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第 15 章(1 / 1)
迁都到南方后,又过了五年。新都的宫殿自然不能和旧都比,宫中人手也缩水不少,比之前的一半还不如,皇帝本来就不是个贪图享乐的人,但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康年和他简直是天天见了。
皇帝下令将他带在身边教养,康年刚开始还非常别扭,但后来也就习惯了。皇帝是一个非常高瞻远瞩的人,没有一贯礼教的约束,有些想法简直惊世骇俗,他将康年当做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有些话便只对他说,康年作为一个现代人,自然不会觉得他的想法出格,时间久了两人竟然有些忘年交的意思。
康年暗暗感叹,之前二十几年,自己真的从未真正了解过他,两人过去说的所有话加起来,都没有这几年中随便一天多。
之前的皇后在迁都路上得病去世了,皇帝到南方后就迎娶了当地的世家贵女为皇后,但两人关系一般,很少见面。宫人都暗传皇上意属康年为皇太弟,由此也引发不少捧高踩低的闹剧,康年冷眼看着,心想大家都是沉船上的老鼠,为国尽忠不尽忠的也就罢了,这还为了些蝇头小利挣来挣去的算什么呢。
康年之前一直以为皇帝没有孩子是因为他有什么问题,但现在了解了,才明白他早就看透这个王朝将终结在他手里,不打算再有后嗣,也是为了避免他们被羞辱。
终于有一年春天,蛮族大举南下,皇帝尽举国之力抵抗,终于将蛮族抵御在了北方。但这时南方又爆发了起义,让人惊讶的是,皇帝接见了起义军的领袖,表示愿意一同抵抗外族。
后来的事情似曾相识,在蛮族终于被迫签下停战协议的时候,起义军掉头打算推翻这个王朝了。一路上势如破竹,没多久就包围了新都。
康年在一片混乱中,甩开了奉旨打算带他逃走的宦官,在空荡荡的皇宫中寻找皇帝,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宫殿找到了,但皇帝已经服下了□□,奄奄一息。
皇帝看到他,没有问他怎么不走,只是说:“我对不起你哥哥……这样并不是我本意。”
康年懂他的意思,他只是为了自己活下去,没想到越陷越深,但他对不起的人又有几个,倒是对不起他的人太多。
他后悔自己没有早点认识他,好好照顾他,保护他,这样的一个人,不应该度过郁郁寡欢的一生然后作为史书上的亡国之君而死去。
康年想起遥远的记忆中翻出一些急救知识,赶紧找肥皂调成水给他洗胃,幸好还有几个忠心耿耿的宫人也还在。在催吐以后,皇帝的呼吸终于平稳下来,康年立刻指挥逃难,终于在城破的前一刻从密道里逃了出去。
康年想来想去,实在没有地方可去,只有去珍妃族人聚居的那个沿海小城桐城,但时间已经过了十几年,不知道那些人还认不认他。
到了桐城,没想到海贸一事虽然由他开头,但在皇帝的培养下,已经很有规模,桐城也成为了极其繁华的大城市。
康年打听到珍妃一族也正是惴惴不安,怕被新皇朝清算,于是决定举族迁往海外,便偷偷去找了珍妃族人,并不敢说自己带着皇帝的事,只是要求他们帮助自己出海,又讨了些药材银两等,回去医治皇帝,然而谁能料到,他醒来之后,智力又退回到了小时候,只知道抓着他叫四弟弟,其他一概不记得了。
康年又心酸又有些欣慰,有些事情还是不记得好,太沉重太绝望了。
几个月后,他们顺利出海,在一处富饶的港口城市定居下来,这个城市当时还是康年给起的名字,只是现在已经无人记得那早逝的四殿下了。
康年带着一起逃出来的宫人,开始试着做生意,刚开始也是有诸多不顺利之处,好在康年骨子里并不是一个纨绔膏粱,慢慢生意也稳定了,拥有了不大不小一份家业。
康年在城郊造了一处宅子,热带天气溽热,都建筑在支架上,前厅一面透风以便凉爽。傍晚时候康年带着他三哥坐在席子上,一边吹着风一边喝冰镇凉茶,别说有多舒畅了。康年这时候也二十多岁了,三皇子虽然年长他很多,但大概是失智了反而没有心事的缘故,看起来也就比康年大几岁,眉目舒朗,微笑着看着院子中的花树,突然说了一句什么。
康年一时没反应过来,等他明白了,脸上已经全是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