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私塾成型(1 / 1)
日子在小宝的逗乐和归沫认识新环境中瞬间过去三天,归沫慢慢认识身边的人、事、物,了解这边银子大小使用,归沫对历史并不特别上心,应试成绩是不错,可是过后也忘的差不多,但是经过真实面对还是或多或少能记忆起一些自己曾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可很麻烦的是这个国度不知是哪个朝代的,归沫衔接不上,所以对琉璃国这个名称很是陌生。
芸城,是琉璃国一个比较发达的中枢城市,地处水、陆的交通运输中心,经济往来比较密切,由此产生芸城三足鼎立的富豪局面。城内以茶、陶瓷、丝织品为主要盈利产品,不过百分之九十都给芸城三大富豪司徒、方、凤家所控制,大家彼此牵制基本是垄断了芸城的主要经济命脉。
归沫简单的听着云绣的介绍,努力的记着自己应该要了解的知识,既然来了就要努力的融入这个环境,适应这里的生活,不能什么都依靠别人。云绣虽然对归沫的一无所知有点奇怪,不过也不过问,只当是外城迁徙不熟此地。
可就在她们聊天的此刻,小宝拉着蒲先生拼命想拖进屋,蒲先生挡着小宝,屋内均为女流之辈,他不方便入内,不过他也确实有事要麻烦归沫,所以半将半就的扶着门框。
云绣见这模样,忙道:“蒲先生,无妨,有话直说。”
蒲先生说:“我是想请姑娘给我再留几则趣闻,这几天生意有点起色,虽然不是大卖,但是吸引了不少书生前来凑热闹,把旁边的几家茶楼饭馆生意都带的起色不少,他们感谢我,东家看我这几天有点起色也没再催的急,这不我赶紧过来谢谢姑娘的帮忙!”蒲先生难得说了一串的话,归沫总想蒲先生作为读书人有点孤傲的性子这样做生意也是无奈之举,想想举手之劳也不为意。重新给蒲先生留了几则趣闻,而蒲先生再三感谢之后也回书铺了。
云绣好奇归沫肚子里怎么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趣闻,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归沫看着也不点破直接给自己编了了简介:“我之前一直住在小村庄里,基本与外界没什么联系,接触最多的就是爹爹各处搜集过来的奇闻趣谈,爹爹是个苦命的秀才,娘亲早逝,我们父女相依为命,本来一切安好,可村里一场瘟疫,爹爹不幸染病去世,爹爹去世之前叮嘱我来芸城寻亲,只记得她闺名叫洛沁莲,是母亲的好友。”归沫一边说一边还默默的擦眼泪,不是编的伤心,而是对之前生活的现实伤心。
“只有闺名根本无从查起,芸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而且洛姓很少见啊,根本无从查起,不过你放心,我让相公帮你打听打听。找到了也不好说,她嫁人了夫家还不知好不好相处?”云绣听了一边蹙眉一边说。
归沫故作伤心的叹气,其实这简历她是有意编的,就是为了难找才有说辞。她内心也不打算多依靠云绣家过活,虽然云绣不介意,她还是希望能依靠自己。只是目前还不知什么工作适合自己。
自从云绣、小宝知道归沫满肚子故事、趣闻,一有空就缠着归沫聊天,经常给逗得呵呵大笑,蒲先生也三不五时的过来拜访,在一个礼拜前还给归沫送来一两银子,归沫不肯收下,只是提供娱乐趣闻,蒲先生一出手有点吓到她了。一两银子,按照古代1两银子等于1000文钱,1文钱可以买1个烧饼,这数还真不少。而且蒲先生书铺也是刚有起色,归沫觉得受之有愧,自己也是取之现代趣闻,也算是盗用了,所以一直推拒。
蒲先生直接放到归沫手上:“归姑娘,你就收下吧!这每天趣闻让我们这边角铺位生意都兴旺起来了,文人雅士都栖居在附近等着趣闻的更新,我们感激你还来不及,这是左邻右舍感谢你的主意,你受之无愧,收下吧!钱不多,大家一点心意!”
