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不负如来不负卿(1 / 1)
当时少年初见,素衣木钗的她从医馆后堂走出,却惊艳了整个年华:“喂,小和尚,这是给你的馒头和水。看你的样子不像是中原人士,你是从哪来得?”
“小和尚,有人要杀你?为什么?”
“小和尚,你信我么?你信我,我就帮你。”
“小和尚,其实我一直没告诉你。我不是医馆的小学徒,我是公主。我的封号是令阳。”
细碎的话语温暖了那些逃亡的日子,那时他还是借着游僧身份狼狈出逃的落难王子,她也不过是个穿着粗布衣裳流落民间的被贬公主。她答应帮他夺回国家报杀父之仇,他也答应会救治她的母亲小妹,做她的臣。
而现在,十几年浮云苍狗如一瞬。
他成了一位隐居乡间小寺的禅师,她却变成方刚豆蔻寒门士族的少女。多少感情化作无言,他还能献给他的女帝什么呢,生命还是忠诚?
她还需要他的什么呢,忠诚抑或生命?
佛总爱说人间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他有多少苦?却又多少次苦中作乐甘之如饴?法严已经算不明白,也不愿去算。至少,他又一次遇见她。
这便足矣。
“起来吧!”陆嘉云拽法严起来,收下他的忠诚:“你尚能如此待我,可笑那些人却……”
“法严?”陆嘉云突然叫了一声,平淡的语气就像琐碎的日常里喊一声老友一般,问题却惊人:“你觉得是谁杀的我,丰山公主还是裴相?”
法严却并不回答,反问回去:“陛下觉得是谁?”
“无论是谁,我都开心不起来。一个是我的恩师,一个是我的姑姑。你觉得我被谁背叛会好受些?又或者……”陆嘉云语气有些嘲讽:“是这两个人都背叛了我?”
法严沉默。
陆嘉云似乎也不在乎他怎样回答,自己一个人默默地继续说下去:“差点忘了,你也被背叛过,被你的叔叔对吧?现在我倒是有点领会你当初的痛苦了。再争论是谁做的有什么意义呢?只能显得自己更加可笑罢了。”
陆嘉云仰起头,似乎这样就能吧眼泪倒流回去:“生在帝王家……这就是生在帝王家的命运!谁也避不开。”
转着佛珠的温热手掌默默攥紧了那一粒粒佛珠,有些痛,手掌的主人却并不在乎。
“算了,一切都过去了!”陆嘉云抬起头直视着她忠诚的禅师,目光灼灼:“法严,我想重回至尊之位,你可愿帮我?”
无言的相视,好半晌,禅师冷峻的脸上才绽开温和的笑容,一字一句说的坚定:“助您君临天下,固臣毕生所愿。”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个承诺有多么宝贵。他愿意为之付出所有,哪怕灵魂,哪怕生命。
陆嘉云不是个犹豫的人,但面对法严,这个贫寒之交,她愿意给他更多的尊重,所以她又一次问道:“法严,你要想好。我如今一无所有,这个身体也不是有着皇族血脉的赵令阳。你若是不帮我,就还是你盛名在外的禅师。更何况此番孤注一掷,前去绝无回头路。若是事成,你是千古功臣;若是失败,你就是乱臣贼子。你……真的想好了么?”
“如果不是想好了,”法严嘴角含笑:“我又何必与您相认呢?陛下。”
“好!”陆嘉云开心的一拍桌案站起,兴奋的围着房间走了两圈:“法严,你既不负朕,朕也定不负你!待朕斩了那帮乱臣贼子,恢复皇位,朕就封你为护国法师,奉佛教为国教。怎样?这样的赏赐你可满意?”
法严颔首微笑,目光中对少女的宠溺藏在最深处无人知晓的地方,面上仍旧是那一派风轻云淡。他轻声回答,宛如情人低语,却注定只能显露忠诚:“臣谢主隆恩。”
他是这样满心感激,即便她给他的,并不是他想要的。
但只要是她给他的,那便是他想要的。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陆嘉云收起情绪,坐回书案后坐定,勾起手指,轻抚了一下桌面问道:“法严,你走的时候,我母后和安思的身体怎样?你知道的,我最放心不下她们。”
法严回想了一下,答道:“我走之后,听说陆尚书找到了洪圣道人李纯通,并荐了她入宫为太后和安思公主诊治。有她的医术,陛下应该可以无忧。”
“真有意思!”陆嘉云不由冷笑:“我寻了多年也求而不得的人物,我一死,就蹦出来了,这倒是有趣!姑姑现在如何?”
“冒充您的人登基后,公主便称病舍去监国之位不再上朝,但于朝政仍有威慑力,偶尔与裴相政见相左意见不合。公主府广招门客,从您在时的谋士十数到如今座下三千,六部多数官员出自公主府,但要职仍多数出自几大家族和其他豪门贵胄。此外并无别的什么了。”
“姑姑想做什么,要和士族对立么?”陆嘉云点了点头皱眉思索,青葱根般的手指转着头发绕个不停,却怎样也想不出个头绪。
“士族呢?现在如何?”
法严说出自己的情报:“邵家当年站队错误,多年来还是一蹶不振,靠阁老一人勉力维持。不过听说邵将军留下的孤子邵容和虽年纪轻轻,却在京中少有薄名。或是重振邵家的契机。”
“邵容和我见过,”陆嘉云点头:“才学可用。”
法严惊讶:“陛下很看好他?”
“算是吧。”陆嘉云敷衍答道:“其他几家呢?”
“陆家仍旧老样子不温不火,裴家裴相一人独大,穆家仍是不问朝政。除了温家嫡女温云岫代替她的伯父成为了掌舵人,迟家新秀池崇则因政绩出色在上等士族间有了立足之地外,没什么大变化。朝廷上还是以丰山公主和裴相两派为主。”
“我知道了。”陆嘉云沉默片刻,双手撑着下巴一脸肃然:“依你之见,我现在应该如何作为?”
法严躬身:“陛下心中已有完全之策,不是么?”
------题外话------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佛前跪拜一生,求得也只是一个人的平安。
禅师的深情有没有感动你们?有疑问可以到评论区讨论,十二等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