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尾声(1 / 1)
建安十二年,袁尚、袁熙逃入乌丸,曹操采用郭嘉的策略,令荀彧镇守许都,发兵乌丸,彻底平定整个北方。
陈群收到郭嘉的信,说是正踏上自柳城出发的归途,信中还反复督促陈群用心撰写官品论,等回到许都就要见到完本。
陈群皱眉,每次都询问郭嘉的身体状况,可是他偏偏避而不谈。这一次也不例外。
陈群心中的不安渐渐放大,手中捏着竹简仔细端详,竹简也许被擦过刨过,丝绳竟浸染血迹!陈群立即回信,与郭嘉相约易州。
郭嘉随军远征后,陈群也没放弃寻找华佗,但是终究没能找到。每次一有消息急赶过去,那神医却治愈伤者后早已离开。
他赶往易州,他也不知道即使他去了又能怎样。
他路过曾经夏花飘落的小巷,路过郭嘉最爱的酒楼,发现许都城内竟满满皆是回忆。
郭嘉的气相时强时弱,不再稳定,令他看得无比心焦。
“长文?最近总觉得你一直盯着我看。”
“……哪有!”
“虽然以前也是这样,哈哈。”
“没有的事!”
“但是最近的眼神不同,就像……”
郭嘉没有说下去,而是放眼窗外,被卷落的几片残叶正在疾风中不停地打转。
“你在说什么?”
郭嘉若真是风中残叶,那就好了,他只要为其挡住风雨,细心呵护。可郭嘉哪里是什么风中残叶!
郭嘉虽然因病憔悴,但目光灼灼,透着无比的坚定与睿智。
如果硬是要比喻,他的脑中浮现出无惧凋谢的高岭之花。他不能扭曲郭嘉的胸中大志,那是郭嘉存在的意义,也不愿眼睁睁地看着其去赴死。
朱建平虽说出“削奇能,方可隐命而活”,但这种苟且偷生对于郭嘉来说,难道不会成为生不如死的煎熬吗?
陈群束手无策。
陪着那朵傲然绮艳的高岭之花昂首怒放,陪着它瓣殒风中。
无论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只要那个人认为这是属于他们最好的结局,他都只能无怨无悔地履行他最艰辛的使命,也许算作默许郭嘉最后的任性。
回想初见郭嘉之时,郭嘉没有主公没有官职,单单怀着对乱世的深深的忧虑,他曾口口是道自以为是地上前教训。
“真若有能,应持才以平定乱世为己任!”
重逢之后,他不愿让郭嘉分心,不愿成为其智谋天下的绊脚石,不惜辞去官职。他觉得自己治国的才能并不那么重要,而郭嘉却把他拉回来,重燃他的理想。
他又怎能自私地剥夺郭嘉的理想?即使他考虑过,但是不管怎样他都说不出口。
因天下相识,因天下相聚,又因天下而将要天人永隔。
他觉得一切都错得离谱。若是重头来过,他亦不知该怎样做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好。
和郭嘉在一起的日子匆匆而过,参本子也好,斗嘴也罢,耍手段也好,发酒疯也罢,回忆无法还原出当时快乐的千万分之一。
心意在某个微妙的时候暗暗相通,他们如同在游戏中肆无忌惮地追逐快乐。
只是,他如今才搞懂这个游戏的规则。
他悲从中来,决堤的苦痛化作泪水奔涌而出。
清泥小筑的优雅楼阁之内,长者与年轻人对坐而谈。
“先生来到许都,只是来探望我的吗?”
年轻人的声音如同其表情,全无起伏。
满头银丝的老人笑道:“我是来看看我的两名学生,一名是你……”
“哦?我还尚且不知附近还有哪位同门。”
“你的才能我不会看错,必将有用武之地。至于另一名学生,就不好说了。”
“敢问高姓大名?”
老者卖足了关子,才得意洋洋地说:“司马仲达。”
“据我所知,他未曾入仕。”
“司马仲达不鸣则已,哈哈……”南山先生付诸一笑,话锋立转,“听说你赶往易州,可见到那位奇士的最后一面?”
“未曾见得。”
陈群赶往易州的路上,眼看就要进入城门,忽然风声大作,天色俱变。抬头看,只见一道光芒回升天际。
鎏金异彩,绮丽傲世,美轮美奂,无可比拟。
像极了……
超逸绝俗的英才卓砾之气!
陈群心道不好,解开马车,跨上马背,飞奔入城,但终究还是迟了一步……
熟悉的屋子,怡人的风景,一如往昔。好像再坐一会儿就能听到寝屋传来咳嗽声。
“多年后史书记撰,经风雨磨损,兴许只留下片纸残卷,你于他只是一桩笑谈。笑你曾以常人之规条,去范纠一名非常之人。又有何人知晓,你从见他的第一面起,就已洞察了他的气相非凡,异于常人。”
陈群置若罔闻:“先生,觉得这酒如何?”
“甚好!”
手边是十四年前酿下的花酒。书案上堆放着残破的书卷。仔细看会发现有些竹简竟已断开,边缘也被熏得乌黑,但如果小心翼翼地翻开,原来仍有半数字迹清晰可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