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兄弟(1 / 1)
林杭背着一大捆柴,带着几只刚打的野味走进满香楼,低着头不敢看后院的莺莺燕燕,熟门熟路地走到柴房,将身上的负担卸下,听着那些女人们的调笑声,默默的收了钱就走出去。他为这家满香楼送柴也送了有几年了,当年走投无路的时候幸好是这家老鸨截住自己,说是酒家的送柴人刚被炒了鱿鱼,问自己要不要试试。后来老鸨说是看自己可怜,外表瞧起来也是个老实人,不像之前的那些粗汉,送柴就送柴,还调戏自家姑娘。
林杭也确实是个老实人,看到美娇娘的第一反应不是上去搭讪,而是像看到什么厉鬼似的后退几步,人家姑娘还没碰到他的衣角,他已经嗖的一声不见了踪影。这也不能怪林杭,好好的生活了十几年,跟女人说话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在第一次送柴的时候被一群女人围的水泄不通,又是摸脸又是摸胸的,吓得林杭连滚带爬,连当日的工钱都忘了领。虽然林杭觉得自己的贞节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但在生计和贞节之间,林杭仔细的想了一宿,还是选择了生计。
不过隔天的景象却大不相同,昨日的各色美人在后院坐成一排,林杭看到如此大的声势差点拔腿就跑,还好其中一个美人开了口,说是昨个儿是想试试林杭的人品如何,结果令众姐妹十分满意,这也是之后满香楼的姑娘们都喜欢调戏林杭的原因,这年头,看到女人就脸红的男人可是绝了种了的,难得抓住一个不调戏几番那真是太对不住自己了。
“小伙子,野鸽子今儿还有不?”
林杭摇了摇头,“不好意思呀大娘,都卖光了,明天我多打几只,一定给您留一只。”
只靠卖柴当然负担不起日常的生活,林杭每天在砍柴之后总要顺道打几只野味补贴家用,林杭卖的野味新鲜,价格也公道,生意自然也就慢慢好了起来。林杭将摆摊的小凳子和垫布都收拾到担子里,手里拿着最后半只野鸡就打算回家了。忽然大娘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你对你们家林苏可真好,天天都给他熬汤煮野味呀,听说再有一段时间就要上京赶考了吧?”
林苏,林杭的弟弟。
两兄弟的感情好得全村人都知道,林杭照顾着林苏的日常生活,无微不至。作为弟弟的林苏认真上进,发誓要考上状元,光宗耀祖。两个人不是亲兄弟,却比亲兄弟还好。
捡到林苏的时候林杭也才6岁,那天跟着爹爹上山打猎采药,耳尖的林杭听到一阵不寻常的哭声,断断续续,似有似无,不仔细听还真以为是幻觉。迅速报道给林父之后,林氏父子俩随着哭声,顺着一些蛛丝马迹,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草丛里发现了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林苏。
是否捡回家养这个问题林父思考了许久,本来家里就穷,吃不饱喝不暖的日子还要再加一张嘴,确实为难。但是既然捡到了他也算是有缘,而且总不能丢下一个还未满月的婴儿不管不顾吧,二次抛弃更可恶。林父还在养还是不养之间纠结的时候,自己的儿子已经脱下自己的上衣,小心翼翼地抱起那个小孩儿,拽了拽还在发呆的林父,眼神坚定地看着林父说,“爹,我们养吧。以后我少吃一些,给……”林杭童“行”无忌地掀起衣服的一角,“给弟弟吃。”
还没长大的林苏,这么私密的地方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林杭看了个仔细。
想到这些年照顾林苏的片段,一向不苟言笑的林杭脸上终于露出了一点笑意,当初的选择没错,随着林苏渐渐长大,他的懂事也让林杭很欣慰,特别是林父在林杭十岁时离世的时候,身边有一个人在分散着自己的注意力,小小的手每夜都在自己做噩梦时轻轻地拍着自己的背,奶声奶气地说:“不怕不怕”。林苏的贴心让自己重新振作,爹虽是离开了自己,但家里还有弟弟要照顾,要是自己垮了让弟弟怎么办呢。
家里没钱,不能让弟弟过好日子,这个也是林杭心里对林苏感到愧疚的一个原因,要是自己能有本事,林苏也就不用跟着自己吃苦了。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想,远远的就看见自家门外的凳子上,正低着头看书的林苏,林苏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十几岁的翩翩少年,虽然粗衣在身,但仍然掩盖不住书生的傲气,一身书卷气,让发呆的林杭突然觉得林苏有点秀色可餐的……不是,很有前途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