归沫忽然觉得幸福来得太快,自己一筹莫展的工作居然在这里奏现了,这也算是自己来这里后的第一桶金啊,忽然也想到另外的其他一些主意,顺便提出来和蒲先生商量一番。
隔天蒲先生的书铺在“一日一娱”的旁边新增了连载故事,均为蒲先生和作书者沟通联系后抄录出来的,不过同样每天更新一次,未完待续。如有急待预知下文的可进店选购书本。因为后者的连续性强烈,同时每日更新,如几天不去上下文就连不上了,没有网络方便可以回看功能,这让不少爱好者因错失章节锤头跺脚。
归沫和云绣出来看过场面后,归沫忽然兴起了做个女夫子的打算,就在书屋旁边的院落里整个小私塾的主意。不过云绣听了直接否决她了:“女子做夫子,难有学生啊,女子虽然地位较之之前有所提高,可是没有家庭愿意送学生给女子教,而且女子抛头露面以后难找婆家啊,困难太多了!”云绣坚定的摇头不赞同归沫的想法。
归沫爱书,之前又干幼教,想法还是有的,虽然不容易但也不失为一个方向,只是默默的记下了,想着如何用比较完善的方式来达成这个愿望。
之后一连几天归沫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不过开展资金还是一个问题,不能空有想象构造,前期还是需要投入的,而且预计的结果也许不理想,想着想着,归沫有点气馁,确实不容易。
但也就是这个契机,小宝很喜欢归沫,天天缠着归沫,平时柴鑫让他练字总是东藏西躲的,虽然畏惧柴鑫的威严,但孩子心性总是贪玩。没想到归沫的耐心让小宝都能按时还有质量的完成了每天柴鑫给小宝的学习课程,这点让柴鑫对归沫的所谓学习引导刮目相看。
柴鑫听了云绣对归沫的学习指导方式后也没多说什么,云绣内心总是希望有个姐妹陪着,别看她一天到晚乐呵呵的,其实内心总是藏着阴影,云绣一直是寂寞的,童年的遭遇多少对她伤害不少,这几年他是尽量宠着云绣的,所以他也就默许了归沫的入住,归沫比较沉静,脸上偶有受伤的表情,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但心里相信归沫不会伤害云绣。
自从听云绣说归沫想整个小私塾,他内心没什么想法,不过他有一个家,养多一个人不成问题,只是不希望有她人的插足,归沫能有自力更生的想法于他而言,他又是乐意的。他知道自己自私不想有她人分享云绣过多的关注,这么多年的安静下来,他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所以当归沫来找他说先借银子整小私塾的时候,考虑没多久后,他同意了。
归沫并不知道柴鑫那么爽快是因为怕她分了云绣的注意,吃了干醋。而且他也好奇柴鑫那么大方就同意了,也不怕收不回本,不过有了资金就有干活的动力了。
接来下连着几天云绣都跟着归沫往外跑,柴鑫担心她们的安慰,找了药堂的小伙子跟着。云绣也不敢拒绝,相公自有他的道理。
蒲先生的书铺归沫成了常客,归沫也没想到效果比预期的好,当然要继续保持书屋的吸引力肯定还要有其它的新法来吸引客流。蒲先生的书铺的吸客效应使其它书铺也开始效仿了,不过因为每日娱乐内容的更新实在太有趣了,其它书铺远远无法达到,所以还算是站稳了跟脚。
蒲先生因忙碌起来雇了个打杂的帮忙分流人群,书铺的生意慢慢兴旺起来,又有人帮忙,蒲先生的爱好也发挥了出来,按照归沫的方法把以前自己所做的书册通过连载的方式展现给文人雅士,大家一起既可以探讨文笔内涵又可以赚点银子,人也变得逐渐开阔起来。
归沫虽然没有和蒲先生约定酬金之事,不过蒲先生基本都依据生意的利润分了一杯羹给归沫。蒲先生邻里附近的商铺以为是蒲先生的文采征服了文人墨客,对蒲先生也恭敬起来,自发的定期给蒲先生“娱乐吸客费”。当归沫知道这层关系后,归沫真心叹息古人的无私,虽然都是做生意,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很维护彼此,知道哪些利益对自己有用,会善加利用的。
归沫准备租来做小私塾的是一农家院子,地处书铺的斜对角,院子主人说是要去京城了,院子一直希望有人能管理,但又不希望管理的费用高,所以当知道归沫想租用院子时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不需要雇用人管理还能收点租金一举两得。也许这就是缘分,和院子的缘分,和书的缘分,和私塾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