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空山遇人(1 / 1)
端木渡的朋友赛貂蝉在信中严明,他将与高僧无伤,在三月二十三到达终南山脚下的出云客栈。由于山中妖物伤人益多,只能在出云等他半日。
端木渡虽然对鬼怪之事很有兴趣,却从未见过真的妖魔鬼魅,这次心如飞箭,恨不得立刻冲到终南山大战三百回合。
但日程很紧,端木渡看了看舆图,便决定抄近路过去。
终南山不愧是仙家圣地,一路之上林木葱茏,岩灵水秀,飞鸟与小兽不绝,只是这条路人迹罕至,荆棘茅草夹道,不太好行走。入了深谷,更是云雾升腾,草木遮天蔽日,有一股森然的凉意挥之不去。
走了多半日,天气越发阴沉,远处传来低沉的雷鸣。俄顷,风云变色,万树乱舞如疯癫,飞叶走石,吹得一人一马睁不开眼睛,不一会儿,山谷如被盖了床大被子,已经看不清前路了。端木渡下了马,寻得一处浅石窟,牵马躲了进去。
端木渡拿出干粮,倚着石壁吃起来,瘦马伸嘴来嗅,闻到一股肉味,便嫌弃转头,狠狠地喷了个响鼻。
吃了半条肉干,风停了,雨却如飞瀑似地下起来,在昏暗的光线下,就像一场黑色的雨。
端木渡看看是走不成了,便升了小小的一堆火,趋避寒意。
雨点如同倒豆子,似有若无的音律有点催眠,端木渡看着火堆,迷迷蒙蒙地有了睡意。半梦半醒之间,他仿佛听到了清脆的铃铛声。
叮铃……
叮铃……
叮铃……
皱起眉头,惺忪的眼睛向外望去,大雨之中什么都没有,但那铃铛声却越来越近了。
江湖人的警觉忽然醒过来,他坐着不动,却将长刀拔出了一半。
叮铃……
叮铃……
叮铃……
一抹雪白的衣角映进洞窟的火光里,哗哗的嘈杂的雨声中,悠然的女声清晰地传进来:“这位少侠,夜行遇大雨,可否借宝地一避?”
端木渡握着刀柄:“请进。”
叮铃……叮铃……
一袭白衣走进洞里,这是一个中等身材的女子,穿着一件宽大的白色斗篷,斗篷连着白色兜帽,帽子很大,掩住了她大半个脸,只露出含着笑意的红唇。
轻盈地道了个福,女子便在火堆变坐下,并不脱下帽子,她就这样低着头袖着手,默默地坐着。
端木渡平日也是比较话多的人,但此时却什么都不想说。荒山野岭,独身赶路的白衣女子,怎么看都像一个女鬼。尽管端木渡并没有见过真正的女鬼,但即便不是女鬼,心怀叵测的江湖女子,也并不一个女鬼可爱多少。
困顿不已,却不敢稍睡。
好容易撑了多半个时辰,洞外雨声渐渐地小了,但夜色深沉,天色依然黑洞洞。
“少侠,”女子打破沉寂,“小女子要继续赶路了。多谢少侠容妾身躲避片刻。妾身今日上山祭祖,随身只携带浊酒两壶,如今愿送一壶与少侠,权表谢意。”
说着,便双手托来一只白瓷葫芦。
“姑娘客气了。”端木渡绷着脸,并不接。
女子叹了口气,将白瓷葫芦放在地上,起身离去。在她转身的一瞬间,地上的火堆突然横发一道火舌,啪地点燃了白瓷葫芦,瞬间瓷瓶崩裂,酒水四溢,一种甜腻的酒香中,一只癞□□跳将出来,蹦蹦跳跳地跑掉了。
端木渡手心一紧,站起身冲出洞窟,但见泥泞黝黑的山路上,一个人影也不见,却仍旧听闻清脆的铃铛声渐渐依稀。
终南山不愧有灵,入山不过一日便见妖魅,端木渡不禁打了个冷战,心中又害怕又兴奋。
在洞窟之中勉强睡了一宿,第二日一早,鸟雀鸣翠声中,端木渡就踏上了行程。
空气如洗,百花怒放,好一派盎然春意。
端木渡自认粗人,此时也不禁直抒胸臆,吟起李白的那首《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洋洋得意地吟诵了两边,忽然听见前方林深处传来一声朗笑:“兄台好兴致!”
端木渡心头一震,心说此处竟然遇到人了?
此处虽然是小路,但毕竟也是路,多一个行人出来,又恰逢青天白日,端木渡可别昨天晚上镇定多了。
驱马快行,两三个转折,眼前豁然一亮,竟有一条平整的车道横插而来,东下幽谷,西上重林,在这个十字路口,一辆马车停在树荫里,壮年车夫和一个三十多岁的商贾坐在旁边的石头上。车夫在吃饼,那商贾见到端木渡就站起身来,眼角含笑,看来就是方才搭话的人了。
端木渡一拱手:“陌路相逢,有礼。”
“少侠客气!”商贾回礼道,“在下蓝田周冲,希望没有扰了少侠的诗兴致。”
“哪里哪里,这荒山野岭,遇见了同行的人,我高兴还来不及,哪里来得捣扰。在下端木渡。”他说着,也从马上取了干粮,与周冲坐在一处吃午饭。
“不知周兄何来何往?”
周冲道:“在下还愿而来。”
端木渡来了兴趣:“听闻终南山仙家众多,楼观台、金仙观、重阳宫等等,不知兄台要求哪一家?”
周冲微微一笑,道:“非也,在下祈愿的地方,只是一个叫五坪观的小道观。虽然小,却十分灵验,这不,今日与拙荆带了香烛贡品,特地还愿来了。”
端木渡一愣,看向那辆马车,起身作揖:“在下端木渡见过夫人。”
“少侠免礼。妾身女流,又要照顾孩儿,就不下车回礼了。”
端木渡回望周冲:“不知兄台还的什么愿,连小公子也一并带来了?”
周冲笑道:“哎,正是换上天赐子之愿啊。说来惭愧,我夫妻成家多年,却无所出,没少招人闲话。五年前我途径终南山,听闻五坪观内的送子娘娘颇为灵验,就上山祈求。当年祈愿甚多,都没见灵验,不想从五坪观回来不过三个月,内子就怀上身孕,可是救了我周家了!”
端木渡寻思,这民间有传说,祈求来的孩子,万万不能带到祈愿的地方,否则有性命之虞。他犹豫了片刻,便说出心中忧虑。
周冲却轻轻一笑:“贤弟有所不知,我祈愿的五坪观的道长说,彼观送子娘娘非同一般,需要在五岁之时带去管里,由仙人固定魂魄,才可保孩儿长命百岁,不遭横祸。”
“原来如此。”端木渡就不再多言,与周冲说起旅途见闻。周冲这人虽然是商贾,早年读过几年的书,腹中有些墨水,讲起奇闻异事,妙言横生,令人闻之大乐。其性格也有任侠之处,与端木渡意趣相投,要不是夫人提醒,两人都忘记了赶路。
周冲得知端木渡去往出云客栈,不禁欣喜:“贤弟何不与我一起前行?那五坪观就在去往出云客栈的路上。”
端木渡也欣喜,连忙上马同行不提。