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拜师之礼(1 / 1)
“天元太子夜未央,天下第一公子,名头倒是挺大,就是不知道是否人如其名。”大先生淡淡地道。
“听闻此子琴技甚是了得,不知究竟如何?”女子的声音依旧温柔,只是难掩心中的怀疑。
镜先生不以为然地摇摇头,道:“你们都还没有见过此子,切莫妄下定论。”
“哦?听你此言,莫不是与此子相熟?”大先生感兴趣地问,放下手中的茶杯,衣服洗耳恭听模样。
“是啊。”镜先生仿佛陷入了自己的回忆,“我与此子七年前曾有一番会面。此子临危不惧,实有大奖之风。更令我欣赏的是,此子的心思,摸不透啊。”
“听你的口气,这天元太子倒是什么神童不成?七年前他不过是一七岁小儿罢了,你怎的竟连一七岁小儿的心思也摸不透?”
“七岁小儿?”镜先生嗤之以鼻,“若是以一个七岁小儿的能力便可退一蓝之境刺客,护数十人安危,且做事缜密,知道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的话,你们还认为他是一个心思单纯的七岁小儿吗?”
大先生和女子都沉默了,不由得对这个未来的学生充满期盼。夜未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天才?
镜先生仿佛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这七年,四国可有间断过他的消息?七岁一曲《弄仙》名动天下,八岁作《京都赋》,博得众大儒青睐,九岁破棋圣玲珑棋局,十岁断袁氏公案,十一岁岁燕王南下赈灾,十二岁述《十八计》,十三岁作为天元将军黎江的副将抵御戎羌,生擒戎羌小王爷,十四岁,”镜先生缓缓吐出一口气,“策划天元宫斗,使阮门世家,满门抄斩,甚至连一个婴儿都没有放过!”
大先生和女子惊骇地吸了一口气。
“他怎的如此残忍?竟然连一个婴儿都不放过?”女子抚着胸口,惊骇地问。
大先生则在震惊之后浮起一抹满意的笑:“此子可真是惊才绝艳!”
镜先生心里得意极了:看吧,这就是我镜先生的传人,唯一的传人!未央,可别令我失望啊!
——
九品书院不光环境优美,而且很大,大到从寝室到琴院得花费极长时间。
卿央拂开挡住视线的柳丝,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极清幽的小院。不闻人声,但闻鸟语。远远地飘来一缕茶香,沁人心脾。
推开掩着的木门,便是整洁干净的内院。舒适的躺椅,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人闭目糖在椅上,咯吱咯吱的声音催人入眠。一个长相温婉可人的中年女子坐在炉旁烹茶,清雅的茶香便是从那里飘出。老人和女子似乎还没有意识到有人已经闯进了内院,眼睛都不抬,依旧沉浸在眼前的世界,自得其乐。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好诗!”老人睁开双目,眼中精光飞快地一闪,倏尔不见。
中年女子抬起头看了卿央一眼,美目中有着淡淡的欣赏。
“学生夜未央见过琴圣大先生,琴姬夫人。”卿央礼貌地拱手作揖,嘴角挂着优雅的笑意。
老人坐正了身子,咯吱咯吱的摇椅声止住。
“小子,有点能耐。”
卿央毫无得意之色,淡淡道:“多谢前辈夸奖。”
“来。和老夫喝杯茶吧。”
“恭敬不如从命。”
冲琴姬夫人点点头,接过琴姬夫人手中的紫砂茶杯。老人落座在檀木矮脚案旁。卿央跪坐下来,恭敬地奉上茶,老人含笑接过,端近鼻尖轻嗅,笑道:“好茶。”
卿央也学着老人的样子,先闻闻茶的味道,在轻轻啜饮。茶香入鼻,温热的茶暖了肺腑。果然是好茶。
“琴?”
“是。”
“为何?”
“静。”
“何解?”
“惟意耳。”
老人满意地点头。
卿央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叩拜之礼。自此,便是拜师完成。
九品书院琴科有一位大先生,便是琴圣蓝仪,琴姬夫人虽然也是琴科的先生,地位却不及琴圣。除此之外,琴科还有几位先生,地位更是在琴姬夫人之下。九品书院内其他科也是类似。书科大先生为藏锋先生,画科大先生为即墨先生,骑射科大先生为卜仲翎,此外还有明离钟,褚流江,周俨等大儒。令人感兴趣的是,棋科的大先生竟是镜先生,真真又是故人。不过,卿央此时还不清楚。
------题外话------
柒某要告诉亲们一个消息,就是柒某明天要去学校参加军训了,so原谅柒某,不能日更了,但是柒某一定会提升文的质量,周末回补偿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