溃退。
此刻,不知道越南人有没有如此丰富的联想。
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越边境东西两线突然陷入了雷鸣火海之中。中国军队的152加榴炮、122加农炮、122榴弹炮、85加农炮和130火箭炮、107火箭炮等万炮齐发,无数的钢铁洪流暴雨般倾泻到了边境另一侧的越军阵地上。立时地动山摇,火球飞舞,泥沙俱下,肢体横飞,天空都变成了一片火红。
同日,新华社奉中国政府之命发布声明:“越南当局无视中国方面的一再警告,最近连续出动武装部队,侵犯中国领土,袭击中国边防人员和边境居民,局势急剧恶化,严重威胁我国边疆的和平和安全。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奋起还击。”
战争之神终于开始怒吼了,79大战的帷幕就此拉开。
历史无情,自有公论。
顺便说一句,2月17日战争爆发当晚中国军队的口令是:自有公论。
(全文完)
猴子们没什么可说的,他们对中国不满根源上只有两点。
一,中国没有提供免费午餐。1954年日内瓦和谈,所谓中苏压迫越南接受17度线停战。没错,苏联也是赞同17度线的,用以打破美国流产会议的企图,但是越南人后来只忌恨中国。越南最初对前景不是很乐观,在中国不计代价的支援下,奠边府战役初期仍然打的不顺,“胡伯伯”等危难情绪甚重。然而,奠边府最终胜利,又冲昏了越南的头脑,要价开始变的不切实际的高,过低估计了美国干涉的潜在风险,过高的估计了中国的支援能力(想想1954年的中国,刚刚开始从战时体制转向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刚刚开始一五计划的中国)。越南党的利益是统一,这可以理解,也没人反对,如果越南能独立倚靠自己的力量解放全国(武元甲表示很困难),所有人都满意。可是,如果要求中国提供超出自身能力的“义务”,未免太不把中国当人看,中国的利益同样需要得到尊重。日内瓦协议的达成,对越南党其实还是有利的。他们从零散的根据地走出来,兵不血刃的进入法国人移交的河内海防等大城市,17度线以北连成一片,当然,17度线以南的若干根据地,就需要撤出。这个是不是和抗战胜利后国共和谈时,中共从江南根据地撤退到北方很像?中共其实是主动的行为,集中力量在国民党薄弱区域壮大发展自身,牢牢把握主动权(和猴子云泥之别啊)。越南劳动党,看不到这点,失败时,惶惶然,胜利时,昏昏然,前恭后倨,进退无度。
二,越南没有吃到霸王餐。所谓中国阻挠越南“统一”历史上分属不同国家的寮国,柬埔寨(如何恨越南就不用说了吧),组成印支联邦。历史往往就是这么有趣,一个被法国xx近百年的国家,尚在独立的襁褓中,就迫不及待的把手伸向了邻国,伸向了法国的殖民地遗产。
猴子们翻来覆去,包装再打扮,无非就是指责中国上述两点。
当然,中国也有教训,最大的有两点。首先是部分领导人过于浪漫的国际主义想法,其次是60年代后由于中苏论战导致的无条件支援越南的不理智行为。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shukuai.com--- 书快电子书论坛【漪箩】整理
附:书快电子书论坛 http://www.shukuai.com 【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